一、客家全鱼宴
上犹县被誉为“水电之乡”,全县可开发水域达8万多亩。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数万库区渔民发展鳜鱼、石鱼、银鱼、鳊鱼、鲟鱼、鲶鱼、斑点叉尾鱼、鲟鱼等特种水产养殖。吸引不少游客到渔庄吃鱼、赏鱼、钓鱼。目前,养殖的鳜鱼远销韩国,石鱼干、银鱼干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商品,汇聚了县内10多种特种鱼的客家全鱼宴更是深受游客喜爱。
二、冲天炮
将糯米磨成浆吊干水揉团,用一部分做成小团放入沸水中煮透为“欠”,再把“欠”与其余糯粉揉匀,做成约半两重一个,放入油锅内炸,待其中间膨胀后起锅,放到加糖的熟米粉中粘滚,即成“冲天炮”,口味香甜韧索。
三、九重皮
灿米浸泡后,加盐、香料、韭菜。葱、蒜,磨浆后用簸子像蒸烫皮一样,蒸熟一层后再上一层浆,再蒸,如此反复多次,直到九层。蒸好后,切成菱形小块,吃时一层层撕开,沾辣椒酱油,口味甚佳。
四、客家汗头菜
提起上犹客家风味食品――汗头菜,只有世居上犹的客家人才能品其中味。它似菜非菜,辛辣不辣,特别是有点患感冒鼻塞的人,吃了腌制的汗头菜,出身腻汗,便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汗头菜除了有辛辣功能的取名外,还有依照它的生长性能取名的。这似菜非菜的草本植物和人参一样,属须茎野生植物,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必须在海拔千米以上的深山,且常年有山泉的沙质土壤里。如果是伏天,稍微遇上高温的干旱天气,便会枯竭而亡,不易大面积种植。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旱头”。
五、包米果
将白米和水加入适量的盐,磨成稀释米浆,然后把浆淋在竹蔑编织成的圆形烫皮簸内,待浆均匀流满簸面时,放在沸水锅里旺火蒸熟,用蔑片划个“井”字分成若干小块,轻轻从簸内撕起,加上事先炒熟的佐料(传统用南瓜丁和肉丁),卷包成长形,面上涂抹芝麻油和酱油红辣椒,即成了上犹由来已久的传统风味小吃,口味独特的包米果。
六、酒娘蛋
先盛半碗开水,兑上点酒娘,敲落三个蛋,再添些糖,放进锅里蒸几分钟的时间,就成了香喷喷的酒娘蛋。酒娘蛋的制作很有讲究.蛋选家养母鸡生的,质嫩且新鲜;酒用上等糯米酿制,提取初开坛时的头道“酒娘”。制作工序看似简单,但讲究时间、温度等各方面因素。“酒”象征长长久久,蛋是圆圆的,象征团团圆圆。香甜的“酒娘蛋”,洋溢着浓厚的客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