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 历史规划归集

上犹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犹县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

访问量:


上府发〔202320

上犹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上犹县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2023203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属、驻县有关单位:

《上犹县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32035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927

上犹县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20232035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赣府发〔202223号)、《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赣市府发〔20239号)精神,进一步推动上犹县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视察江西、赣州重要讲话精神,面向江西和赣州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构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为建设美丽幸福上犹,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上犹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的趋利避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科技创新对气象现代化水平的贡献率显著提升,气象服务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上犹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达到全市先进水平,人工影响天气、生态气象服务达到全市领先水平,气象探测环境明显改善。

2035年,监测系统更加精密,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为鲜明特色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二、主要任务

(一)聚焦智能高效,提升气象监测精密水平

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网。全面升级36要素自动站,完成升级全县27套区域自动站,更新4G5G通信模块;在监测盲区补充建设智能气象区域自动站,到2025年,全县地面气象观测站点平均间距缩小至7公里,到2035年,全县地面气象观测站点平均间距缩小至5公里。有序引导社会气象观测发展,规范社会和行业气象观测活动。

加强气象信息基础系统建设,构建固移融合、高速泛在、安全稳定的气象通信网络。建立健全各部门(单位)气象相关数据获取、存储、汇交、使用管理制度和标准,推动气象数据有序流动与依法依规使用。健全信息安全体系,加强备份能力建设,强化智能化监控运维和数据质控。打造智能防控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适度超前升级迭代气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推进气象探测环境改善和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项目,完成国家级自动站升级改造,完成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双备份智能切换改造及天气现象智能观测系统功能升级,新增视程障碍现象观测系统。加强气象台站业务平台和业务运行环境支撑能力建设,支持多功能气象台站和特色气象台站建设。〔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发改委、财政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聚焦智慧融合,增强气象预报精准能力

推进省、市、县一体化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平台的应用,加强“云”+“端”现代天气业务平台,预报预测预警检验评估系统的应用,加强建设5G消息天气服务与智能声讯气象服务系统,构建无缝隙气象灾害预报预测业务体系。

不断提升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量,到2025年,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8%、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40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达85%;到2035年,逐步形成“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气候异常。

推进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发展基于影响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升区域中小尺度天气预报水平,重点提高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发改委、财政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城管局、住建局〕

)聚焦品质提升,增强气象服务精细能力

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能力,建立智慧精细、开放融合、普惠共享的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能力,发展全方位、多视角、广覆盖、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全场景民生气象服务。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互动机制,提升产品自动制作、服务按需提供、智能在线互动、效益定量评估的气象服务能力,促进气象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发展分区、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责任单位:县气象局〕

(四)面向生命安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和乡(镇)等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未设气象机构区域的气象服务,扎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考核工作

优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能力,建立健全暴雨高级别预警的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停工停业停课机制。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预警体系,重点提升暴雨、干旱、高温、雷电、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联合预警机制,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气象服务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应急联动、社会响应机制。细化强降水631”风险预警应对工作机制,强化极端天气防灾避险,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制度。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提升全网发布时效。

健全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开展重大活动分级分类气象保障服务。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完善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制度。健全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控和防治体系,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单位。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教科体局、气象局、科协、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城市社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面向生产发展,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围绕粮食安全、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卫星遥感、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等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完善现代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网,提升粮食生产全过程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能力和产量预报能力;推广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认证一批“气候好产品”,提升上犹绿色农产品品牌价值

增强交通气象保障能力。增设景区、水库、交通等气象观测站建设,加强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重大交通工程和阳明湖水域交通气象服务。加强茶叶自动气象观测站、油茶自动气象观测站、农业园区自动气象观测站等站点建设。深化“气象+”赋能行动。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强化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服务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气象服务,加强天气指数在农业巨灾保险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文广新旅局、交通运输局、气象局、供电公司、人保财险上犹分公司〕

(六)面向生活富裕,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保障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纳入政府公共服务清单目录。健全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公众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构建城市智慧气象服务支撑系统,提升城市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建成面向城市高影响行业的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体系。建立低洼地、城市交通主干道、交叉口、人流密集街区等暴雨、渍涝与市民出行影响预报服务指标体系;提升乡镇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水平,拓展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研发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触手可及的气象服务产品,提升竞技体育、重大赛事和全民健身气象服务水平。

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立农村智能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大气电场仪,引导农村建房安装避雷设施,建设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教科体局、文广新旅局、住建局、融媒体中心、气象局、城市社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面向生态良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测,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加强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城市规划、重大项目、重点发展区域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探索建立气候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气象公园,挖掘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避寒养生福地等气候生态品牌价值,发展“气候+”全域旅游业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的需求,布局应用气象观测站(生态、蓝天指数仪、大气CO2加密观测站),夯实上犹县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气象观测站网,提高生态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

加快构建与上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建立智能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完善弹药储运安全体系和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联合监管。推进地面作业装备、辅助作业装备等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升级改造;加强库房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对弹药库房进行改造。推进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建设,合理位置布设碘化银地面发生器,实现县域全覆盖,到2025年,完成1个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和6个碘化银地面发生器作业点建设。〔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财政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气象局〕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气象科技水平

将气象科学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纳入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予以重点支持。组建气象科技创新团队,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加强对上犹县有重大影响的天气气候机理、局地小气候等研究,强化数值预报应用、生态与农业气象、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气象观测等领域的科研。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象深度融合应用。积极探索推进茶叶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建设。〔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科创中心、工信局、大数据中心、气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

)坚持人才优先,建强气象人才队伍

加大级人才工程(计划)和人才奖励对气象行业支持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双百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优化地方气象机构岗位设置,逐步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推进地方气象机构和国家气象机构人员合理流动,建立国家气象编制和地方气象编制使用、转换、职称评定双向流动机制。推动气象人才享受所在地人才生活服务保障政策。加强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气象人才队伍素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责任单位:县气象局、财政局、人才办、编办、人社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市县签订合作协议,持续深化政府与气象局合作,共同推进上犹气象高质量发展。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政府和各部门相关规划,统筹做好资金、项目、用地等支持保障。

(二)强化财政保障。完善与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要求,建立健全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地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上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落实气象部门职工依规足额享受地方政策,保障气象事业发展和人员经费。

(三)强化法治保障。进一步完善与上犹气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气象法规、规章及其配套制度体系建设。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加强防雷、升放气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监管和行业监管。推进地方有关气象标准制定修订,强化标准应用实施。

(四)强化考核评估。发挥督促考核“指挥棒”作用,各责任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考核督导,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气象部门要加强对本纲要落实的综合协调和定期评估



上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927日印发


上犹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犹县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


 政策解读及起草说明:http://www.shangyou.gov.cn/syxxxgk/zfjd/202310/09bd72539bef453a9728374ff956d94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