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在线检阅: 搜索

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访问量:

上犹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属、驻县各单位:
  《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上犹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联系县域实情编制的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凝聚人心、引领发展和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实施“融入主城区,打造后花园,建设新上犹”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发展提速增效。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7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880元,分别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38.5%和135.3%,年均分别递增13.0 %和15.2%,实现翻番目标;财政总收入2.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亿元,年均分别递增

  21.6%和22.8%,提前两年实现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年均递增17%;实际利用外资3775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8578万美元,年均分别递增6.1%、57.7%;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37.95:29.97:32.08调整为2010年的24.8:37.0 :38.2。2006年,全县二产比重超过一、三产居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格局由“一三二”向“二三一”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县域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经济发展开始步入“黄金期”。
  2、工业主导地位凸显。工业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23%上升到2010年的33.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1%。2010年,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的96%、96%;理顺了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初步构建了产业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的新型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作用显著增强。
  3、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南河、灵潭、梅岭和仙人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梅岭、营里陂、平富灌区建成投入运行,实施了东山镇、社溪、梅水等土地整理和开发项目,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茶叶、油茶等主导产业发展取得突破。犹石嶂、五指峰、园村、营前、梅岭等五大茶叶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石坑、社陈、合溪、高基坪、陶朱等六个万亩油茶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茶叶总面积达5.2万亩,油茶总面积27万亩,荣获“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全国产茶重点县”等称号;品牌建设和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申请注册了“上犹绿茶”和“上犹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梅岭”剑绿、“犹江绿月”剑绿和毛尖入选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名优产品展。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龙头企业带动一方发展的园村运作模式成为赣南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典范。“1+3+5”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在省市推广。
  4、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年均递增32%。先后实施了滨江至江西坳、蓝田至紫阳、平富富至分水坳、梅水至油石等干线公路改造。五年硬化路面305.2公里,改建县乡公路144.2公里,全县通车总里程达1065公里,130个行政村实现通公路;启动了双溪风打坳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实施了农村电网、县城电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移动3G网络正式开通。启动了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四湖两岸”(注释1)环湖生态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先后完成了仙人湖大桥、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自来水取水口搬迁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启动了厦蓉高速上犹段、迎宾大道及上犹大桥等一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城区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相继建成了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加快了“一江两岸”景观带建设步伐,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荣获“江西省园林县城”、“赣州市第一届文明城市”称号。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38.05%,比200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5、现代服务业日趋繁荣。修通了县城至梅水一级公路、梅水至陡水湖旅游公路,希桥酒店、京明度假村等相继建成开业,完成了东山公园、黑塔公园等项目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迅速,陡水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江西省“百佳景点”,客家门匾习俗、“九狮拜象”分别列入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2009中国赣州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等主体活动。先后荣获中国最具魅力、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中国石艺之乡等称号。五年来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1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2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8%、12.6%。金融服务、信息传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6、体制机制活力增强。建立和完善了就业再就业培训中心,新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创新政府投资管理,工作经验在省、市作重点推介,被列为支农资金整合省级财政绩效考评奖励资格县;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成立了信用担保公司,组建了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整合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在全市率先成立招投标中心,规范运作产权交易体系,工作成效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县医药公司、水泥厂及交通、商业系统等国有企业改制稳步推进。
  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77.14万人次享受了城乡低保,发放低保金5311万元,建设经济适用房280套,建设廉租房894套,改造农村危房1054户,完成深山区库区移民5330人。2010年,城镇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9万人、1.4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5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23.93万人,参合率达94.04%。新建了二中、二小、职校实训楼、档案馆、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乡镇计生服务站,改造了4所农村初中,完成了人民医院综合楼、中医院门诊大楼,寺下、安和、紫阳等6个乡镇卫生院、12所“五室分开”卫生所以及东山镇、社溪敬老院等项目建设,加快了营前、寺下敬老院建设。生态上犹建设加快,启动并实施了“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12.96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5.18万亩,成功争取列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省级生态县列入全省重点范围;和谐上犹日益凸显,全县公众安全感指数多年保持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在全省率先出台大学生参军、复员安置工作政策,征兵工作获省政府表彰。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被评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与此同时,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外侨、人防、对台、气象、统计、档案、地方志、应急管理等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二)发展环境
  1、面临的重要机遇。一是国家区域规划带来的机遇。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上犹具备融入对接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面临着抢抓中部崛起的难得机遇;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相继实施,这给具有生态优势的上犹在争取政策、资金和重点项目布局支持上赢得了先机;三是区位优势迎来产业发展的机遇。上犹紧邻赣粤高速、京九铁路、赣州新机场,伴随厦蓉高速等一批重大路网项目的建成,上犹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这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消费者,拉动本地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城镇化和县域经济成长的机遇。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正在成为经济增长和内需扩张的主要动力;五是赣州市构建特大城市带来的机遇。我县毗邻赣州中心城区,处于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已纳入赣州都市区规划,依托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与中心城区紧密相连,面临着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建设面向赣州中心城区“第二居所”型住宅,构建赣州都市区后花园与休闲养生体验基地,繁荣第三产业的良好机遇;六是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积淀等后发优势的机遇。经过多年的努力,上犹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础已经打牢,正在一个更加良性有序的轨道上运行,已经步入了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绿色崛起的新阶段。
  2、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宏观来看,国家政策调控的导向和重点将更多注重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继续增强后劲的政策实施难度加大,同时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加剧、流动性过剩和通胀预期的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发展环境更趋复杂,这加大了我县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县内来看,一是总体实力薄弱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工业基础薄弱,支撑性的大企业、大项目少。2009年我县人均GDP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低2530美元、890美元和43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少2400元、2322元和1103元,城市化率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2.4个、7.58个和4.4个百分点。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仍然是全县最首要、最紧迫的任务。二是结构性矛盾影响县域发展的持续稳定性。突出表现为工业支柱不强,旅游业尚处起步阶段,“小城市、大农村”的格局依然存在等。调整产业结构与提升经济质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艰巨任务。三是要素“瓶颈”制约经济发展后劲。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向本县产业转移力度加大,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用地、劳动力供应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等各种因素也正在使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四是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水利设施薄弱,抗御灾害能力差;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产业园区建设滞后,企业聚集发展程度低。五是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
  尽管如此,上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物质基础日益坚实,化危为机的信心日益坚定,“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着力点,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根本,以推进“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融入主城区、打造后花园、建设新上犹”发展战略,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上犹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新跨越。
  (二)主要目标
  1、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排位进一步前移。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力争15%,到2015年达到65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1%,分别达到6.5亿元、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五年累计达到2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达到23亿元。
  2、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为13:48:39。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降至13%以下,“两茶” (注释2)产业成为农业支柱产业,成为全市“两茶”第一县、全省“两茶”重点县、全国“两茶”知名县;生态工业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省、全市生态工业示范县;生态旅游业异军突起,创建1至2个区域性生态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和打造1个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品牌赛事,成为全省、全市的生态旅游胜地,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2012年前实现“四城联创”(注释3)。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提高到47%以上。
  3、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多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和13%;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到201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6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提高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6年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社会长期保持有序、安定、和谐。
  4、环境保护。“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和扎实推进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力争列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县、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工业园等。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5%以上,流域断面水质达到优良标准,农村饮用水问题基本解决;“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特别是环南河湖建设全面启动和基本成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1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8%。
  (三)遵循原则
  1、坚持赶超发展,促进绿色崛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提升产业层次,做大经济总量。坚持经济和生态的有机统一,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在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
  2、坚持错位发展,促进地位提升。以参与地域分工与协作为切入点,以培育地域文化、塑造良好区域形象为基础,积极融入赣州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并与赣州城区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功能分工,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提升上犹在周边地区的地位,增强吸引力和向心力。
  3、坚持民生为本,促进和谐发展。以人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保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相统一,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相统一,以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为始终,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4、坚持生态为重,促进可持续发展。以节能减排增效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构建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四)发展定位
  根据赣州市打造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成为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的发展定位,结合“融入主城区、打造后花园、建设新上犹”发展战略,我县未来五年的发展定位:
  ——赣州市“后花园”。 依托上犹地处赣州半小时经济圈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底蕴、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良好优势,以建设园林生态景观为内容,突出其与众不同的“山水韵律、历史民俗、绿色生态”风情,把县城打造成集城市现代风貌与历史文脉传承于一体、人与自然交融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后花园的“明珠”;面向赣州市,建设会务中心、休闲度假中心和精品住宅小区,成为赣州市举办国内和国际各类会议和展览活动的集聚地,成为赣州市半小时都市品质生活功能区,成为赣州市、江西省、珠三角和海西区旅游休闲后花园;积极申办和举办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综合或单项特色活动,培育和打造1个具有国内或国际影响的品牌赛事,将上犹打造成为区域性多项活动中心,形成具有上犹特色的主题形象,成为赣粤闽湘边际生态旅游业区域中心。
  ——赣州市绿色能源基地和生态工业基地。依托上犹丰富的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以及绿色能源利用起步早,以成功列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把上犹建设成为赣州市绿色能源基地;同时,以保护上犹优良生态环境为宗旨,认真实施上犹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以发展生态工业为重点,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体系,全面提升绿色生态工业发展水平,把上犹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赣州市生态工业基地。
  (五)区域布局
  1、主体功能区布局。上犹地处赣江上游水源地,境内拥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4处国家一级景点,属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范畴。在此大背景下,县内可细分为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指境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包括陡水湖和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严格保护区域内原始森林等自然植被及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禁止乱砍滥伐、垦荒放牧,高度重视辖区河流、水源涵养地的保护和森林防火。严禁低水平、低层次开发,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开发绿色食品,打造纯自然、原生态的旅游区。
  ——限制开发区域:主要指禁止开发区域所在乡镇。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较高的实际,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原材料、茶叶、油茶生产基地。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指环南河湖区域。以南河湖自然的湖光山色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为依托,开发高档商品住宅、商务会所、休闲娱乐、生态体育公园等设施,着力打造集居住、商务度假、娱乐休闲、运动健身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适度开发区域:主要指罗边湖沿线区域。严格企业准入门槛,防止产业承接中的污染转移。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或对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鼓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升级,加快园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和雨污分流系统建设,着力建设生态园区。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指县城城区和中心乡(镇)。以“一江两岸”为主轴,以迎宾大道和犹江大道等为依托,开发精品住宅、城市公园、商贸集市、旅游服务等设施,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宜业的居住区,将县城建设成为山水生态园林城市;以城镇化为目标,大力推动教科文卫体和城镇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城镇的经济产出价值,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2、产业空间布局。根据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形成“四区一线”产业空间格局。即以东山镇、黄埠镇为核心的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其中东山镇重点发展以体育、金融、保险、商务居住和行政管理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黄埠镇重点发展以新型复合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精密模具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等;以陡水、梅水等乡(镇)为核心的西南部旅游发展区、会务区和绿色食品主产区;以五指峰、平富、营前等乡(镇)为核心的西部探险、民俗风情旅游和茶叶、木材、毛竹主产区;以紫阳、双溪、寺下、安和、社溪等乡(镇)为核心的西北部风能发展区和林木油茶产区。以上犹江为轴线,沿罗边湖—仙人湖—南河湖—陡水湖,直至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为旅游发展主线。
  3、城镇空间布局。以一核(县城)、三轴(赣丰线、上江线、上太线)、三中心(营前镇、社溪镇、寺下乡)为重点,全力推动东山镇、黄埠镇发展,加快三大中心乡(镇)的城镇化发展,积极推动“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发展体系。按照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围绕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15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发展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县城,构建“一江两岸”县城发展框架。最终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省道、县乡路为经济发展轴,大乡大镇带动全县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
  4、生态空间布局。根据我县地形地貌和经济发展定位,构建“三屏一区”生态空间格局。即以赣州重要水源地陡水湖为重点,构建水源地生态屏障;以五指峰、平富、双溪、紫阳为重点,构建水源涵养生态屏障;以章江上游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为重点,构建赣江上游生态屏障;以矿区修复为重点,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和自然修复。

  大力推进基础能力建设,提升
  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水平

  进一步加大投资规模和强度,加快以交通为核心,以水利、能源、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融入主城区、服务主城区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一)加强投资引导。引导投资向“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和黄埠、营前、社溪、寺下等重点城镇集聚。围绕“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功能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集聚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提高“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稳步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增强对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引导投资向工业区集聚,加快推进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等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投资进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教育、娱乐休闲、老年公寓等领域;引导投资向交通、能源、水利、环境建设进军,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通过“大做项目、做大项目”战略的实施,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问题,用大投入带动大发展,确保“十二五”期间每年集中实施一批事关全县发展、拉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五年累计完成240亿元,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后劲。重点要抓好2.78万亩用地指标的争取:工业园南区1.2万亩、工业园北区1000亩,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南河湖一期工程800亩、二期5000亩,用于高档别墅群、精品住宅小区、会务中心、农家旅馆、防洪堤、水土保持等主体生态功能区项目建设;黄沙坑经双霄至黄埠公路建设用地1825亩;双溪风打坳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用地10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4000亩;东山寺等区域地质灾害防治用地1200亩;科教文卫等其他社会事业建设用地1000亩。
  (二)完善交通运输架构。重点构筑连接赣州主城区的便捷交通循环网,加快推进与周边县市相连的陆上通道,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抓好“出口路”建设,争取南康唐江至上犹一级公路建设,对接厦蓉高速公路高标准建成高速公路上犹连接线至黄塘迎宾大道及上犹大桥,争取建设S230省道上犹段(双溪荷树坳至平富分水坳),规划建设与赣粤高速、京珠高速、106国道等国、省道连接线,打通出县通道,形成东接赣州主城区,南贯广东韶关,西通湖南郴州,北连井冈山的交通网络,扩大经济腹地;抓好“经济路”建设,建成县城至社溪二级公路、梅水至营前二级公路、南河湖环湖公路、县城循环公路、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金山大桥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公路;抓好“通村路”建设,完善县内交通循环网络,有计划地实施通组(含断头)公路。规划建设库区沿岸码头泊位,畅通水路交通。到2015年,全县高速公路达22.5公里,一级公路达28公里,二级公路达52公里,三级公路达225.1公里,四级公路达1383公里,实现100%行政村通(油)水泥路、80%以上自然村通公路。
  (三)强化水利安全保障。着力构建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等四大体系。实施县城防洪堤工程、南河湖生态经济区防洪工程,推进主要圩堤和营前石溪河、寺下河、紫阳河、中稍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五河”(注释4)流域的防洪整治工程。实施白石坑等16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全县349座重点病险山塘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维修改造2195座山塘,切实保护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加大灌区末级渠系和田间渠系配套建设力度,积极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五年内组建农民用水协会65个,全面完成梅岭、营里陂和平富灌区维修改造与续建配套建设,每年筹措建设资金400万元以上,新建“七小水利”工程150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50亩。启动赣州市饮用水工程建设,完成乡镇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城镇供水水平,基本解决农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增强基本农田灌溉和防洪抗旱能力。
  (四)增强能源支撑能力。按照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的要求,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绿色能源发展目标建设。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建设目标,积极发展新能源,全力推进双溪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做好核电开发各项前期工作,多渠道、多途径增加能源供给,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强城乡电网改造,加快技术升级步伐,推进22万伏输变电工程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对接西气东输赣州段建设,争取纳入支线管道,建成天然气管网及城市燃气管网。实施农村沼气推广工程,切实改变农村生活生产能源主要消耗林木资源的原有格局。
  (五)健全信息通信网络。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城乡的信息传输网络;推进政务网“乡乡通”工程建设,加快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公共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和业务信息应用处理系统建设,促进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建设。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安保、居家等领域,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全面实施“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响”工程,有效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面。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城镇居民上网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建成“数字上犹”基本框架。

  第四章 以发展生态工业为重点,迅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主攻工业战略不动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达25亿元、80亿元、4亿元,年均增长35%、26%和22%。
  (一)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以优势龙头企业为主导、配套企业为基础、专业化分工为纽带,引导企业加强配套协作和产业集聚,重点做好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等三大产业集群化建设。采用市场配置、资产重组、入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种资源向基础好、潜力大、势头强的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对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全面完成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精密模具产业基地、南鹰电源、液晶显示器(LCD)制造企业、德宏新能源、泰宇家居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形成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等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支柱企业。到2015年,三大产业集群基本成型,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
  (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晨光稀土、营前矿业、海盛钨钼、深圳安远旅游产业发展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的上市,加快培育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加快玻纤、钨和稀土等资源型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对接国家、省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依据现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重点发展以风力发电、核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新型复合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精密模具、硬质合金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两茶”等绿色食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绿色食品产业,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创意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建设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支柱产业。
  (三)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以发展生态工业为理念,以打造生态工业园为目标,继续完善工业园北区建设,扎实推进南区建设,加快形成“一园两区”构架,构建上犹新型工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坚持环保标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园林化的园区建设标准,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园区进行综合经营和管理,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结合黄埠镇示范镇建设,将园区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着力完善园区商业、娱乐、物流、教育、卫生、新市民公寓等基础配套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壮大园区规模实力,争取列入省级二类工业园。

  第五章 以打造“后花园”为目标,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突出上犹山水生态优势,以打造赣州市“后花园”为目标,以县城为核心,营前镇、社溪镇、寺下乡为重点,全力推动东山镇、黄埠镇等乡(镇)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融入主城区步伐,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一)打造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围绕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15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发展目标,以“一江两岸”为核心,大力实施“东接、南扩、西连、北延”城区框架拉动工程(注释5),推动黄埠、稍口、东门和“四湖两岸”四大新区建设,打造集城市现代风貌与历史文脉传承于一体、人与自然交融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森林覆盖、林相丰富、鲜花锦簇、山水环绕的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力争2012年前实现“四城联创”,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指数。高品位完成城市总规和城市设计,完成沿河路犹江大桥至仙人湖大桥段、东门农贸市场、中山路的棚户区改造,实施“一江两岸”LED亮化提升工程、森林进城工程,使“一江两岸”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美的河道型生态长廓。做美东山、黑塔山、白塔和飞凤山四大主题公园,规划建设湿地公园、体育主题公园,打造奇石一条街,推进娱乐城、商贸中心和会务中心建设,建成县文体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城区规划建设一批新市民公寓,满足每年5000名以上农民进城居住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新机制,全面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新农贸市场。重视加强小区建设的规划布局、功能配套和物业管理,加大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设施投入,努力将上犹打造成亲山亲水、宜居宜业的“后花园”。
  (二)加快圩镇城镇化步伐。依托现有基础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按照工业矿产型、特色农业型、交通商贸型、旅游生态型、城市郊区型等多种模式加快圩镇建设步伐,扩大圩镇规模,集聚圩镇人口,完善圩镇功能。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宅基地整理复垦,在圩镇规划建设住宅小区,降低农民进城定居成本,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每年新增圩镇面积1.5平方公里,引农进城(镇)7000人,按照“设施健全、功能完善、运行有序、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提升全县14个圩镇的建设水平。重点把黄埠示范圩镇打造成为县城的东城区、吸纳农民就业的承接区、进城农民的安置区,建成集商贸、居住、休闲、就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圩镇。发挥中心乡(镇)的作用,根据发展需要,适当调整乡镇布局,将寺下乡改为寺下镇。加强中心乡镇的建设管理,严格规划审批,完善功能配套,成片开发商住小区,将营前镇、社溪镇、寺下乡等圩镇打造成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中心圩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圩镇建设以奖代补政策。移民扶贫项目资金重点向圩镇倾斜,支持移民户集中到圩镇规划建房,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村民就近向圩镇转移就业和创业,加快中心乡(镇)的城镇化步伐。
  (三)推进中心村社区化建设。以人居环境优美为目标,把中心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形成一批道路硬化、环境优化、民居美化、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的生态和谐文明村,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文明村。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科学设置农村社区,加大联村连片推进力度,每年集中抓好100个新型农村村落社区,达到村庄整洁化、能源清洁化、生产规模化、环境生态化、生活社区化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30户以上的新型农民住宅小区,至2015年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新型农民住宅小区示范点。形成黄沙工业园新村、洋田旅游农家乐新村、沙段苗木示范新村、园村客家生态民俗文化村和山水田园路示范新村等一批特色新村,将中心村建设成为公共服务聚集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基层组织建设延展区、和谐稳定安居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生共融结合区、主流文化践行区。

  第六章 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抓手,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统筹城乡建设的首位,强化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科技为先导和以市场为导向、标准化为基础、集约化为方向、品牌化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
  (一)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坚持以有机、绿色、无公害、观光为主导取向,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突出以“两茶”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使生态农业产业成为后花园的特色产业、观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全力争取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县在稳定粮食总产9万吨、推广优质稻基地1万亩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两茶”为主的现代农业,推广“公司+合作社+大户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坚定不移按照“三年搭框架、五年打基础、十年成体系”的发展思路,坚持开发与巩固并重,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将“两茶”产业建设成为体系较完善、竞争力较强的农业主导产业,形成“两带六圈十基地”(注释6)的“两茶”产业格局。支持龙头企业强强联合,组建“两茶”发展集团及担保中心。加强品牌整合和推介力度,培育一批具有上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将“上犹绿茶”、“上犹油茶”等打造成知名品牌。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以“两茶”等绿色食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绿色食品产业。到2015年,实现茶园面积10.1万亩、年产值3.83亿元,高效油茶林40万亩、年产值4亿元的目标。同时,支持发展生猪、果业、苗木花卉、甜叶菊、蔬菜、纸业原料林、绿色大米等区域特色产业。
  (二)完善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农技服务、农产品质量检测、动植物防疫体系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标准化水平。建设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区1个、专业(单个产业)农业科技园区2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20个、示范户1000户,先进种养技术的普及率达到95%以上。示范推广高产、节约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肥水一体化等新技术。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立完善新农村物流体系,畅通农资、日用品及农产品的双向流通渠道,基本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探索建立农业风险保障,通过财政贴息或政府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户联合出资的方式,建立农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三)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每年选择1至2项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节点难点问题重点突破。继续抓好统筹城乡发展、“五新一好”整体推进重点乡(镇)工作,实现重点乡(镇)“五新一好”全面发展,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大新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优美乡村创建力度,注重与“两茶”等主导产业、与乡村旅游、与客家文化古村落文化、与山水自然生态有机结合,建设一批体现上犹客家风情的综合精品示范点。严格执行村庄规划,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加大农村“空心房”整治和新户型推广力度。进一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完善处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染措施,美化绿化村容村貌。实施农民知识化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力争乡村道路达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标准,实现90%的行政村通客车。

  第七章 以旅游业为核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托上犹山水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后花园的中长期支柱产业”,成为四省边际生态旅游区域中心,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带动休闲娱乐、会展餐饮、商业购物、房地产、交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逐渐形成与赣州市服务产业互补的格局,提升城市魅力和竞争力。
  (一)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坚持以旅游、休闲、度假、会务、户外体验、养身健身为主导取向,大力开发湿地生态游、文化山水游、休闲度假游、科普科考游、乡风民俗游、体育旅游、健身养生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打造“一核一区一带五片”格局(注释7)。突出上犹山水的整体形象,全力支持配合陡水湖旅游整体开发,积极承办生态旅游文化节等各种旅游文化和节庆活动,积极举办和承办环湖自行车、山地自行车、龙舟赛、赛艇和皮划艇国内或国际邀请赛,加大旅游营销、促销力度,努力激活旅游市场,不断提升上犹旅游品牌知名度,力争将上犹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乃至省级、国家级赛艇、皮划艇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山地自行车运动训练基地,成为全省著名、全国知名的体育旅游、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养生、户外体验基地,成为四省边际生态旅游区域中心,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后花园的中长期支柱产业”。
  (二)建设赣州品质生活功能区。坚持以山水、园林、宜居为主导取向,以“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为核心,以着力打造生态、亲水、宜居、高品位的“赣州后花园”为重点,建设赣州都市品质生活功能区,配套生活居住、文体娱乐、休闲度假、商务会务四大功能,成为赣州都市区会议、培训、休闲、养生、户外体验基地,打造在赣州上班、在后花园居住的品牌,吸引外地人(尤其是赣州、珠三角)到上犹居住。启动稍口、南河湖商住小区和精品住宅小区建设,遵循和谐开发理念,凸显山水园林城市的独特魅力。配套文体娱乐功能,启动大型文体场所建设,发展一批中高档次娱乐项目,提升传统商贸业、餐饮业、社区服务档次和水平,构建以中心商业圈为核心,以大型商厦、超市为骨干,以专业商场、连锁店、便利店为基础,以专业街为纽带的多功能、高档次、强辐射的现代化商贸服务网络,全面繁荣现代服务业。
  (三)打造赣州市会务中心。选址环南河湖区域,择机开工建设功能齐全的大型会务中心,推动赣州市(上犹)会展中心建设,与赣州主城区形成产业互补的格局,力争建成集会议、展览、商贸、酒店、办公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智能化展馆,把南河湖建成上犹县城的一颗明珠,成为企业总部经济基地。依托会务中心,积极承办全国性贸易洽谈会和高端体育赛事,以及区域主题展览会、区域体育赛事和区域节庆活动,使上犹成为承办全市、全省性会议、各种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的重要基地。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和会展推动上犹体育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提高上犹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内声望,塑造魅力上犹形象。
  (四)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以培育新兴服务业为重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重点培育发展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引进软件开发、研发设计、软件测试、文化创意产业及电信工程服务等外包业务。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保险业,探索建立“两茶”产业发展担保中心,办好担保公司上犹县分公司和城投公司,引进设立村镇银行、台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县物流中心、新农村物流体系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形成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形成有多种语言支持的会议会展环境,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鉴证类服务和市场调查、工程咨询、管理咨询等咨询服务。

  第八章 推进“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以“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在经济社会活动全过程中注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把上犹建设成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的示范区,赣江中下游及鄱阳湖地区饮用水安全的保障区,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一)加快“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以上犹江为轴线,以罗边湖、仙人湖、南河湖、陡水湖为核心区域,直至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抓紧编制“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规划区内专项规划,分期分步推进环南湖河建设,完成南河湖新区一期工程,建设南河湖环湖公路、山地自行车道、城市生态体育公园、水上游乐场和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经济区整体开发,重点建设游客公共休息设施、观景设施、旅游码头、生态停车场。到2015年,实现“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阶段性发展目标。
  (二)加强环境保护。抓好县城空气质量控制工程。加快“以气代煤”和“以电代煤”步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使城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抓好水环境质量控制工程。推进章江源头水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犹江饮用水源地保护、赣州市饮用水工程等项目建设。按照“九个严禁”要求,全力抓好“一江两岸”的环境治理,上犹江沿线1.5公里范围内禁止审批建设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项目;加快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争取重点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0%,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收集系统,争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8%,推进县级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对污染排放不达标或对当地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坚决执行“关停并转”,仙人湖以上及上犹江各支流区域现有企业逐步搬迁到园区,所有引进的工业项目均落户园区,并建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抓好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加强农村水源污染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化对工业、交通和社会生活等噪声源的管理,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
  (三)推进生态建设。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一江清水,将章江源晋升为国家级水资源保护区,办好国家级生态主体功能保护区。积极创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省级生态县。继续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实施封山育林,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以上犹库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五指峰候鸟道保护工程为重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以水体保护为重点,统筹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3平方公里,到2015年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4%以上,为赣州主城区饮用水提供安全保障。以四大城市主题公园为重点,加强县城周边森林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林象改造、“增阔添彩”工程,力争五年内打造“城市树木园”。加强交通沿线、江河源头沿岸和水库山塘周围等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建设以公路主干线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加快生态移民。充分利用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项目建设的契机,扩大异地移民扶贫搬迁范围,五年内移民搬迁3万人,让他们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做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
  (四)加强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引导建立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低碳技术,城市建设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和工艺,城市功能设计提前考虑将来低碳生活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有条件的企业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技术。鼓励企业内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引导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行业之间搞好资源协作,减少资源投入和废弃物排放,逐步走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广绿色照明及清洁生产技术。转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落实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格和财税政策。树立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保发展的理念,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五)完善生态保护机制。积极参与和落实鄱阳湖全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生态林业、水利建设等18个专项规划,争取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和生态保障基金,力争上犹列为生态补偿试点县,努力推动生态补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建章立制,规范和协调总体发展规划、环保设施“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成立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上下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切实加强环境管理。

  第九章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围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对接融合与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加强改革攻坚步伐。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有利于追赶跨越的体制机制,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健全政府职能体系,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效能,降低行政成本,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服务体系;破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加快推进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政府采购、公共工程建设等全部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的市场方式;着力完善生态合作、产业共建、财政支援、生态资源交易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城乡统一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调节、城乡统筹、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建立公平、高效、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构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司法公正,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机制。完善市场监管手段,建立健全市场监管网络。强化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服务和监督作用,加速推动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统一信用平台。规范发展各类信用征集、调查、评介、担保、咨询等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提供社会化信息服务。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和社会团体建设,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全面对外开放。围绕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等主导产业继续推进产业招商,力争各主导产业每年都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引进落户。积极开拓对接招商,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滚雪球”效应。紧跟中央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和导向,竭力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包装一批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争取列入省市直接调度,获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和用地指标。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增加重要原材料和关键设备的进口。通过合资、参股、控股、贴牌生产等多种形式,多方引进先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升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到2015年,实现利用内资突破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00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
  (四)加强对接融合。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海西经济区建设,主动加强与赣州城区等周边重点区域、长珠闽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启动与国外的合作等,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错位发展的新格局。以旅游对接为切入点,加强与周边旅游区的合作,重点加强与赣州市以及泛珠“9+2”区域旅游区的合作,开展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国外等会展休闲旅游的合作。按照“资源互补,网络互通、客源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鼓励沿海地区企业以资本、品牌、商标等为纽带,加强与县内企业的合作。纵深推进与赣州城区区域规划、产业、基础设施等的对接,深化旅游市场、现代物流、绿色农产品通道和口岸大通关、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合作。

  第十章 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和文化软实力驱动。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要求,推进科普场馆等项目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争取组建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具有产业特色、素质优良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和新产品,支持技术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效应强、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技改项目,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校进行产业升级、节能环保、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战略性合作,形成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到2015年,全县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家以上,年专利申请量达1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45%以上。
  (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按照“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让群众更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和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彻底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逐步解决农村教学点问题;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远程教育工程和寄宿制工程,加快特殊教育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上犹中学基础设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留守孩托管中心、新城区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创建和学校卫生“达标创星”工程,协调发展包括民办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妥善解决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
  (三)提升人才保障水平。坚持人才强县战略,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制定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大中专院校、外出返乡人才创业的政策;在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就业、编制、职称、薪酬待遇、住房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和更加优惠的政策。进一步提升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人力资源培训能力;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每年选送一批党政在职领导干部到上级党校、国内外高等院校等参加培训。围绕城建、工业园区、“两茶”、旅游等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推进项目开发、创业指导、政策咨询、跟踪服务一体化的创业培训模式,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力争每年培训农民1.5万人。
  (四)加强文化建设。以创建文化先进县为核心,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大力发展山水文化、客家文化和奇石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打造文化精品,积极培育文化创意、文化会展、现代传媒、影视制作等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客家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投入、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加快推进文体中心、艺术剧院、广电新闻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及文化站达标建设、“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建好中心乡(镇)电影院,形成完善的城乡电影和演出场所网络。积极发展城乡文化中心户,建成农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鼓励发展现代公共文化、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和民俗文化。

  第十一章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以改善民生和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好县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服务大楼,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加强对“4050”人员、农民工的就业帮扶和对退役军人、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指导。继续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公民职业化”工程,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居家养老,完成14个乡(镇)敬老院建设,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继续贯彻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健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和县、乡、村卫生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应急救治、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大医疗卫生建设投入,逐步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新区医院、黄埠医院和农医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实施县人民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和中医院迁扩建工程,改善妇幼保健院医疗条件,建成县卫生监督所、皮防所和结防所,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乡(镇)中心计生服务站建设步伐,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争取纳入全省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试点县。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的全覆盖。
  (三)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以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为重点,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深山区库区移民扶贫搬迁、新市民公寓、廉租房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快县永春老年公寓、营前和寺下中心养老院及其他乡(镇)养老院、乡村老人集中供养点、留守孩托管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殡葬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城镇社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体育健身人口比例。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尊重和维护少数民族同胞的各项权益。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双拥”工作及国防动员建设。
  (四)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强化司法监督,促进廉政建设制度化。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健全村民自治、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民主选举权,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着力解决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山林纠纷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安全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构建快速高效的公共安全服务网络。将突发事件的信息预测、管理、评估和处理等纳入法制化轨道,重点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4个领域建立覆盖全社会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制,着力抓好矿山、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和民爆器材、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市场物价监管,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落实到社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重点打击各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保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二章 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以规划落到实处为目标,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调整、公告等制度,形成有利于规划实现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对规划全过程的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创新规划实施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保障规划任务顺利完成。加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财税、统计监测和干部考核等方面的配合,为规划实施搭建制度平台。加大规划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县直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纲要结合自身职能,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本地规划及实际工作中切实体现本规划纲要的要求。对于政府职责内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尽心尽职,确保完成。对于由市场推进的规划内容,要努力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市场等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参与规划实施,促进规划目标实现。加强政策和规划之间的协调,使制定的政策措施与规划要求相一致。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符合规划发展重点。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工具,合理引导资源,发展重点产业。
  (二)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健全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龙头、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支撑,各级规划互相衔接的科学规划体系。加强各类及各级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要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与总体规划进行对接,保证规划的目标方向一致、任务措施落实;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相互衔接,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确保“十二五”规划全面落到实处。
  (三)完善重大项目运作机制。突出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抓好项目的研究、调度和建设。建立县、乡两级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推进。落实项目实施主体,不同类型的项目要有不同的主体来运作。公益性项目由政府组织实施;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积极支持企业投资建设经营;竞争性的产业项目,企业为实施主体,政府提供服务。精心抓好项目调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
  (四)完善规划考核机制。强化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全程监测、跟踪。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规划时,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依照规划办事的良好环境,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十二五”时期是上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县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阶段,历史赋予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全县上下要坚定不移地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注释
  1、“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指以赣江左支章水干流上犹江为轴线,以罗边湖、仙人湖、南河湖、陡水湖为核心区域,直至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
  2、“两茶”:指茶叶和油茶。
  3、“四城联创”:指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
  4、“五河”:指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
  5、“东接、南扩、西连、北延”城区框架拉动工程:以厦蓉高速建设和赣丰线县城段南移为契机,打通县城东出入口,并与厦蓉高速出入口相连,沿线拓展上犹工业园,新建上犹大桥,将黄埠镇“东接”成县城的工业产业集聚区;借力赣丰线县城段南移“东风”,建设横贯县城东西的迎宾大道,拉开稍口、寨下、黄塘地段开发,推动县城向南大幅扩张;向西延伸水南大道,与茶亭大桥相接,将南河湖至陡水湖沿岸连接为城市高档休闲度假区;向北延伸东山大道,与上油线相通,以上犹二中建设拉动县城向北拓展。
  6、“两带六圈十基地”的“两茶”产业格局:“两带”指经园村至五指峰茶叶产业带和上太线经沿线乡(镇)及紫阳油茶产业带;“六圈”指梅岭、园村、五指峰三个五万亩有机茶产业圈,东山、社溪、寺下为中心的三个十万亩油茶产业圈;“十基地”指东山、社溪、黄埠、油石、寺下等五大油茶基地,犹石嶂、五指峰、营前、园村和梅岭等五大茶叶基地。
  7、“一核一区一带五片”格局:“一核”即在中心城区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传媒及创意产业。一区即“四湖两岸”集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体育旅游区,将体育旅游和生态旅游打造成“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亮点、后花园的看点,重点发展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生态养生、会展旅游、乡村旅游。一带即赣南森林铁路沿线休闲观光带,重点发展森林猎奇、射击体验、观光花卉、观赏林木和民俗体验。五片是在特色乡(镇)打造五个体育旅游、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功能集聚片区,分别是五指峰森林风光和山地户外运动集聚片区、营前平富红色旅游客家民俗体验和温泉漂流养生休闲集聚片区、仙人湖水上运动休闲集聚片区、南河湖养生健身集聚片区、中国地质走廊燕子岩峡谷猎奇和户外运动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