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新闻发布会

上犹县茶果发展服务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

访问量:

5月16日,上犹县茶果发展服务中心在县融媒体中心围绕推动上犹茶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人员还回答了记者提问。上犹发布微信公众号、上犹县融媒体APP、上犹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参加。

  • 发布会上,上犹县茶果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亚东介绍了上犹县2023年茶叶产业工作完成情况和2024年工作目标。

    近年来,上犹县茶果发展服务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理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江西茶·香天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赣南高山茶”品牌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赣南高山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瞄准上犹茶产业立足赣南、服务全省、辐射全国发展定位,构建一带三圈区域发展平台,构建名优茶、大宗茶、茶旅结合、茶科技的融合发展平台,主攻茶叶单产效益、主攻茶叶科技赋能、主攻茶旅融合发展,争取上犹茶产业上台阶,主要举措有:

    实施基地提升工程,做实做牢茶基础。推进茶园规模化;推进茶园有机化。

    实施加工升级工程,做大做强茶企业。发展茶叶精深加工;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实施质量安全工程,做优做响茶品牌。深化品牌建设水平;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市场营销体系。

    实施融合拓展工程,做足做活茶文章。推进“茶叶+旅游”发展;推进“茶叶+文化”发展。

    记者提问

    问题一:茶叶产业作为上犹县农业首位产业,县级层面出台了哪些具体政策措施,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呢?

    答:在“上犹绿茶”地理标志的引领下,县内各茶叶企业自主品牌快速成长,茶产业已然成为全县绿色生态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点产业。上犹县茶产业立志走出一条上犹原料、上犹制造、上犹创造、上犹品牌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统筹推进上犹茶产业全产业链加速发展、实现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

    上犹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自2019年将茶叶作为上犹县农业首位产业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接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2022-2025年上犹县农业首位产业(茶叶)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上办发﹝2022﹞23号)、《上犹县茶产业发展扶持补充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农户自主发展、大户连片发展、低产茶园改造、良种繁育奖补、采摘机械设备奖补、新建茶叶加工厂房奖补、销售市场开拓奖补、品牌宣传推广奖补、推进科技创新、老茶园换种改种奖补、大宗茶加工奖补、龙头企业培育奖补、人才培训人才引进奖补。

    以2023年为例,支持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犹县五指峰高峰云茶厂、上犹县鸟鸣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8家茶企(茶厂)、合作社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发放奖补资金计100余万元;支持江西犹江绿月嘉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赣州市和裕实业有限公司等14家茶企(茶厂)、合作社向上申报赣南高山茶包装印制奖补及茶叶工艺提升项目奖补,奖补资金近50万元。

    上犹县茶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立足于茶,又不局限于茶,“接二连三”效应逐步显现。茶产业借力“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相融合,与创意产业相融合,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与专业力量相融合,激发茶文化、茶旅游进一步释放潜力,探索开发茶多酚、茶饮料、茶食品等精深加工,催生加工、包装、销售和茶馆休闲、茶艺表演等产业,实现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有力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助推上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犹茶叶产业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不断释放新的发展力量,正在探索产业振兴的上犹样本。通过多年发展,茶产业吸引了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其中,惠及民生效应进一步凸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协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2万余农户计6万多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茶产业,人均增收3000余元。

    问题二:在加强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方面,县茶果发展服务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答:近年来,上犹县少部分果园在夏梢期、秋梢和晚秋梢期间柑橘木虱为害偏重,有暴发为害之势。为防止柑橘木虱为害导致黄龙病暴发,县茶果发展服务中心在市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下主抓了以下工作:

    开展全县防控工作调度与部署。多层级、多频次召开全县柑橘黄龙病防控调度会,各乡(镇)分管领导与茶果工作专干参加了会议。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调度全县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进展推进情况,结合柑橘木虱发生为害情况,要求各乡(镇)加强柑橘木虱防治工作,切断黄龙病传播途径,通过培训、宣传发动,采取群防群控措施,遏制柑橘木虱暴发为害。

    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东山镇中稍、梅水乡竹山、社溪镇南门各设立一个监测点开展柑橘木虱监测工作,规范开展柑橘危险性病虫害监测,及时收集上报监测结果;通过“茶果工作群”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木虱为害发生动态,乡、村两级转发防控技术信息;指导相对集中连片果园基地,如社溪镇南门脐橙基地、油石乡河唇脐橙基地、东山镇中稍脐橙基地以及一些果业大户开展统防统治工作。

    开展2022年冬柑橘黄龙病防控“回头看”工作。按市统一部署,我县各乡(镇)指派专门人员,发动果农配合参与,2023年春再一次开展柑橘类果树普查登记、病树标识与清除工作,确保防控除治工作有序推进。

    开展柑橘木虱虫情调查。县、乡(镇)技术人员在果树嫩梢期深入果园基地开展木虱发生情况调查,现场指导果农科学防控。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柑橘木虱和黄龙病防控技术水平。去年以来,先后分3次在社溪镇沙段村、县农业农村局举办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现场培训班和部分果业大户参加的技术培训班,结合果园春季管理进行了培训活动,对黄龙病症状识别、防控策略、“三板斧”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就当前柑橘木虱发生范围广、为害偏重,对下一阶段防控工作做了布置,要求广大果农加强果园巡查,一经发现木虱及时采取群防群控措施防控,确保果园基地安全。

    开展失管果园排查、申报并给予补助。按照《2023年全市失管果园清理资金补助实施方案》(上茶果字﹝2023﹞1号)等文件要求,各乡(镇)对失管果园进行了排查、申报,最大限度减少柑橘木虱繁殖场所。在规定时间内清理清除了失管果园,并按规定给予补助。

    开展柑橘黄龙病普查登记工作。充分利用冬季柑橘果品进入转色有利时期,开展黄龙病普查登记和病树识别工作,各乡(镇)按相关要求,组织专门人员力量,逐村、逐园进行普查登记、病树标识与清除。2024年春节前后,各乡(镇)开展病树普查与清除“回头看”工作,按照全县柑橘黄龙病防控暨果业领域安全生产防范会议精神,督促指导果农普查与清除病树,全县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继续按照“六个100%”目标(防控台账准确率100%、病树普查率100%、病树清除率100%、柑橘木虱防治率100%、失管果园清理率100%、果农技术培训率100%)推进,并建立防控长效机制,防控除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