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 > 环境保护

江西上犹:“养水富水”阳明湖旧貌换新颜

访问量:

江西上犹:“养水富水”阳明湖旧貌换新颜

20世纪90年代,上犹县阳明湖库区移民靠水“吃水”,以船为家,不仅从事网箱养殖,在水上搭建木棚变身水上餐馆,随意投放网箱和设置拦江网,库区的渔业资源及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在阳明湖治理过程中,上犹县强化系统治理,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从流域整体出发,实现以行政单元治理为主向跨区域共保联治转变的治理模式,统筹协调好上下游等地域关系,共同推进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环阳明湖全域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2018年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为“中国好水”优秀水源,水质优良率达100%。

一、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坚持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将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管控好河湖资源,实行科学划定、动态管理、有序开发。如在阳明湖、南河湖沿湖区域进行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区划定,上犹江沿线1.5公里范围内禁止审批建设“两高一资”项目,对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把两湖周边5公里范围全部划为畜禽禁养区,在阳明湖、南河湖周边,确保做到“不养一头猪、不流进一滴污水、不砍一棵树、不占一寸湖”。

二、统筹水生态治理

以阳明湖、南河湖为重点,统筹水陆治理。清理拆除网箱2万多具、搬迁水上餐馆30多家、取缔不达标船只130多艘、关停散小企业17家,大力实施渔民渔棚搬迁工程,560多户“水上漂”渔民全部转产搬迁上岸。县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指导环湖所有自然村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安装单户多户污水处理设备,确保生活污水100%全收集处理。加快畜禽养殖场改造,引导畜禽养殖与果业有机协调发展,强化粪便无害化处理;广泛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三清洁四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规范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每个村小组有1名保洁员,实现了农村垃圾治理全覆盖,在全省率先通过了省级验收。

三、加强生态修复与保育

筑牢“沿江两岸”屏障,衍生两岸“风景优美”在环阳明湖和南河湖建设3个湿地公园,全方位、立体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精心呵护这片不可复制的青山绿水。近7年累计新造林近10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55万余亩;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6.8万亩,推进沿河、沿湖、沿路生态保护带和绿化带建设,建设生态岸线13公里。近5年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1平方公里,成功申报国家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试点县,连续三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

四、完善河湖管理保护制度

按照河湖全覆盖原则,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县、乡、村三级河长制体系,设立县级河长10人,乡级河长108人,村级河长131人,境内所有河流、湖泊实现“一河(湖)一长”,从过去碎片式、区域性向系统性、全域性覆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