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乡村振兴 > 工作进展

上犹县紫阳乡:边远山乡的乡村振兴之路

访问量:

上犹县紫阳乡:边远山乡的乡村振兴之路

金秋时节,站在上犹县紫阳乡高基坪村的瓜子岭远眺,群山环绕的粮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稻子,绵延起伏的油茶山上结满油茶果,山脚下的源溪山泉水厂正在紧锣密鼓生产中。

说起多年前的紫阳乡,可是另一番景象,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薄弱,多数村民只能外出“讨生活”。近年来,该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的是一副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乡村安居乐业图。

栽下梧桐树

在发展过程中,该乡始终树牢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资源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生态是发展的一切基础,是实现生态振兴的第一步。”紫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赖宝友掷地有声。

一方面,树立生态产业理念,打造了阿吉叔有机山茶油、为民有机米和富硒山泉水等生态品牌,生态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另一方面,强力护航生态环境,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广物业进乡村,坚决打击毒鱼、电鱼、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修建了拦水坝,打造了健康步道,让乡村生态宜居,生活健康活力。

在一次乡间夜话中,群众反映精神文化生活较为欠缺,紫阳乡立即盘活本地现有文化资源,讲好“关背大捷”、彭德怀故居、活捉方业奎等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挖掘民俗活动“船堂会”,编制出版了《原乡紫阳》一书,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引得凤凰来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该乡在加强乡村人才建设上,不仅盘活农村存量人才资本,实现就地取“才”,还打通人才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的渠道实施多方聚才。一是聘请土专家,组建农技服务队,培养50亩以上种植大户22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二是采取多方聚才的方式,鼓励退休干部、大学生返乡投身乡村,发挥乡贤作用,吸引企业家,技能人才等下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感情留人,以事业聚人。如源溪乡贤廖忠汉,不仅从外带回新的思想理念,还打通当地农产品到沿海销售渠道。

2023年8月16日,坐落于紫阳乡的赣南油茶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科技小院先后吸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江西农业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江西开放大学等10余所高校前来调研帮扶,成功吸纳了4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人才入驻,江西农业大学已组织了6批次专家学者进驻科技小院开展调研帮扶,创建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通过科技小院的技术指导与科技服务,帮助解决油茶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油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走好富民路

发挥江西金峰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和上犹县为民粮油有限公司两大油米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科研”的模式,通过租赁土地、聘请务工、技术帮扶等手段实现带贫易贫。“我已经连续9年在金峰油茶务工,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每年还有3万元的收入,我家经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脱贫户杨莲香高兴地说道。

乡内水资源丰富,紫阳河是章江主流上犹江二级支流。2022年引进深圳市小沐优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高基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开发源溪山泉水厂,合作社以土地流转、厂房建设及水资源入股,公司以技术设备及销售渠道合作入股,采取资源共享、渠道合作、销量兜底、利润均摊的方式合作建设运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年产袋装和瓶装5000吨,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万。

面临村集体经济不强等问题,该乡盘活现有资源、拓宽思路、创新举措,统筹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和群众的造血功能。截止8月,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5.65万元,村均达27.6万元。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李天玉
    校对:赖卓萍
    审签:汪  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