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 历史规划归集

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访问量:
      

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一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奋发有为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深刻变化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大有可为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构筑跨越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纵深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第二节全力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第三节加速融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第三章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

第一节构建多元化人才体系

第二节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

第三节构建全方位孵化体系

第四节构建数字化发展体系

第四章构建现代工业新体系

第一节推动主导产业链式发展

第二节促进各类企业协同发展

第三节加快园区改革创新发展

第五章树立五美乡村新标杆

第一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第三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第四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六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第二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七章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第一节深入推进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

第二节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质效大提升

第三节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

第八章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着力畅通经济循环

第二节打造投资强大引擎

第三节推进消费扩容提质

第四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九章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第一节完善有效市场体系

第二节切实提升治理效能

第三节纵深推进对外开放

第十章开辟绿色发展新途径

第一节筑牢绿色屏障

第二节拓宽两山转换路径

第三节完善制度体系

第四节繁荣绿色文化

第十一章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二节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第三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第十二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二节全面推进健康上犹建设

第三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十三章创造美好生活新样板

第一节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第二节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节保障特殊人群基本权益

第十四章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一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二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犹

第三节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上犹

第四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十五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节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上犹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重点对“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同时提出二0三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县委、县政府战略意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章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我县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生态示范县的全面加速期。要着眼“两个大局”,抓住用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迈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步伐。

第一节 奋发有为的发展历程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获得感最强、干事创业氛围最浓的发展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担当实干,坚定不移打好中央三大攻坚战和市“六大攻坚战”,纵深推进同城发展、绿色赶超,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生态示范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实现进位赶超。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列全市同类县前列,全县生产总值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GDP总量在全市排名第13位,较上一次普查前进4位。人均GDP超过3.4万元,年均增长约10%,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情况下,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年均增长约6.38%2019年荣获省、市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五年累计投入脱贫攻坚资金24.5亿元,50个省级贫困村(含6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12893443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攻坚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及时奖励,就业扶贫6+1”模式、生态扶贫水土保持减贫模式、精神扶贫“乡间夜话”模式等许多开拓性、创新性做法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全国就业扶贫经验交流现场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片区座谈会、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等一系列国家级经验交流会先后在我县召开。

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创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高新技术企业从3家增至70家,企业参与行业及国家标准制定50多项,授权专利数突破1300件。工业经济量质双升,规上工业企业由28家增至60家,规上工业总量即将迈上“百亿台阶”,首位产业集群企业数、产品种类数双双“破百”,产业集中度提升至50%;园区面积、员工总数实现“双破万”,县工业园区获评省级绿色园区。现代服务业扬优成势,生态休闲度假“百里长廊”精美呈现,幸福产业示范区建设步履坚实,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休闲运动等业态多点突破,形成“项目赛事运营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三产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成规模推进了一批标准农田、茶业基地、蔬菜基地建设,上犹绿茶、犹江鲜菇、有机蔬菜、生态大米等系列农产品擦亮“富硒”品牌,上犹绿茶入选江西农产品“20大区域公用品牌”榜单,荣获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等国字号招牌,荣登中国产茶县域生态榜榜首。

城乡面貌发展深刻变化。县城建成区由12平方公里扩大至14.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8%城市功能品质和宜居程度持续提升,文峰新区建成10分钟品质生活圈”,小区物业管理、城区道路“白改黑”、背街小巷整治、人行道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县城农贸市场按三星级标准完成改造,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级森林城市,连续三年荣登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危旧“空心房”整治全面完成,基本实现户户上卫生厕、饮安全水、住安全房目标,25 户以上村组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农村杆线“蜘蛛网”整治经验在全省推广,荣获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县、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

城乡基础设施全面跃升。外联内畅”交通网络持续完善,一大批交通堵点、断点成为历史,升级改造国、省、县道171公里,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202公里,全部乡镇通达三级以上公路,25户以上通组公路全部硬化。开通上犹至赣州“定制快车”,所有建制村实现通客车服务。清洁绿色能源高效发展,仙鹅塘风电49台机组及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每年提供清洁能源2亿千瓦时,天然气覆盖县城80%小区,建成新能源充电桩297根。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181公里、低压线路946公里,建成上丰110千伏、黄埠220千伏变电站。4G网络村级覆盖率达100%,新建5G基站81个。县城堤防基本形成闭合圈,防洪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

生态环境优势持续提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英稍片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打造成为全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样板。持续深入开展净空、净土、净水行动,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类指标全面达标,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水质综合指数、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良好湖泊治理、森林质量提升等生态工程建设,改造低质低效林16.9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全面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阳明湖全面禁捕退捕,园村生态清洁小流域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荣获国家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财政金融、农业农村、投融资体制、商事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累计为企业减负13.72亿元。“赣服通”上犹分厅功能不断完善,111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06项涉企事项实现“掌上办”,74项民生事项实现不出乡办理,争取到位全省最低工业用气价格,成为全省第一批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的工业园区、全国第一个小水电企业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县,工业企业融资每年保持10%以上增速,获评全省第三届营商环境优化县。在全国2020年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上犹名列全国被调查县第一名。

民生福祉得到显著提升。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新建乡镇敬老院5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4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启用。新(迁)建学校6所,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36所、公办幼儿园12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880个、义务教育学位13060个,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八连增”。实施新区人民医院、中医院整体搬迁、妇保院整体搬迁等7个医疗卫生项目,8 所乡镇卫生院建成“一级甲等医院”,村村建有公有产权卫生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赏石文化城、清湖红色教育基地、非遗展示馆、数字文化馆投入运营,“九狮拜象”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位居省市前列,夜间出行安全感位居全市第一。东山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紫阳长岭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党风政风焕发全新气象。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大力弘扬“六种精神”,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持续巩固提升。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全面整治,政府执行力、创造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荣获全市“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

专栏1:“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指标

2015

2020

完成情况

属性

规划目标

预期值

实力提升

GDP(亿元)

54.37

突破80

92.47

提前完成

预期性

人均GDP(元)

20734

突破30000

34000

提前完成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年均12.5

年均8.1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亿元)

8.03

12.9

10.94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6.27

9.2

7.23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年均18

年均11.66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4.24

25.1

36.37

全面完成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6186

9089

9465

全面完成

预期性

出口总额(万美元)

11292

16591

13896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质量优化

三产比例(%

18.6:39.0:42.4

11.2:46.3:42.5

16.5:36.7:46.8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2.4

42.5

46.8

全面完成

预期性

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

17

22

45

全面完成

预期性

工业化率(%

[6.6]

[4.3]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18

40

47.1

全面完成

预期性

电力总装机容量(万千瓦时)

16.6

18

21.45

全面完成

预期性

生态宜居

耕地保有量(万亩)

13.7

13.7

16.74

全面完成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81.6

81.8

81.8

全面完成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510

530

715

全面完成

约束性

全县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

全面完成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55

0.55

0.47

全面完成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

完成上级下达的控制目标

全面完成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0

85

90

提前完成

约束性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100

全面完成

约束性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

100

100

100

全面完成

约束性

人民富裕

全县总人口(万人)

32.1

33.4

32.18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约束性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0600

33937

30278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634

13156

12434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消除贫困人口数(人)

13769

[2018年脱贫]

[2018年脱贫]

全面完成

预期性

城镇调查失业率(%

4.2

3.8

2.11

全面完成

约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0.23

0.46

1.33

提前完成

约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8.4

42

48.21

全面完成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79.16

90

92.16

全面完成

约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3

2.9

3

提前完成

约束性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

98.1

99

99

全面完成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96.62

100

100

全面完成

约束性

注:1.35个指标,[]为五年增加数。

2.提前完成指标5个、全面完成指标20个、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指标10个(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宏观经济下行及疫情影响,工业化率、三产比例受工业基础数据修订等影响,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全县总人口受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影响)。

第二节 深刻变化的发展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进入新发展阶段,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为我县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总体有利环境。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全省深入实施“二十四字”工作思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全市纵深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我县在新格局中的同城发展优势、新需求中的生态环境优势、新理念中的绿色产业优势、新征程中的政策叠加优势将更加凸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和赣州工作提出“做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为我县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生态示范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县多年的持续奋斗,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实现了大提升,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减税降费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全县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仍然保持较好态势,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势能和动能。

同时,国内外宏观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我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亟待破解,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与人民群众更高期待还有差距,土地、人力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制约越来越紧。尤其是肩负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和启动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面临既要“赶”又要“追”的双重压力,改革发展稳定任重道远。

综合判断,我县发展总体上仍将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但充满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县上下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两个一百年”的时空维度,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三节 大有可为的发展阶段

(一)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按照“五个作表率”要求,深入推进“三大战略”,突出科技创新、工业倍增升级、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主攻方向”,推动同城发展、绿色赶超全面提质提速,不断开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生态示范县建设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展望二0三五年,我县将全面建成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生态示范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县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具有上犹特色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和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生态经济合作示范区,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重要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建成全国、全省生态文明的“上犹样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法治上犹、平安上犹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上犹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巩固提升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综合实力向全市中游水平迈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发展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2.8%。完善绿色经济体系,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主导产业集群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发展动力活力得到新增强。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双向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取得新突破,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左右。

——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进展。深度融入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品质迈上新的台阶,生态功能新区和休闲度假后花园地位更加凸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左右,县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省市前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更加健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更加顺畅。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等不断传承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民生福祉改善迈出新步伐。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满足。

——市域治理效能跃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五型”政府建设取得更大成效,政府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基层高效协调治理格局基本建成,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处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专栏2:“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

基期值

2025

目标值

年均/累计增长(%

属性

综合质效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92.47

140

8.5左右

预期性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5.9

8.9

8.5左右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8.1]

8左右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1.66]

9左右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6.37

56

9左右

预期性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2.1

2左右

保持稳定

约束性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亿吨标准煤)

约束性

创新驱动

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0左右

2.8

[0.8]

预期性

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89

2

[1.11]

预期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39.4

45

[5.6]

预期性

协调发展

三产占比

16.5:36.7:46.8 

13:37:50 

 

预期性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43

 2.22

[0.21] 

预期性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8

58

[10]

预期性

改革开放

进出口总额(亿元)

10.12

12.62

5左右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0.95

1.26

6左右

预期性

绿色生态

耕地保有量

16.74

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提升

约束性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平方米)

约束性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15]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21]

约束性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3.8

约束性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100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81.8

 

保持稳定

约束性

民生福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0278 

42071

6.8左右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2434 

18956

8.8左右

预期性

城镇调查失业率(%

 

 

5左右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约束性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4

2.85

[0.45]

预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

3.15

[0.15]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0-3婴幼儿托位数(个)

0.28

3.5

[3.22]

预期性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3

78.1

[0.8]

预期性

公众安全感(%

99

99.5

[0.5]

预期性

注:1.32个指标,[]表示五年累计提高或下降数,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度为“十三五”平均增速度。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因无年度统计资料,具体情况需待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确定。

2.2020年基期值为预期数。

3.约束性指标具体数值按上级下达任务执行。

第二章 构筑跨越发展新优势

用好用活上级支持政策,主动融入、深入实施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大战略”,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构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 纵深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全面深化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用足用好国家特殊政策,持续扩大政策“洼地”、投资“高地”效应,切实把政策优势全面转化为发展优势。

全面落实振兴发展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系列政策,推动执行西部大开发、财税、金融、人才等重大政策持续深入实施。牢牢把握国家建立健全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N+X”政策体系契机,争取各级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开放合作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用好用活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以及省直有关厅局、省内高校对口支援机制,积极配合争取央企、省属国资国企对口帮扶,落实干部双向交流机制,选派优秀干部到中央、省直单位及沿海发达地区挂职和跟班学习,全面提升受援实效。

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围绕深化和拓展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内涵,聚焦高质量发展节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强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举措研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储备库。持续开展“北上”常态化对接,充分利用国家部际联席会、省领导小组会议、省工作推进会等平台,争取推动更多重大政策项目落地。健全落实推进保障机制,强化重大事项落实情况督促考核和跟踪问效。

第二节  全力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坚定不移全方位、全要素对接融入大湾区,主动接受大湾区辐射,借力大湾区发展,聚力打造旅游医养康养基地、休闲体育运动基地、优质富硒农产品供应基地、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大湾区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与大湾区接轨的软硬环境,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便捷流动,努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支具有湾区理念、湾区视野、湾区效率的专业人才和干部队伍。对标大湾区政策标准和经验做法,逐步消除规则差异,建立健全面向大湾区的政策体系。充分借鉴大湾区改革创新成果,在项目审批、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推进更多创造性、引领性改革。

坚持全面对接。加强融入通道对接,构建多层次联结交通枢纽的快速通道,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生活圈”。加快打通对接融入信息“大动脉”,推进与大湾区互联宽带扩容,推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认证,积极吸引大湾区企业参与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建设。在产业发展上加快对接融入,大力开展“粤企入犹”“犹商回归”和经贸文化旅游活动,主动参与大湾区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积极为大湾区提供优质产品和配套服务。积极引进大湾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配套产业链水平,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重要目的地。

第三节  加速融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紧扣生态功能新区和休闲度假后花园定位,坚持“加快同城化、城乡一体化、全域景区化”的思路,加快融入主城区、成为主城区,加快从“大都市规划区”向“中心城区”迈进。

推进“同城化”。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互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加速融入中心城区“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加快公路、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路为主的双向交通大通道。融入“轨道上的主城区”,积极争取纳入赣州轨道交通规划范围,积极推动大上崇轻轨建设。聚焦赣州市“六个区域中心”建设,布局和实施一批互为补充的城市功能项目,加快聚集城市人口、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生态功能新区。适时推进撤县设区,加快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步伐。

打造“后花园”。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顺应消费升级和高端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中医药保健等业态,加快建设赣州大都市圈的阳明文化传承和国情教育培训基地、康养休闲度假胜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第三章 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融合,让创新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第一节 构建多元化人才体系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体制机制,建立普惠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政策体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加大引进培养力度。深入实施“犹江英才”计划,积极申报省“双千计划”、市“苏区之光”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学科技术带头人。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进一步鼓励社会荐才引才。鼓励大湾区“候鸟型”人才来犹兼职,搭建人才流动“绿色通道”,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柔性引才平台建设。建设紧缺人才信息库,实施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产业规划研究、建设规划设计、农业技术与推广、休闲运动康养旅游、现代物流、社会管理、名医名师名校长“九大类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新时代“犹江工匠”工程,壮大创新型、应用型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出台更优惠的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扎根上犹就业创业。大力建设人才产业园,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站式答复”服务,优化服务水平。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成就事业的使用机制,实施人才顶岗、轮岗交流、挂职锻炼、专业培训等制度。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通道。优化人才福利待遇,完善人才住房、医疗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配套支持政策。实施人才温暖关爱工程,建设智创小镇、人才社区、人才公园等人才地标。加大人才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才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尽职免责机制,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专栏3:重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

1.“犹江英才”人才工程。积极申报省“双千计划”、“苏区之光”人才计划,力争每年引进培养一批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以及行业急需紧缺人才、青年英才、产业工匠等人才。

2.“犹江工匠”培养工程。创建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对带徒传艺、研发攻关显著的市级及以上工作室给予奖励;落实犹江工匠认定评选机制,每年评选一定数量杰出工匠,举办上犹工匠杯等各类技能大赛;组织高技能人才免费进修。

3.“犹子回归”人才工程。2025年,实现约500名上犹籍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业、投资兴业,推动约1万名产业工人回归。

第二节 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

贯彻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面推进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努力形成更多创新成果,赋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全面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自主投入,开展新产品技术研发攻关,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扶持骨干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坚持企业出题、实施联合解题,着力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为产业“育链、补链、强链”提供引领和支撑。大力推进企业改造创新,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产业设计、工艺、装备、能效水平。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打造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行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培育,通过引进、合作等方式,与行业协会、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重点推动与国家玻纤协会、中国建材总院玻纤院、南京玻纤研究院、南昌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合作。大力扶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资源共享的产业创新平台,面向产业链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消化、研发、中试、示范、推广等活动,提供技术测试、产品检验、大数据分析等服务。支持企业建设各级各类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超过50%。支持企业申报设立院士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专栏4: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1.研发投入攻坚工程。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以上,力争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

2.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到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家,“专新特精”企业15家。

3.创新平台建设工程。2025年,省级、市级创新平台总量力争突破10家。

第三节 构建全方位孵化体系

打造升级版双创平台,构建全方位孵化体系,为创新团队和创业企业提供空间平台和优质服务,形成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的良性循环。

大力拓展众创空间。建设重点突出、资源集聚、服务专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载体,积极探索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力争培育市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县级示范基地1个。实施创客专项计划,推动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新创业,鼓励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深层次激发社会创造力。持续开展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新创业、社会支持创新创业、大众勇于创新创业的新机制和新氛围。

激活各类创新要素。全面优化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完善产权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支持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依法依规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创新产品的应用比重。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上市,鼓励发展“科代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为初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服务。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树立创业光荣、创新可贵的价值取向,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生态。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包容、审慎、开放”的监管要求,为创新创业提供规范、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健全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支持科技成果收益向科研人员倾斜。

第四节 构建数字化发展体系

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积极参与赣深数字经济产业走廊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模式。拓展生活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应用,推广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线上服务新业态。推广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培育发展云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调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新领域。支持多元化社交、短视频平台有序发展,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万众创新。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对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推动“企业上云赋智”行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促进企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聚焦我县机械制造企业的工业控制系统、高端工业软件等支撑能力不强,以及平台数据采集、大数据建模、工业APP等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共享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数字文创等工程,加快服务业数字化。

大力推进管理数字化。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推进数字生活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积极策应赣州“数字大脑”建设,优化城市管理数字系统解决方案,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平台,建立智能监测、统一指挥、实时调度、上下联动的城市运行体系。推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优化“多网合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条块结合”的统一基层网格治理平台。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实行政务数据开放共享“负面清单”管理,完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构建政府开放数据接口,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的统一采集、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分级分类、依法有序开放公共数据。

专栏5:产业数字化工程

1.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一批升级版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能化改造生产线,打造2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2.“入网上云”工程。对接“云上江西”基础服务,到2025年累计推动70家以上中小企业上云,力争培育2家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3.数字农业示范工程。积极对接智慧农业“123+N”平台功能提升工程,建设县级现代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农产品运营中心和农业物联网体系,全县农业信息化水平达60%以上。

第四章 构建现代工业新体系

贯彻落实“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要求,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首位产业为重点,构建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新体系。

第一节 推动主导产业链式发展

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实施工业倍增升级行动,促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全产业链打造首位产业。坚持首位产业首位扶持、龙头企业特别扶持,深入实施首位产业链长制,深化“四图”作战,力争每年引进10个投资超亿元的产业链项目,着力引进5020”项目,推动首位产业企业向集团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链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打造十亿级头部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企业协同发展铸链、强链,加快首位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提高产业集群本地供应配套率,大力发展热固性、热塑性基材,积极向电子基材、增强运动制品、汽车轻量化、保温隔热新型建材等终端应用延伸,加速补齐终端应用薄弱、上游产品就地消化能力不强的短板,力争形成百亿元产业集群,打造江西知名乃至全国重要的玻纤复材应用示范基地。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支持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集成应用,聚焦高档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等整机制造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全省有重要影响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抓住国家汽车产业优化升级机遇,积极策应赣州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打造,加快引进新能源汽车核心精密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建设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的配套基地。推动稀土和钨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工艺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塑造产业高端化发展新优势。聚焦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向高端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大力发展5G基站备用电源、高速列车备用电源、新能源汽车启动电源、远洋船舶备用电源、电子产品能量电池等产品,建设国内一流的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新机遇,推进“引资、引智、引技”三位一体全要素招商行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柔性电子、纳米科技、前沿新材料等产业,布局引进前沿科技和产业化应用项目,打造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培育未来发展新引擎。立足产业优势和基础,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进一步壮大智能光电、智能装备、新型材料、高端模具等新兴产业。按照“高端导入、重点突破、错位互补、融合集成”的思路,加强与赣州市中国稀金谷、青峰药谷、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等主导产业的互动发展,加快形成为赣州高端新兴产业提供配套生产的能力。

第二节 促进各类企业协同发展

发挥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优势,以大带小,大小联合,构建优强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积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实施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扶持,加速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关联度大、带动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骨干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分离配套环节和特定生产工艺,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主动对接国内外500、跨国公司、央企和大型民企,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骨干企业。

提高中小企业协作能力。支持中小企业优化治理结构,鼓励推进经营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高成长性和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为产业链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能力。根据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趋势,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精心化、特色化发展,积极促进在新兴领域拓展。

引导创新协同发展模式。创新产权合作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以入股的方式与中小企业合作,参与中小企业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核心层合作关系。创新销售合作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销售渠道、销售网络,创造性开展“跨界合作”,拓展中小企业销售空间。

第三节 加快园区改革创新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改革创新、集聚集约,持续推进园区改革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园区能级和水平,做强经济发展“主战场”。

推动园区提质升级。聚焦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深入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等行动,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质量效益高、产业关联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提升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深入实施节地增效行动,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加大“标准地承诺制”实施力度,完善低效用地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实施园区调区扩区行动,启动工业园南区三期建设,持续抓好标准厂房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加快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推进技术创新、技能培训、检测检验等功能型平台建设,推动园区“新九通一平”建设,统筹推进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一体化布局和建设。加快园区建设、开发、运营市场化改革,探索“园区主题产业园”建设模式,建设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大力推进以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为核心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专栏6:现代工业发展重点工程

1.工业倍增升级行动。202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实现“倍增”。

2.首位产业发展工程。每年推进10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推进元源新材项目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首位产业集中每年提升5%。到2025年,首位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3.园区调区扩区行动。积极争取开展园区调区扩区工程,加快推进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力争每年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累计新建工业标准厂房210万平方米。

4.园区提档升级工程。2025年,力争实现园区亩均投资强度超400万元、亩均营业收入超450万元、亩均利润超35万元,园区综合排名实现突破,争取进入全省前50名。

5.重点企业培育工程。2025年,新增3家“小巨人”企业,培育1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每年新培育10家入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突破100家。

第五章 树立“五美”乡村新标杆

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脱贫攻坚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政策举措、财政投入、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争取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梳理现行扶贫政策,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贫困乡镇内生发展能力,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巩固脱贫成果与防范遏制返贫致贫风险相结合,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等有效机制,扩大精准防贫保险覆盖面,提升兜底救助政策保障效应,全方位防范和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积极引导和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济困,协同推进城镇扶弱助困工作。

强化产业就业支撑。不断培育和壮大扶贫产业项目,做大做强特色品牌,积极培育壮大产业扶贫基地、创业致富带头人、扶贫企业、扶贫专业合作社等四类新型经营主体,以产业发展兴旺推动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紧盯对外转移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两个方向,强化培训力度,拓宽就业门路,畅通就业渠道,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农村“造血”功能。加强消费扶贫力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户稳定增收。

提升治理贫困能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更好发挥推进治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总结提升“乡间夜(午)话”治理模式,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构建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扎实实施精神扶贫,不断激发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富硒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极,促进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大力发展富硒生态农业。立足绿色生态、富硒资源优势,以培育“天然富硒农产品”为重点,以“营养、好看、好吃、好卖”为产品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富硒”,加快推进富硒农业发展步伐。重点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富硒特色“菜篮子”“米袋子”“茶罐子”“果盘子”“油瓶子”,做强茶叶、油茶、蔬菜、大米、水果、中药材等优质富硒农产品,打造优质富硒农产品供应基地。以“硒+N”模式,发展“硒农业”“硒加工”“硒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打造一批“富硒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精品旅游路线和“硒康养旅游”田园综合体,建设赣南采茶戏大舞台。强化产地环境保护治理,加强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商标品牌注册运用,进一步提升“富硒”品牌影响力。

专栏7:优势特色产业壮大工程

1.富硒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富硒蔬菜、富硒茶叶、富硒大米、富硒油茶、富硒果品、富硒养生旅游等产业。力争到2025年,富硒认证农产品达到5个以上,涉硒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家。

2.茶叶产业发展工程。推进“一带三圈五基地”建设,加快打造油石笔架山万亩生态茶旅文化示范基地,力争到2025年完成低产茶园改造4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高标准富硒茶叶生产基地3万亩;自动化、清洁化茶叶加工企业达5家。

3.林下经济发展工程。2025年,新种植以猴耳环等森林药材1万亩,新植高产油茶林0.5万亩,实施油茶林低改提升10万亩,发展笋竹两用林2.5万亩。

4.农业品牌提升工程。重点围绕富硒资源和蔬菜、油茶、茶叶、生态鱼等优势产业,推进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到2025年,培育江西省名牌产品3个以上。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优质粮油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探索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推动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水平。推广生态畜禽养殖业发展,健全动物防疫、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大力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专栏8: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1.粮食安全保障工程。“十四五”期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亿斤以上。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到2025年,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5家以上,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以上。

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统筹整合资金,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基本农田的高标准农田。到202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6万亩。

4.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大力推广适用丘陵山区、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打造水稻、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0%以上。

大力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掘农业新功能新价值。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粮食、油茶、果蔬等精深加工,积极争创油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林下经济发展行动,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构建供销城乡冷链物流网络。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研学旅、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业态,打造一批农旅一体化综合体和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建设。

专栏9: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程

1.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企业精深加工,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示范基地。到2025年,培育加工型龙头企业5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

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大力发展集产业发展、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科技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主题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到2025年,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60个,园村创建5A级乡村旅游点。

3.乡村康养基地建设工程。探索康养与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重点布局一批具有上犹特色的康养产业项目。

4.“两嶂”田园综合体项目。以“两嶂”(犹石嶂和梅岭嶂)5000亩茶叶基地为核心,建设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科普展示、果蔬采摘、垂钓及户外探险等。

第三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障碍,全面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采取有效形式将经营性资产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成员。积极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路径和办法,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和服务带动能力,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第四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村镇规划管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善多功能农村便民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完善“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配套8+4”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提高自来水、照明、公共厕所、客运、电商网点、公共安全等覆盖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示范创建,健全乡村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全域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加强赣南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积极探索民宿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新模式。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推进森林乡村、乡村森林公园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技人员、“土专家”的引进和培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好“乡情乡愁牌”,大力实施乡贤返乡创业工程。健全人才下乡、返乡、留乡激励保障机制,培育造就懂农村、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专栏1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1.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全面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域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处理体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逐步实现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全覆盖。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因地制宜确定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和治理模式,确保处理方式简便、适用、有效。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稳定达到68%

3.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大力开展村庄水系连通工程,实施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和乡村河道自然治理,活化农村门塘、水塘、沟渠等水系,构建循环通畅的河湖水网体系,维持良好的水环境质量。

5.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四建三治一管护”村庄整治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宜居的迁并村组整治建设任务,村容村貌全面提升,30%的乡镇、30%的村庄、20%的庭院达到美丽宜居要求。

第六章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提升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打造更高品质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生态功能新区和休闲度假后花园。

第一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坚持“四精”理念,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

突出品位优化城市格局。围绕融入赣州中心城区,持续推动主城区“东接南扩西移”。精心建设“一轴三区”,依托山水自然肌理,科学配置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对建筑风貌、城市门户、公共空间、慢行通道等规划管控,使建筑景观与自然山水相协调,形成标志鲜明的城市天际线,构建自然景观“保山护水”、建筑设计“借山用水”、空间组织“依山亲水”的城市格局,构筑现代时尚、大气精致的城市形态。

专栏11:“一轴三区”城市发展格局

迎宾大道要打造更亮的轴,依托黄埠、文峰、南湖三个城市片区,激活迎宾大道沿线潜力地区,高水平规划、高品位建设、高质量运营,形成功能提升拓展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汇聚融合轴。

黄埠新区要打造更快的极,发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依托工业园区,推动园区提升智能制造和数字服务能级,加快制度创新、功能培育、产业发展,建设智慧生态、宜业宜居的生态工业园区,更好地实现产城融合,形成经济新增长极。

文峰新区要打造更强的心,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优化资源布局,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增强要素承载能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全面推行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

南湖新区要打造更仙的境,发挥好南湖自然山水禀赋优势和生态休闲项目对流量的集聚作用,推动旅游休闲度假区开发建设,丰富度假休闲功能,促进康养、文旅、休闲、赛事产业集聚。

突出活力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高标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绿色生态城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全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城乡结合部改造、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应急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建好城市标志性地段、景观、建筑,打造城市“新客厅”。科学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心,完善沿江、沿路、沿河等绿色廊道,抓好城区公共裸露山体修复,推进综合性公园、街头小游园、小广场建设,构建舒适宜人的亲水岸线、登山步道等慢行网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涝防涝系统。完善提升社区服务功能,高品质构建“10分钟社区生活圈”。深入推进以治脏、治乱、治堵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城市干净、整洁、美丽、文明。探索建立“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城市治理机制,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社区治理水平。

第二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对接国家和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提高县城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打造魅力乡镇、美丽乡村。

抓特色增强乡镇竞争力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乡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深入开展乡镇建设三年行动,建立功能设施清单和标准,照单逐一补齐圩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大力推进示范乡镇建设,加快特色旅游乡镇开发建设,提升中心乡镇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村镇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引导乡村科学开发和有序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挥上犹客家门楣文化优势,打造一批传统村落、山水生态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

抓配套增强发展支撑力。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稳妥推进“村改居”。推动塑造城乡共融、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一体化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员覆盖、制度并轨、标准衔接。优化以实际居住为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村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入乡创新创业,促进更多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

专栏12: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

1.县城补短板工程。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优化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托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推进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配送投递设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县城智慧化改造。围绕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

2.乡镇建设三年行动。按照做强重点镇、做大中心乡镇、完善一般乡镇的原则,将所辖乡镇合理划分为示范类、提升类、基础类乡镇三个类别,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分类推进乡镇建设三年行动,把所有乡镇打造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圩镇清爽整洁、镇村治理有效、客家风貌鲜明的宜居宜业小城镇。

3.赣南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程。持续推进赣南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以示范乡镇、文化旅游项目、公共设施类项目、景区出入口沿线等风貌营造为重点,逐步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域提升,建立完善长效管控引导机制。到2025年,赣南乡村地域特征充分呈现,乡村风貌实现由区域到全域的明显提升。

第七章 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顺应个性化、差异化市场需求,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加强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推进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建设,推动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张、品质提升、比重提高。

第一节 深入推进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

大力实施“全景上犹、全域旅游、全域康养”战略,以生态休闲度假“百里长廊”和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构建要素集聚、配套齐全、服务优质的生态休闲度假区。

打造全国知名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持续打造“六个一”生态旅游名片,建设更具活力、更有魅力的生态休闲度假“百里长廊”。积极对接落实大上崇旅游轻轨、大上崇生态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建设升级,建设成为大湾区共建共享的幸福高地、生态休闲度假首选地。持续跟进对接赣州动物园搬迁工作,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进阳明湖、南河湖、五指峰、双溪草山、平富燕子岩等景区开发建设,重点打造亲水休闲度假旅游、富氧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等产品,建设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建成阳明湖民宿小镇、五指峰民宿小镇、水岩井仔民宿基地、天沐温泉度假小镇、碧水湾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精心打造一批休闲农庄、休闲社区。

建设高品质旅游医养康养基地。依托生态、乡村、温泉等优势资源,引进养老联合体、高端养老综合体,开发高端养老社区,打造一批特色民居和康养精品项目,建立与大湾区相关医疗机构共建共享机制,培育服务大湾区的康养产业。加快推进宏健园-众和康养基地、南湖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拓展旅居养老、养生养老、森林康养、田园颐养等领域,大力发展摄影采风、银发族专线等慢旅游产品,构建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运动等为核心的功能体系,打造成为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条完备、公共服务完善的生态旅游康养目的地。

建设高品质特色文化产业基地。深入发掘客家文化、阳明文化、赏石文化内涵,建设一批文旅融合产业示范项目,打造客家文化传承体验地、阳明文化传承创新区。依托油画创意产业园、印象客家、赏石文化城、清湖红色教育基地等文化旅游项目,促进本土书画文化、赏石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重点景区转型升级,因地制宜打造实景演义、沉浸式体验等业态。鼓励景区策划推出常态化的文娱演出项目或非遗展示项目。遴选一批公共文化场馆进行文旅融合景区化改造升级,优先扶持达到标准的文化场馆创建A级景区。

建设高品质休闲体育运动基地。建设南湖城市体育公园,全力打造国家级铁人三项、垂钓、赛车、水上运动赛事和运动基地。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环鄱阳湖自行车赛、垂钓拉力赛、路亚黄金联赛、卡丁车赛、F3方程式大赛等专业赛事向国家级水平、国际级水准迈进。高水平办好马拉松、龙舟、场地赛车等赛事,持续提升赛事专业度、关注度和贡献度,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体育赛事品牌。运用大数据、云转播等科技元素,从办赛、参赛、观赛等环节全方位展现赛事魅力。积极挖掘赛事品牌价值,发挥赛事对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拉动作用,持续提升赛事综合效应。

专栏13: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工程

1.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充分利用森林、湿地、水域等绿色生态潜力,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和全域康养战略,创新“生态幸福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促进幸福产业由传统的“汗水型”经济向生态品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工程,推进“幸福产业长廊”形成规模,延伸幸福产业链,打造幸福产业高质量聚集发展样板和共建共享的幸福高端。

2.阳明湖赛车谷。项目总投资1.7亿美元,占地约580亩,配套建有5万平方米综合停车场,布局特色渔庄、五星级酒店、主题民宿、休闲娱乐、非遗展示、产品展销等业态,着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体验。

3.南湖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项目占地约1500亩,依托南河湖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优美自然环境,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设集民宿商业、康养度假、特色居住、商务会务、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旅游综合体项目,致力成为江西乃至中国东南部地区全新康养度假胜地。

4.温泉度假小镇。项目占地约850亩,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婚庆广场、婚纱摄影、主题特色餐饮、民俗展览馆、康体运动、户外拓展与农事体验、康养综合体等。

5.宏健园-众和康养基地。由宏健园-众和康养、众和酒店、众和院墅项目组成,与南湖国际垂钓基地有机结合在一起拟建成集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旅居置业的高品质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0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200间客房的度假酒店及2000张床位的康养基地。

6.阳明·碧水湾旅游度假区。项目占地约300亩,建设集非遗展示、电商馆、快捷酒店、旅游产品展销、特色渔庄于一体的风情小镇;建设集房车露营、帐蓬露营、木屋度假、徒步登山、户外拓展于一体的生态露营基地;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条件,建设高端私密民宿群落等。

7.五指峰民宿小镇。项目约占地45亩,按照山地旅行生态农业民宿康养的行业新方向,打造深度情感化体验健康美好运动生活相结合的新旅居体验式项目,主要建设山地运动基地、主体民宿酒店、房车露营、旅游景观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

8.梅水园村茶乡小镇。打造茶文化旅游体验区、精品民宿区、乡村客栈、停车场、骑行驿站、休闲采摘区。

9.油石笔架山万亩生态茶旅文化示范基地。实施万亩茶园开发、品牌创建、配套设施、文化塑造等项目建设,探索森林小火车梅水至油石段线路恢复通车,将示范基地与沿线4个乡镇8个村的茶园、脐橙、蔬菜、沃柑、苗木、奇石等产业进行有机串联,着力打造油石至梅水园村铁路沿线的“茶乡之旅”旅游线路,进一步丰富全县旅游业态,全面实现“以茶兴农、以茶促旅、茶旅富民”发展目标。

10.县医养结合中心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床位 100 张。

第二节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质效大提升

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业态多样、产品丰富、繁荣活跃的旅游业发展体系,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

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围绕生态旅游度假区定位,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以生态旅游度假圈为核心,以旅游干道、风景廊道为纽带,以景区景点为依托,梯度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全域推进城镇景区化、乡村景点化、山川河流景色化、房屋建筑景观化“四化”建设。推进城镇景区化,合理改造开发城镇,完善基本服务功能,增强观赏性、通达性、功能性、消费性,形成人口相对集聚的多业态美丽城镇;推进乡村景点化,优化村落布局,挖掘乡村特色,强化景观协调,融入运作机制,提升留客能力,建设一批开放式乡村特色旅游景点和精品民宿示范区,打造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进山川河流景色化,强化空间环境规划,整合民居、水塘、田块等点状资源,公路、河道、林带等线状资源,田园、水库、丘陵等面状资源,构筑优美空间环境,形成美丽雅致的城乡面貌;推进房屋建筑景观化,坚持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相结合,匠心打造建筑的特色美感景观。

发展优质旅游新体系。加快推进阳明湖等重点景区建设,着力打造高标准风景廊道,积极推动景区向旅游经济综合体转变。加快推进南湖北岸、双溪草山、园村九曲河等旅游公路建设,着力完善“一心三道一平台”系统,深度整合“五车”资源,构建快进慢游旅游长廊。加强区域合作,深度融入赣州市“初心路”“客家情”“阳明游”三个主题精品旅游线路,着力在“山、水、石、画、鱼、泉、车”等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优势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实施“美食好礼”工程,持续开展赣南客家美食旅游旗舰店创建活动,重点培育上犹特色鱼宴品牌,加快研发具有上犹特色的“伴手礼”系列旅游商品。实施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建设一批星级酒店、精品民宿、文化客栈和露营地,形成适应多元客群的上犹酒店业态,打造上犹休闲住宿品牌。推出一批互动性强的娱乐节目,鼓励娱乐与文化、娱乐与休闲、娱乐与体育相结合的经营业态,打造旅游消费聚集区。发展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实现无忧智慧游。

打造旅游市场新热点加强与大湾区、湘赣边关联县(市、区)合作和市场对接,持续做好“引客入犹”系列工作,做旺文旅市场氛围。创新节庆活动内涵,持续高水平办好茶香旅游季、漂流嬉水节、垂钓拉力赛、路亚黄金联赛、渔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创新“网红直播”“节庆微营销”“微电影”等新型旅游营销方式,重点落实“六个一”抓好宣传营销。

专栏14: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工程

1.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创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14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达到6家四星级标准以上酒店、10家星级旅游民宿。

2.旅游要素链建设工程。持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链,大力引进有实力的旅行社,加快培养优秀旅游服务人才,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构建要素集聚、配套齐全、服务优质的发展格局。

第三节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服务业扩容提质。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推动赣州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小微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深入实施企业上市行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发展人力资源、研发设计、科技服务、检测检验认证、环保服务、商务咨询、会计审计等领域生产服务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撑。加快引进和发展冷链物流、仓储物流等新业态,主动参与全省冷链云仓双向流动骨干网建设,抓好中心乡镇物流中转站建设,形成内联外通、覆盖城乡的现代物流体系。

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培育和打造商贸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完善社区商贸和乡镇商贸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家政服务体系,规范发展社区服务、育幼托幼、病患陪护等服务,积极发展线下线上结合的家政服务新业态。加快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教育培训、批发零售、文化服务、体育服务等其他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层次需求。

专栏15: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

1.粮食大院商贸综合体。突出古镇特色,建设成为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高品位现代服务业综合体。

2.冷链物流园项目。集冷链物流、畜禽冷链加工于一体,建设冷库、仓储和办公生活区、冷链加工车间等,并配套建设环保污水处理池。

3.粮食储备库仓储建设。计划扩建占地3400仓容1.27万吨仓库两栋、检化楼一栋以及配套设施。

第八章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促进投资与消费协调互动,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展现更大作为。

第一节 着力畅通经济循环

全面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融入国内大循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深化与沿海地区交流互动,促进产品与沿海市场、资源与沿海资本、制造与沿海创造、基地与沿海总部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为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作出积极贡献。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夯实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破除要素和商品服务流通障碍,降低各个环节交易成本。

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赣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多层次口岸平台,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全面对接国际国内市场规则,衔接内外贸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积极培育生产型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扩大自营出口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

第二节 打造投资强大引擎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发展的主旋律,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先手棋,持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打好重大项目六大会战,聚焦“两新一重”,实施一批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工程,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的重大项目。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重大建设规划,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库,动态完善在建、新开、储备“三个清单”,形成在建一批、投资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度滚动发展格局。优化重大项目服务,强化高位化调动、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加强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统筹和保障。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多渠道、全领域扩大有效投资,让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优良资产、产业投资形成实体企业、民生投资形成消费潜力。保持政府投资合理增速,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政策体系,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持续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深化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融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间投资准入、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信用约束等机制,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竞争平等的投资环境。推进投资审批提质增效改革,加快实现工程建设审批“四统一”,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六多合一”集成式审批改革。

第三节 推进消费扩容提质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提升供给质量。坚持质量兴县、品牌兴业,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大力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建设,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激发消费需求。大力培育新一代消费热点,深入实施商贸、文化、体育、休闲、度假消费升级行动,加快实物消费、服务消费提质升级。与淘宝、京东、苏宁等在本地开展相关招商和平台指导工作,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双向提速,促进实体零售业转型发展,鼓励拓展线上销售、直播卖货、社群营销等新模式。扩大节日消费,办好“多彩夜经济”、奇石小镇周六淘宝等节会活动。

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培育一批高品质步行街、特色美食街、商业综合体和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等场所,规范发展夜经济。加快城乡配送节点、农村末端网点等建设,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实施乡村商贸振兴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健全以县城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配送网络。提升县乡商超和农贸市场服务水平,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专栏16:促消费工程

1.质量强县工程。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力争井冈质量奖实现零的突破,市长质量奖实现量的提升。

2.商标品牌培育工程。2025年,有效注册商标达3500件以上,工业产品商标达1900件以上,农产品商标达1400件以上,服务业商标达200件以上。

第四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双擎驱动、协调发展,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建设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域部署5G网络、促进共建共享、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城区、乡镇以及工业园区等行业应用密集地区连续覆盖,加快推进IPV6的部署,进一步推进窄带物联网建设。大力配合省、市发展数据中心建设工作部署,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增强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大力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能源、市政等领域融合发展,加强“新基建”在智慧城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完善智慧绿色充电网,建设智能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充电设施生态体系。

专栏17:新基建重大工程

1.5G信息网络。重点推进中国移动5G网络、中国电信联通共建共享5G网络、中国铁塔5G网络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等项目,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

2.物联网感知设施。重点推进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物流、能源、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感知设施,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3.智慧能源。重点推进电力物联网、输变电站及配电网终端智能化改造等项目,重点在公共场所安装智能快充设施,建成各类充电桩400根以上。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入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加快推动从道路建设向路网建设、运输通道建设转变,从道路通达向运输通畅转变,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畅通对外连接快速通道,积极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生活圈”,加快遂大高速建设,实施城西大道上犹段一级公路改建,力争将上犹纳入赣州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范围。争取兴永郴赣铁路在上犹设站,解决大宗物品运输难的瓶颈问题。实施国省道升级改造工程,提升S547上犹至五指峰公路、X145上犹至太乙、X146紫阳至杨梅、X902紫阳至店背道路通行能力,形成“两纵两横”交通网络。加快沈坊至洋田、S547洋田至南湖等项目建设,与县城东外环路串联,形成县城周边交通循环路。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持续完善提升农村公路路网。健全完善公交延伸、客运班车、预约响应的县乡客运一体化体系,大力引进新能源车辆,加强行业综合治理。

专栏18:交通重大工程

1.快速通道建设。争取兴永郴赣铁路上犹设站、遂川至大余高速新设出口和互通、厦蓉高速在南康凤岗处设置高速出口、城西大道上犹段一级公路改建,争取将上犹县纳入赣州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范围,积极推动大上崇旅游轻轨项目。

2.国省道建设。实施G357上犹罗边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G220上犹双溪至平富段公路改建工程、S221沈坊至滨江公路改建工程、S547梅水至窑下段公路改建工程、S221上犹丫叉岭至古陂段公路改建工程、S221上犹社溪至油石段公路改建工程等项目;积极争取S547百家排至洋田段公路改建、S547营前至石溪段公路改建、S548营前至树木园公路改建、S548陡水镇改线段公路改建等项目。

3.农村公路建设。推动百家排至爱琴岛改建工程、双溪草山旅游公路等项目建设;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135公里;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村道窄路面拓宽、农村公路安保等道路改造工程380公里。

加快现代能源设施建设。加强能源资源供应保障,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能源领域创新,构建“安全可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继续完善电网骨干网架,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建成中稍110kV、上丰110kV、黄埠220kV变电站,基本形成以110kV电压等级为主干网架的供电网络,35kV变电站手拉手供电,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水平。提升能源储运能力,加大天然气储气储备应急设施建设,大幅提高天然气保供和调峰能力;完善城镇天然气管网,优化城镇加油站布局,实现乡镇加油站全覆盖。合理有序开发建设风电、光伏、生物质新能源项目,规范光伏扶贫项目运维管理。因地制宜促进以气代柴、以电代柴、以生物质成型燃料代柴,推动农业农村用能转变。

专栏19:能源重大工程

1.电力“精准补强”工程。新增220kV变电容量360MVA,新建220kV线路10公里;新建110kV变电容量200MVA,新建110kV线路72公里;新增35kV及以下变电容量6.3MVA,新增35kV线路20公里。配合开展抽水蓄能电站论证研究。

2.燃气“镇镇通”工程。推进乡镇燃气工程,新建城乡供气管网90公里,力争到2025年天然气“镇镇通”覆盖率达到70%以上。

3.油气仓储设施工程。加强天然气应急储气能力,建设10万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储气设施;优化加油站布点,新建8座以上加油站。

4.新能源开发工程。实施县境内通信基站屋顶分布式光伏能源项目、县境内中石化加油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业园区屋顶光伏项目及推进生物质发电能源项目。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于一体的水利体系。以补齐工程短板为重点,以消除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为关键,实施县城堤防提升、中小河流治理、洪患村镇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加快健全防洪保安工程体系,全面提升抵御洪患灾害能力。以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为重点,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力整治万方以上病险山塘,建成完善的农田灌溉工程体系。积极开展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提升小型农饮工程保障能力,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价、同服务。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和幸福河湖主题公园建设,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域构建生态水网。

专栏20:水利重大工程

1.防洪能力提升。实施县城防洪堤提升工程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个、洪患村镇治理工程5个,对5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2.城乡供水安全。实施小型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上犹龙江中型水库建设,推进县城自来水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管网延伸,营前镇、社溪镇、寺下镇、陡水镇、双溪乡、油石乡、水岩乡、梅水乡、安和乡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及陡水镇茶坑供水一体化工程等项目建设。

3.水利灌溉设施。实施梅岭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骨干渠道17.5公里;完成232座万方以上病险山塘分类整治;推进上犹兰田中型灌区前期工作。

4.水生态建设。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工程,整治清淤河道81.7公里,新建生态护岸及堤防131公里,水系连通5.9公里,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35.34平方公里。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幸福河湖主题公园建设工程。

5.智慧水利建设。重点推进水文监测站网,对水资源、河湖水域岸线、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

第九章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重大改革先行地和双向开放新前沿,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动力活力。

第一节 完善有效市场体系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市场主体,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深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与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相结合,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救助纾困机制。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壁垒,支持非公有制资本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良好氛围。主动对标国内高标准营商环境,带土移植江浙、广深等先进地区经验,减少政府对市场、企业、消费者的干预,全力打造“空气政府”

有序发展新型市场主体。加大对电子商务等领域新型市场主体的政策引导、支持和保障力度。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清理和规范制约新型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等事项,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服务流程,加快平台参与者合规化进程。按照鼓励创新、坚守质量和安全底线原则,对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拓展新型市场主体业务空间,增加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新业态应用场景供给。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落实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市场信用环境。

第二节 切实提升治理效能

全力打造“五型”政府建设升级版,坚持“刀刃向内”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四最”发展环境。

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全面实施《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推进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对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常态化调查评估。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数字政务”一体化提档升级,推行链上政务、智能审批、智慧服务,加快实现“一次不跑”“一网通办”“一链办理”。实行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坚持和完善政务服务365“不打烊”,建立“好差评”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重大项目的财力保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地方税改,培育壮大发展新兴税源。落实财政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支持企业通过“新三板”和“四板”市场进行融资,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和引导一批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进行融资。加快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融资性担保机构主力军作用,创新融资担保方式,为更多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发挥好服务作用。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执行政府定价目录,完善政府定价制度,推动政府定价由“定价格”向“定规则”转变。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全力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强化价格监测预警,提高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应急处置能力。做好要素价格调查、价格公示、价格信息、价格认定等工作,提高价格服务水平。

专栏21:经济发展环境提升计划

1.政务服务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县行政审批局组建,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提升县政务服务大厅、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点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2.审批效率提升工程。提升市场准入便利程度和投资建设项目便利度,建立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制度,深化“一件事一链办”,持续开展“三减”行动,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

3.数字政务提升工程。建成政务一体化监测调度中心,对接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持续升级“赣服通”上犹分厅,打造一站式受理的“10分钟为民服务圈”。

4.经贸交流平台拓展工程。积极参与赣台会、赣港会等经贸交流活动。到2025年,外埠上犹商会达8个以上。

第三节 纵深推进对外开放

对接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落实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部署,以推进制度型开放为导向,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促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积极融入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赣州片区建设,推动货物出入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同价起运、同等效率。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试行“极简审批”、准入承诺即入制。大力构建与赣州国际陆港、赣州综合保税区、航空港、高铁西站的快速连接,形成联通内外的物流设施网络,降低进出口企业运输成本。

壮大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闽三角,强化产业、人才、市场对接。积极承接前沿技术辐射、产业转移、人才资源和旅游市场,参与汽车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产业分工,重点承接汽车轻量化、动力总成、精密加工、现代通讯技术等核心项目。把招商引资作为“牛鼻子”工程,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瞄准国内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央企国企、大型民企,深入实施“粤企入犹”“浙商入犹”“犹商回归”工程,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产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加强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招商队伍,严格考核奖惩,建立项目招引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链条保障体系。

第十章 开辟绿色发展新途径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一节 筑牢绿色屏障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突出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强化环境治理保护。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持续改善。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全方位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完善收集处理设施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巩固地表水治理成果,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高质量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试点,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和白色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收集和转运处置,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视新污染物治理。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县域全流域整治,全面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统筹岸线资源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加快英稍片区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建设,力争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上犹经验”。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协同治理,探索打造以“三治同步”“五道屏障”“五个不让”为特色的生命共同体示范区。全面深化林长制改革,积极推进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推进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松材线虫病防控、矿山生态修复、低质低效林改造、生态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能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

专栏22: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1.英稍片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治理英稍片区岸线9.1千米、土地2平方公里,土壤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污水处理、防洪堤及岸线修复、河湖清淤疏浚5个子项目。

2.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工程。建设自动气象站、物候监测系统、物联网数据平台、实验分析楼、生态科普教育培训楼、办公楼、会议室、展示厅、专家公寓等。

3.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工程。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行动,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为重点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争取实施亚行贷款支持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南河湖北岸生态廊道整治项目。

4.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改造低质低效林12万亩,实施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800亩,实施森林抚育3.5万亩,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2.5万亩。

5.水土流失治理工程。2025年,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2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估算总投资1.2亿元。

6.环保设施建设工程。改造提升城区污水管网,新建污水管网40公里,维修改造污水管网17公里;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建设9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至2025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包括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达92 个;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2座,扩建4座。

第二节 拓宽“两山”转换路径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百姓生活品质更好。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和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林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制定林业生态新产品价格评估标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区域特色品牌创建力度,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落实国家综合补偿试点省建设要求,推动调整优化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上犹江引水等省内流域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按照“谁修复、谁受益”原则,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建立生态修复与开发建设占补平衡机制,创新矿山等生态保护修复机制,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

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实施“生态”工程,构建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引领三产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努力实现GDPGEP的双增长、双提升。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温泉养生、中医疗养、户外运动、精品民宿等多个领域融合,着力培育茶旅融合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实现“卖茶叶”向“卖茶叶又卖风景”的转变。发展壮大高效低碳工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门槛”,大力引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巩固提升省级绿色园区创建成果。大力发展现代优质农业,坚持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基地景区化,推动“接二连三”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实现生态美和产业兴。

第三节 完善制度体系

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引,构建高质量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持体系。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健全空间管控制度。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修复,坚持把解决遗留问题、满足现实发展需要和统筹未来需求结合起来,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构建“三区三线”空间管控体系,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适时推进五指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井冈山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建立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阳明湖国家森林公园和南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统一规范高效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

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严格执行“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建立地上地下,陆水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升级版。深化生态综合执法改革,建立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和联动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推进生态环保“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强化生态环保责任规定、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保执纪问责等制度执行力度。

专栏23:国土空间规划

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2025年,全面贯彻落实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第四节 繁荣绿色文化

积极弘扬生态文化,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全面构建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培训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组织好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植树节、节能宣传周等主体宣传活动,加大环境公益广告宣传力度。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力营造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深入实施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积极鼓励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节能和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

专栏24: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行动

1.生态文明创建行动。积极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新增2个省级生态文明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

2.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生活创建经验。

3.限塑行动。2025年底,县城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在乡镇和农村地区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行业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邮政快递网点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第十一章 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有效发挥文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持久力量。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握好时度效,大力开展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等,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绝对安全。坚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学习强国平台的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乡间夜(午)话”、“城市午话”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县领导带头深入校园上思政课,在学校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网络传播平台、农村、学校及各类文化传播平台的调研排查,及时掌握各领域意识形态情况。持续关注文化、旅游、教育、宗教等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点,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加强对各类新闻媒体等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政策解读机制。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实施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开展网络治理行动,加快组建网络应急指挥中心,完善“123”舆论应急队伍建设,推进舆情引导处置科学化。

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网络空间管理等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抓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落实,创成省级文明城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推进“上犹好人”评选工作,培养推出一批新时代的先锋楷模。推进婚丧习俗改革,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第二节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推进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客家文化、赏石文化等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促进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推动革命精神具体化、时代化、标准化。加强革命旧址旧居保护修缮,开展革命文物、红色标语的普查和保护工作,打造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完善提升上犹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上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场馆设施,有机融入客家、绿色、红色文化元素,打造成全市红色教育、客家文化旅游体验主阵地。依托清湖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发展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持续深入开展红色家书、红色走读等活动。

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大力开展文化资源调查和研究,深化对接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文化遗产项目化规范化管理。推动非遗项目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将非遗活态传承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和乡土课程,大力开展非遗宣传展示交流活动,重点抓好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期间宣传展示活动,积极参加省内外非遗展览展演展示活动。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王阳明、阳孝本等历史名人文化和门匾文化、家训文化等客家文化,完善文化产品激励机制,推出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群众生产生活的优秀文艺精品。全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出一批特色文创产品,做旺奇石交易市场,精心组织参加江西文化发展巡礼展、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重大展会。

第三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不断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建成高质量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深化15分钟文化圈”建设,着力提升设施空白或不达标的村(社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加快推进县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新建等县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力争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均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全面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五年内100%乡镇建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分馆,100%行政村(社区)建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服务点。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加快优秀数字文化资源“进村入户”。培育壮大基层文化队伍,加强文化志愿者培训。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完善文化产品激励机制,鼓励原创,引导资源向重点题材、重点项目、重大活动聚焦,推出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群众生产生活的优秀文艺精品,继续办好各类旅游文化节、艺术节、民俗文化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培育上犹文化品牌。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办好文化惠民周活动、上犹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

专栏25:文化建设重大工程

1.精神文明创建工程。2025年,创成省级文明城市,100%村和乡镇达到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的标准。

2.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按国家二级以上标准新建上犹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总面积1万平方米。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实施面积1500平方米。

3.文化精品创作示范工程。支持创排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精品剧目,到2025年,力争打造一批获省级、市级奖项的文艺精品。

4.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工程。每个乡镇每年购买不少于4场的公益性送戏下乡演出,每年农家书屋新增出版物不少于60种,实现农家书屋数字阅读功能全覆盖。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推进县级非遗研究保护中心、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非遗传习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上犹民俗综合展览馆建设,打造在全市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非遗小镇,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第十二章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

第一节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齐心协力、同向同行,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抓出实效。积极推进“五育并举”,推进素质教育,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红色、绿色文化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强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全面建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覆盖城乡、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实施社溪小学扩建、备田小学迁建、黄埠小学迁建等项目,加快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推进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全面达标,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上犹中学南湖校区,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支持发展特殊教育、专门教育,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积极扩充县城教育资源,着力化解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短板,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体系。

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探索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服务、强基”行动,打造成为全市一流、全省知名的职业院校,申报设置上犹县高等职业学院。紧密结合县域主导产业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与周边中职院校强势专业错位发展,加快创建优势特色专业。适应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需求,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中职教师。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育,培育更多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报国奉献的“上犹工匠”。探索实施校企合作负面清单制度,推动“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养形式。

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使学习者都有机会通过直接升学、先就业再升学、边就业边学习等多种方式成长成才。支持整合利用学校设施与教育资源开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完善终身学习激励政策,形成全民积极向学、随时随地可学的制度环境。

完善教育现代化保障。建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健全适应不同教育阶段需求的师资培育、培训体系,补齐师资数量和学科短板。创新教师管理模式,探索试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建立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制度。完善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落实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建立与财力状况、办学需求联动的增长机制。推广“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专栏26: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1.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工程。新建备田、稍口、茶亭、水南、中稍等5所公办幼儿园,改建黄埠镇公办幼儿园,完善14所乡镇公办幼儿园的教玩具设备补充和更新,新增学位1980个,新建校舍15840平方米。到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0%以上。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在城区新建1所小学、1所初中,新增学位4860个,新建校舍4.1万平方米;实施营前、社溪、寺下中学改扩建工程;新建10所农村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以上。

3.普通高中普及攻坚工程。加快实施上犹中学南湖校区建设工程,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办学规模72个班。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

4.职业教育提升创优工程。争取实施上犹中专护理学院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20000平方米,办学规模5000人。申报设置上犹县高等职业学院。

5.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2025年,乡镇及以上学校“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100%

第二节 全面推进健康上犹建设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上犹行动,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防控网络为基础,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进文体中心等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提高平战快速转换能力。加强艾滋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地方病、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完善提升急救、采供血、核酸检测服务能力。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县人民医院力争升级为三级医院。落实中医药强省目标任务,加强县中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各医疗机构治未病中心(科)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推动营前镇中心卫生院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提升健康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建成覆盖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引入与培养,着力补齐急需紧缺人才短板,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推进医院专科建设,提升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落实“放管服”改革,鼓励医师开展多点执业,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优质医疗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医疗联合体等多种分级诊疗模式,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机制,稳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执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降低群众就医负担。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文体中心设施,推进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和村(居)、社区、居民小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仙人湖、南湖等体育公园,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含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努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设双溪草山、五指峰、南湖等户外运动基地,大力发展马拉松、自行车、登山等户外运动。完善和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全面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指导服务。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国民体质检测和干预,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

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广泛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开展“三减三健”“控油限盐、健康进万家”健康促进活动,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推广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等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健康促进县。

专栏27:健康上犹推进工程

1.公共卫生机构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县疾控中心达标建设,实施县人民医院感染楼建设工程。

2.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支持县人民医院卒中、胸痛和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推动县人民医院达到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标准,支持县中医院提标扩能;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争取实施县第二人民医院(营前镇中心卫生院)、寺下中心卫生院迁建、社溪中心卫生院迁建等项目。到2025年,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5.3张,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达2.8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达3.2人。

3.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医疗机构数据共享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完善“看医生”掌上医疗、电子健康卡、智慧病房等。

4.全民健身设施工程。推进县全民健身中心、仙人湖体育公园、南湖体育公园建设,新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所22个,建设社会足球场地13块,新建一批多种功能的户外运动营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300公里以上体育健身步道。到2025年,全县人均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37%以上,每千人拥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5.健康教育和促进工程。持续开展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加强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知道和干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

第三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健全人口发展配套政策,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和长期均衡发展。

优化人口生育服务。将保持人口合理生育水平确定为人口发展的核心目标,优化生育政策,深化新时代人口生育宣传和舆论引导,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妇幼保健和儿科机构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生育全程优质服务。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确保职工生育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不降低。健全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扶支持力度。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教育的政策体系。支持0-3岁托幼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夯实公办养老院的兜底功能,实施公办养老院建设和改造提升工程。补齐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1+N”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支持和规范专业化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深化医养结合全国试点工作,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养老和安宁疗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医养康养综合服务体,推动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安宁疗护科室建设,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专栏28: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

1.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县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工程。到2025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及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5‰及以下。

2.托育服务扩容工程。重点推进县城、营前、寺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建设。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5个。

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提升改造综合福利院、社溪、营前、水岩、平富、紫阳等6所敬老院,新建上犹县老年养老院、五指峰敬老院,总建筑面积46167平方米、床位1401张。新(改)建93个城市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项目,总建筑面积27900平方米、床位600张。到2025年,每千名老人护理型床位不低于13.75张。

第十三章 创造美好生活新样板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老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节 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积极应对结构性矛盾,实行积极就业政策,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根本和社会稳定基石。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提升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就业容量和就业质量,构建就业影响评估机制,保障城镇新增就业基本稳定。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完善与就业容量挂钩的产业政策,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扶持政策,促进企业用工稳定。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全面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零工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等就业形态规范发展。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着力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落实培训经费税前抵扣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优化提升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动态监测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工资决定、正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慈善救济等第三次分配作用。

第二节 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同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根据统一部署做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有关工作。贯彻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率,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按照统一部署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实行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制度。做好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全面落实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和医保支付政策,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治制度,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及补充保险。

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和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群等专项救助制度,落实救助标准和救助对象动态调整机制。以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为重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做好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工作。积极发挥服务类社会救助、红十字会人道救助作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规范发展互联网捐赠平台,加强福利彩票和公益管理。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住有宜居战略,着力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转变。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保障对象从以城镇户籍家庭为主转向覆盖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方式从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政策支持、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推行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实现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推广实施“尊崇工作法”,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加大教育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拓展就业领域,提升就业安置质量。建立健全新型待遇保障体系,完善落实优待政策,合理提高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待遇标准,做好随调配偶子女工作安排、落户和教育等工作。完善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收治休养制度。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管护。

第三节 保障特殊人群基本权益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发展,提升青少年关爱服务水平,提高残疾人发展能力,切实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发展权利和机会。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持续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切实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财产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权利。保障妇女享有卫生健康服务,扩大农村妇女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妇女“两癌”检查范围,大力推广实施免费婚检。提高留守妇女关爱服务水平,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和女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提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优化儿童发展环境,切实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预防和控制儿童疾病,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和近视、龋齿等常见病的发生率。保障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机制。严格规范儿童收养政策。

推动青少年健康发展。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青少年提供课余托管、兴趣发展、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等服务,鼓励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和司法保护制度,加强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实施特殊家庭青少年关爱行动。加强服务青少年发展阵地建设,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动员青少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

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残疾人帮扶制度,帮扶残疾人普遍参加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成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加强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优先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教育全覆盖,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提升县域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优化残疾人康复服务,促进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率,推进康复辅助器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建设。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专栏29:就业和社会保障重大工程

1.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春季就业招聘”“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巩固提升现有创业孵化基地。到2025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6.5亿元以上。

2.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工程。以工业园区企业为重点,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重点推进不符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件的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引导55 周岁以上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3.退役军人优抚工程。建设光荣院、营前革命烈士陵园升级改造、上犹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升级改造等退役军人褒扬优抚项目4个,提升退役军人保障水平。

4.保障性安居工程。改造棚户区872户,筹集各类人才住房500套,改造老旧小区2320户。到2025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达23%以上。

5.特殊人群关爱工程。建设上犹县人民医院精神科,为困难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完善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网络。

6.惠民绿色殡葬服务设施工程。新建县级殡仪馆1个,新建环保火化炉3套,城市公益性骨灰安葬(放)设施、14个乡镇公益性灰安葬(放)设施、14个乡镇殡仪服务站,推进绿色惠民殡葬。

第十四章 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

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工作格局更加成熟定型,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全有序。

第一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具有上犹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优化社会治理格局。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对村(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企业、基层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确定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常态化制度化推进“道德引领乡风文明”等模式,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自治章程,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城乡治理组织、权责、队伍、机制下沉基层,加快打造治安综治、行政执法、党群服务、便民服务等平台,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数字化、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等级化评定、组团式服务,建设“多网合一”的社会治理网络,促进“民安”“民生”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和平安志愿者行动。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犹

坚持走安全发展之路,更好统筹安全和发展,切实把安全发展贯彻于全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全面加强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断链断供风险排查,增强能源保供能力。提升粮食生产和收储调控能力,保障稻谷、生猪、蔬菜、油料等重要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维护水利、油气、供水、交通、通信、网络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保持政府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坚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违规金融活动。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事中事后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洪涝干旱、森林火灾、消防安全、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应急管理基础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加强矛盾预防疏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制度。做实“客家矛盾客家调”,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联动。全面推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升级社会治安防控。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雪亮工程”建设和深度运用,加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推进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工作要求,坚持机构不撤、经费不减、人员不少,实现常态化运行,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依托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防范邪教信息员队伍,织密社会面防控邪教网络,防范各类涉邪违法犯罪活动。

专栏30:平安上犹建设工程

1.社会治安防控工程。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加强城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实现行政村至少5个监控点、自然村主要路口1-2个监控点,“智慧安防小区”全覆盖。

2.应急管理重点建设工程。完善智慧应急、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设综合应急救援智能化仓库。

3.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设县级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提升网络安全综合防御能力和应急指挥水平。

4.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程。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培养检验检测机构专业人才6名。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上犹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法治上犹、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上犹。

提升执法司法水平。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推进综合执法和执法重心下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和接受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加强法律实施监督。完善党对执法司法工作的领导监督机制,严格落实执法司法办案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度,坚决排除各种非法干预。加强社会公众监督,主动把执法司法活动依法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体系,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第四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更广泛凝聚共识共为。

健全民主制度。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强化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证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履行政协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加强港澳台侨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化双拥共建,加大经济社会建设贯彻军事需求的力度,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完善监督体系。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各级党组织监督责任,健全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保障党员监督权利。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具体化,完善巡视巡察整改、督察落实情况报告制度。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纪检监察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落实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

第十五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犹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促进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双覆盖,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党建质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切实为基层减负。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统筹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 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强化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健全以发展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加强发展规划与各类规划、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协调,年度计划与发展规划衔接并予以滚动落实。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要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如期完成。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检测,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充分发挥政策协调和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对纳入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要简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强化公共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规划,确保形成政策合力。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要注重激发全县人民参与规划实施、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最大限度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县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生态示范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