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府办发〔2025〕3号
上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上犹县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属、驻县有关单位:
《上犹县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2月13日
上犹县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林地经营权权能,保障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林业经营收益权是指除林地所有权之外的,承包经营权或经营权拓展权能分置出来的经营收益权、使用权,包含林下经济、林业碳汇、湿地环境、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非木质经营和获得补偿及入股、托管、合作收益的权利。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是指经林业经营收益权人申请,县林业局审核,县人民政府批准,将林业经营收益权利和其他核实事项记载于登记簿并颁发证书的行为。
第四条 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应遵循自愿申请、公平公正、依规登记的原则。
第五条 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申请人应当是在本县域内依法开展林业经营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六条 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包括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和质押登记。
第七条 上犹县人民政府负责核发全县统一的林业经营收益权证书,具体登记缮证工作由县林业局负责办理。
第八条 经营主体在本县范围内可凭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办理流转交易、质押贷款、项目申报、示范评审和林业资产证明等事项。
第二章 登记类型
第九条 未办理登记过林业经营收益权证的林业产品,经营权利人可向县林业局提出首次登记申请。
第十条 因下列情形导致首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一)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身份材料类型或者身份证件号码发生变化;
(二)林业经营产品名称发生变化;
(三)林业经营产品面积、界址状况发生变化。
第十一条 已经登记林业经营收益权的,如发生下列情形的,可以申请转移登记:
(一)出租;
(二)入股;
(三)继承;
(四)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导致权属发生转移;
(五)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的,持证人或所有权人应当向县林业局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一)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等经营合同依法终止的;
(二)林业经营收益权产品依法被征占用的;
(三)其他因法律或规定应注销的。
第十三条 经营主体以林业经营收益权证为客体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时,在签订质押合同后,应当向县林业局申请办理质押登记;质押合同终止或解除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持质押合同或解除合同协议以及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向县林业局办理解除质押登记。
第十四条 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应关联原林权证或颁发的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多个宗地或单元连片的,可进行连片登记;同一林地同一经营主体多种经营,经营内容登记进行叠加,只颁发一次经营收益权证;同一林地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经营类型,可分别颁发经营收益权证;原则上登记面积不少于1亩,权利期限不少于所需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周期,但不得超过林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第十五条 林业经营收益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发证:
(一)所在林地未颁发林权证、不动产权证书的(经自然资源部门审核同意的除外);
(二)申请人已取得林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的;
(三)所在林地权属不清或者权属有争议的;
(四)所在林地已抵(质)押且未取得抵(质)押权人同意的(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质)押权的除外);
(五)所在林地被司法、公安、纪检监察等行政机关依法查封、冻结的;
(六)法律法规禁止开展林业经营活动的。
第十六条 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应当记载以下事项:
(一)林业经营收益权所在林地的坐落、界址、面积、用途等自然状况;
(二)林业经营收益权的权利主体、登记类型、经营内容、权属来源、权利期限、经营期限、权利变化等权属状况;
(三)权利期限以合同载明的期限为准,不得超过权属来源证书的权利期限;
(四)备注栏,主要记载林业经营收益权利被限制、应提示事项;
(五)其他相关事项。
第三章 登记程序
第十七条 申请。申请林业经营收益权首次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表。
(二)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人应当提供身份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提供本人、受托人身份证明材料及授权委托书;以合作社(或共同体)名义申请的,需要提供集体研究决议。
(三)权属证明材料。租赁、托管、合作、入股等合同,林权权属证明。
(四)在国有林地上申请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所需的相关材料,包括权属证明、政府批文或县财政局审批意见、合同等。
第十八条 受理。申请人向县林业局递交申请材料,县林业局对收到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材料齐全予以当场受理,材料不齐全予以退回,并一次性书面告知应当补齐补正的材料。
第十九条 现场调查。县林业局对林业经营状况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涉及集体林权的需联合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一同开展现场调查。
第二十条 审核和核实。现场调查后,对不符合规定的予以退回,并书面告知原因;符合相关规定的,于7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县林业局将申请材料以及审核、核实意见上报至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一条 登簿发证。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后,向申请人颁发林业经营收益权证。
第二十二条 县林业局建立林业经营收益权证登记档案。
第四章 登记管理
第二十三条 县林业局应当与县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协同和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林权流转审核、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和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数据推送共享、权利关联,防止一证多卖、一证多押。
第二十四条 林业经营内容发生变化的,权利人应当及时申请变更登记,确保林业经营收益权证载明信息的准确性。对因未及时申请变更登记造成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的,由持证人承担。
第二十五条 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及登记申请表等原始资料不得涂改,确需修改的,应加盖县林业局的更正章。
第二十六条 经查证属实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县林业局有权决定撤销登记并注销林业经营收益权证:
(一)伪造发证依据或一方当事人隐藏、毁灭有关证据的;
(二)登记发证机关工作人员在发证时徇私舞弊的;
(三)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该证书错发的;
(四)违反本办法规定程序发证的;
(五)承包、租赁、托管、合作等合同已终止的;
(六)收益权所在林地被征占用等原因导致收益权灭失的;
(七)权利人自愿放弃收益权的;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质押登记
第二十七条 县林业局负责收益权质押登记工作。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保障其债权的实现,依法以收益权设定质押的,质押双方当事人应共同书面向县林业局申请办理质押登记。
第二十八条 申请收益权质押登记的,当事人应当向县林业局提交下列材料:
(一)出质人和质权人共同签字或盖章的收益权质押登记申请表;
(二)收益权质押合同;
(三)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当事人签署的相关承诺书;
(四)委托代理的,注明委托权限的委托书;
(五)收益权经过资产评估的,当事人还应当提交资产评估报告;
(六)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二十九条 以收益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押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合同,也可以是主合同中的担保条款。合同应当包括以下与质押登记相关的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
(二)收益权证主要信息;
(三)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四)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五)质押担保的范围。
第三十条 县林业局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质押登记申请文件,应当予以受理,并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予以登记。
第三十一条 收益权质押登记申请经审查合格的,县林业局在收益权证上予以登记。经审查发现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县林业局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三十二条 权利人用收益权证向银行机构申请质押贷款的,在县林业局办理质押登记之后,银行机构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登网)”对收益权及质押情况进行登记和公示。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工作经费统一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上犹县林业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试行1年。
上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2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