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新闻发布会

紫阳乡举行新闻发布会

访问量:

5月21日,紫阳乡在县融媒体中心围绕紫阳乡各项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人员还回答了记者提问。上犹发布微信公众号、上犹县融媒体APP、上犹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参加。

发布会上,紫阳乡党委副书记、宣传统战委员胡圣建介绍紫阳乡各项工作情况。

  • 边陲明珠,魅力紫阳。紫阳乡位于上犹县东北部,总面积124平方公里,距上犹县城58公里,遂川县城37公里。东与南康区坪市乡相接,西与本县双溪乡、寺下镇相连,南与本县安和乡、社溪镇相邻,北与遂川县禾源镇接壤。全乡辖高基坪、秀罗、长岭、下佐、胜利、店背6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万人。紫阳是一个旭日东升的地方,属罗霄山脉余脉,孕育了秀美的山色风光,瓜子岭、莲花山、紫脑庵、青公山、灵潭水库……奇观遍布。全乡耕地面积1.2万亩,油茶面积8.6万亩,境内石材、水电、矿产(钨、铜)等资源丰富,素有石材之乡、油茶之乡、上犹粮仓等美称。大米、油茶、水被称为“紫阳三宝”。店背万寿宫、秀罗普照寺和紫阳马古灯,还有上犹最早姓氏发源地,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是文脉寄寓的精神乐园,更是悠长岁月的经典收藏;崇文重教的紫阳历来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卓著,乡贤名士辈出,民国名士田克明,武医济世李文序,中科院士黄路生从紫阳走出,英才学子遍布神州大地。

    以夯实党建基础为根本点,持续强化政府职能提升。以建设和美乡村为支撑点,精准把握乡村振兴任务。以做强产业示范为主攻点,奋力续写经济增长篇章。以保障和谐稳定为落脚点,合理谋划基层治理格局。

    问题一: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请问紫阳乡今年将重点从哪几方面抓好落实?

    答: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今年紫阳乡党委和政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发扬“五拼”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着眼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立足新要求完成新任务,紧扣“高质量”这一关键词,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以非常之力吹响乡村建设冲锋号。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强化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断优化乡村产业布局。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立足资源禀赋、地理条件,练好产业基本功,打好产业优势牌。以生态米、有机油、富硒水为基础,巩固提升“紫阳三宝”品牌力,重点打造紫阳油茶产业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区,在强链补链延链上下足功夫。提升建设和谐美丽乡村。着力改善村庄面貌,完善“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做足山水文章,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下线。

    以非常之策筑牢社会治理压舱石。常打安全生产“免疫针”。针对建造生产、防火防汛、防溺水、地质灾害、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专项行动,将安全隐患整治在早在小。强化源头治理,落实主体责任。打好矛盾调解“主动仗”。继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机制,以圩日接访、诉调对接、警情矛盾纠纷流转等方式畅通矛盾纠纷收集渠道,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将矛盾化解服务关口“前移”,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调处在萌芽状态。绘制多元治理“同心圆”。以综治中心和司法所为主要载体,聚焦“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以小网格推动大治理。推动“五治”有机融合,发挥村民社会治理主体作用,树立弘扬农村文明新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性,把多元治理由“一轮明月”变为“众星拱月”,确保社会安定、百姓安宁。

    以非常之心奏好民生保障主题曲。着力提升社会保障多样化。扩宽就业渠道,提供创业指导,挖掘“田秀才”“土专家”,吸引人才回流。深化绿色文明殡葬改革,提升公益性墓地管护水平。着力提升教育医疗优质化。聚焦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加快乡村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精准受理大病救助、暖心基金、救急难等政策申请。巩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成果,落实控辍保学要求,坚持开展和大力宣传奖教助学活动,凝聚教育事业发展合力。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改造提升生产生活环境。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问题二:紫阳乡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请问,紫阳乡近年来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上有哪些举措?

    答:说起“油米之乡”,当属紫阳。紫阳的山地大多是沙质土、黄泥土,且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气候适宜油茶树的生长。紫阳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着力打造“油米之乡”出台一系列政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

    科技赋能,提升油茶产量。积极对接赣南油茶科技小院专家学者,邀请专家学者来开展课题研究,帮助科技小院专家学者申请课题经费,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赣南油茶产量。成立江西上犹赣南油茶科技小院。与浙江工业大学校企合作研发茶皂素提炼项目。申报成立赣州市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

    拓宽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利用赣南油茶科技小院作用,不断研发油茶产品,生产多样的油茶产品,促进油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油茶利用率,增强深加工技术和企业产值。与湾区企业广东三木森公司合作开发油茶月饼、面膜护肤品等新产品,在深圳设立销售公司,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提质升级,推动三产融合。加大对油茶企业支持力度,在资金上向油茶产业倾斜,帮助油茶企业引进新育种蜜蜂,开发油茶民宿,油茶林下种植中草药,不断拓宽油茶林上中下经济带,不断促进油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

    加强宣传,提升产品认同。积极发挥宣传作用,对油茶产业进行跟踪报道,把赣南油茶生产、加工、作用功效等进行系统报道,不断提升茶油知名度,通过政府站台全力推动茶油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生态有机油茶种植情况,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自己购买的生态有机茶油情况,提升油茶产业的品牌效益。组织开展寻找赣南油茶“赣州油”系列母树活动,进一步挖掘油茶客家文化和历史底蕴。

    问题三:据悉贵单位在2023年度乡镇综合考核中,荣获招商兴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一等奖,请问贵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一直以来,紫阳乡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推进乡域经济发展、激活社会发展活力的重点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坚持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建立定期调度机制。为了打赢营商环境优化这场硬仗,紫阳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实行乡政府主要领导每两月一调度、分管领导每月一调度、乡优化营商环境办常态化调度的工作机制,落实上级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真实掌握各村(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快速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困难与诉求。

    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按“全覆盖、网格化”要求,对乡域内所有市场主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农村合作社)实行“四个一”服务全覆盖,由乡村两级选派精干人员作为帮扶专员,实行“一对一”帮扶,为市场主体送政策、代办事、解困忧、帮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建立接诉即办机制。进一步健全涉企业问题受理服务类通道,充分发挥12345热线“营商环境专区”、企业精准帮扶APP、967788非公维权服务热线作用,组织人大代表、社会监督员、结对帮扶专员广泛收集各类市场主体诉求,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分送相关部门限期整改销号,着力解决营商环境领域节点难点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紫阳乡将继续聚焦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继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出硬招,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谋企业之所谋,不断提高为企服务效率,破解发展瓶颈,提升全乡营商环境“软实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