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走进上犹 >上犹文化

上犹文艺 | 黄义苏:粉笔

来源:上犹县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3-07-21 10:19:14

粉笔

作者:黄义苏

“吃粉笔灰的”,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形容教师职业的调侃话。

我刚“吃上粉笔灰”时,是在一个深山的教学点上,只有十三位学生,按当时规定每位学生应交五角钱学费,第一学期收到五元钱(有三位学生欠着),这就是一学期的“办公经费”。我带着这笔钱,走了二十多里路,在街上买了三合粉笔(其中一合是彩色的)、一支蘸水笔、红蓝墨水各一瓶、十张有光纸(裁开后订成本,作备课本用)、两斤煤油(晚上点灯用)。再和十三位学生的语、数课本一起挑回学校,这些就是一学期用的全部家当。


三合粉笔写一学期要省着用,特别是那块黑板已用了多年,中间部分脱了漆,特别费粉笔,每支粉笔我都尽量节省,直用到只剩下不到一厘米,实在手指捏不住了才扔掉。我也不敢用合子装着几支粉笔去上课,因为“上过一次当”。有次我带了一合粉笔去上课,下课后忘了带回宿舍去,结果第二天发现队长儿子把这合粉笔当成是画笔,墙上、地上、门上、禾坪上都留下了他的“作品”,一合粉笔都报销了,让我心疼得不得了。


有了粉笔还得有一手好的粉笔字才行,上了师范以后,因为以前当过“民办教师”,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对练好粉笔字真正下了一番功夫。好在师范学校对这一点非常重视,提倡每人“写一手好字,会一门乐器,会算盘、能绘画、能识谱”。学校里每个月要举办一次粉笔墙报比赛,我和爱画画的同学合作,每次墙报比赛都得前三名。

毕业以后回到县里,辗转了两个地方后调到营前中学,才发现学校竟然办有生产粉笔的“作坊”。粉笔生产过程一点也不复杂:先把石膏用手工碾成粉末,再加上水调成糊状,快速倒入模具之中,阴干后卸去模具,再曝晒一两天就行了。但学校作坊生产的粉笔质量始终不行,原因是手工碾磨不过关,粉笔中间总是混有一些大颗粒,书写起来非常“涩”,与水泥黑板摩擦起来的声音非常刺耳,老师都不太愿意用,最后学校的粉笔作坊还是停掉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教育经费紧缺,办公经费能省则省。粉笔使用采取“个人承包制”,开学时每人两合白粉笔、一合彩色粉笔,政史地体等学科的老师好办一些,语数外老师对这一点很有意见。

前年因疫情关系,许多学校开始上网课。有天外孙女打开电脑在上课,我也凑上去听了一节课。课程讲得十分精彩,但我总觉得少了一个什么环节,过了许久才恍然大悟——讲课的老师自始至终都没有用粉笔写过字。科技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以前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作者简介:黄义苏,男,上犹县平富乡向前村人,中共党员,营前中学退休教师,曾担任营前中学副校长,是上犹县作家协会会员、上犹县民间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黄义苏在赣南日报发表《营前客家民居》、在《今朝》杂志上发表《堂帕》等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网上信访
领导信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