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乡村振兴 > 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上犹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的通知

访问量:


上巩字〔2024〕1号

关于印发《上犹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

现将《上犹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上犹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

2024年3月26日


上犹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

为切实做好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守底线、增动力、促发展”为工作主线,持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工作任务

(一)聚焦“四个不摘”,狠抓“三个落实”

1.落实主体责任。继续发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压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对照《赣州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清单》,持续加强统筹协调、常态调度、督促指导、责任压实。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专题学习及工作研究,每季度至少一次部署和研究有关重要工作、重大问题。〔责任单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等,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以下工作各乡(镇)均为责任单位下同,不再一一列出)〕

2.落实行业责任。加强行业部门的协调调度,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落实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将履职情况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行业部门联席会议,行业部门每月至少调度1次行业帮扶工作,常态化研究部署、开展业务调研指导,推进相关工作。〔责任单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3.落实帮扶责任。从严从实抓好驻村干部和乡村振兴指导员的选派和管理,2年任期内无特殊情况不予调整,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原则上不超过55岁,不得选派医务人员、教师和表现较差、正受处分的干部以及临聘、勤杂人员,未经县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的,相关单位不得擅自轮换或调整驻村干部。驻村干部应与派出单位工作脱钩,严格执行请销假和考勤制度,对与选派单位工作相关的请假应严格审核把关。压实各级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责任,增强干部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驻村帮扶效益。加强驻村干部培训,强化业务指导,提升驻村干部业务能力。持续开展优秀驻村干部选树工作,强化正向激励和典型宣介。强化派出单位驻村帮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等〕

(二)聚焦“守牢底线”,强化“四项保障”

4.夯实防贫动态监测帮扶。一是坚持动态监测。落实好“三线预警”、“乡村振兴工作日”、乡(镇)工作例会、行业部门联席会议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用好省防止返贫监测系统和12317等平台,紧盯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群体,聚焦收入骤降、重残重病、突发灾害(意外)等重点人群,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监测帮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纳入、早帮扶;对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强化精准帮扶。根据监测对象致贫返贫风险主因,坚持因户施策,开展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两个“回头看”,确保纳入监测后及时落实针对性和开发式的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帮扶及时、政策不漏,提升帮扶成效。三是稳定消除风险。对通过有效帮扶达到风险消除条件的监测对象按程序及时标注风险消除,确保风险消除稳定。四是落实防贫保险。继续落实防返贫保险政策,加强应急响应,确保对返贫致贫风险对象及时快速理赔,提高防返贫保险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县教科体局、县残联、县民政局、市医保局上犹分局、县卫健委、县住建局、县财政局等〕

5.巩固提升“五项保障”成果。一是义务教育保障方面。持续抓好“双线”控辍保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关心特殊群体学生,不断提升送教上门质量,及时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各项政策,确保应补尽补。二是基本医疗保障方面。推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动态全覆盖,实现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落实好重大疾病救治、农村低收入人员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系列保障政策及4种重点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工作。三是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常态化开展农村住房安全动态排查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拆除、修缮、劝离等方式保障农户住房安全。四是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加强饮水安全动态排查监测,加大对供水薄弱、易出现季节性缺水等重点区域的排查力度,分类施策全面解决各类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动态清零。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维护,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及时解决农村供水问题投诉。五是兜底保障方面。严格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项兜底保障政策,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和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的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和临时救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责任单位:县教科体局、县卫健委、市医保局上犹分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民政局、县残联等〕

6.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严格落实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属地管理、每月回访和干部双向帮扶等制度。持续深化“点长制”,规范管理安置点专兼职管理人员、驻村(社区)工作队、楼栋长、物业人员等,形成工作合力。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消防安全、住房安全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保障搬迁群众稳岗就业,管好用好产业基地、帮扶车间和“微田园”等,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按需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创业。实施后续扶持项目,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进安置点融入新型城镇化。完善“一站式”服务窗口功能和代办跑腿服务,着力解决搬迁群众急难愁盼和住房紧张等问题。持续开展感恩教育和各类文娱活动,促进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安置社区新生活。〔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发改委、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文广新旅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妇联、县消防救援大队、城市社区管委会等〕

(三)聚焦“三业提升”,促进稳定增收

7.因户因人施策促进持续增收。把增加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要求和根本任务。更加注重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探索建立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等激励脱贫群众勤劳致富的政策机制,加大对内生发展动力有关工作内容的督导考核力度,激发脱贫群众增收动能、拓宽增收渠道。深化开展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三年行动,组织开展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情况特别是劳动力情况摸底排查工作,全面摸清脱贫家庭基本情况、劳动力数量和类别、收入变化的情况,建立动态监测台账。在开展过细摸排基础上,坚持开发式帮扶和兜底性保障相结合,因户因人精准落实增收举措。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着力提升技能素质,支持普通劳动力发展产业、就业创业实现增收,扶持弱劳力或半劳力通过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兜底就业或市场主体联结带动增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主要做好兜底保障,及时纳入现有保障体系,并按要求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度增速力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发改委、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县财政局等〕

8.提升产业帮扶成效。一是强化产业要素保障。加大产业资金投入,2024年确保不低于65%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着力补齐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设施、营销短板。落实小额信贷政策,确保符合条件、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贷款对象“应贷尽贷”,强化贷后监管,规避逾期风险。优化产业帮扶政策,明确以奖代补项目实施要求、奖补对象、奖补标准以及奖补认定发放程序,及时落实相关奖补。二是壮大产业经营主体。持续加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动经营主体的培育,保持数量规模稳中有增。扶持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确保每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至少有1个联农带农的产业基地,确保每个乡镇经营主体总数和带动能力较2023年稳中有增。三是推进光伏帮扶。抓好村级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和升级改造,规范收益资金分配使用,严格按程序制定收益分配方案,充分发挥村级光伏电站带动效益。四是优化产业发展模式。深入实施帮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思路,分类指导帮扶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鼓励支持脱贫群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合作模式,多样化带动脱贫群众发展产业增收。五是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指导各级财政资金和帮扶资金扶持的经营性帮扶项目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每半年开展1次经营主体带动效果核查。通过带动生产、就业务工、土地流转、帮助销售、资产入股、收益分红等联结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全产业链参与生产经营增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林业局、县商务局、县金融服务中心、市银保监分局上犹监管组、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县自然资源局等〕

9.精准实施就业帮扶。一是抓好就业动态监测。常态化开展就业信息摸排并及时更新监测台账,精准掌握未就业人员信息。对有需要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开展“131”就业帮扶服务(即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技能培训或见习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招聘活动和送岗进村入户活动。二是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技能培训需求摸排,精准分类实施培训,开展技能培训效果“回头看”行动。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开展从教育培训到促进就业的全链条、一体化帮扶。三是落实就业兜底帮扶。合理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解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中的半劳力、弱劳力、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回流劳动力等群体就业问题,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作用,实现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与不低于2023年。四是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支持投入一定比例的衔接资金用于就业帮扶车间建设,每月开展1次就业帮扶车间监测,落实各类政策补贴,实现就业帮扶车间个数稳中有增,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劳动力不少于2023年。积极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就业,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与,并按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责任单位: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上犹县税务局、县教科体局、县妇联、县发改委、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农业农村局等〕

10.加大创业帮扶力度。严格落实《江西省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紧盯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目标,落实各项增收举措,大力拓宽增收渠道,我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度增速力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一是引导自主创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小额信贷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实现应补尽补。探索建立创业扶持政策与重大项目对接机制,充分释放现有各级创业孵化基地的载体服务功能,对入驻企业、个人在创业孵化基地发生的相关费用按政策规定给予补贴。二是助力消费帮扶。大力开展消费帮扶活动,用好“832平台”,持续开展帮扶产品定向直供直销“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交易市场”活动,确保全县全年消费帮扶销售额不低于2023年。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拓展多业态增值增收途径。〔责任单位: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县乡村振兴局、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上犹县税务局、县工商联、县金融服务中心、县发改委、县犹江实业公司等〕

(四)聚焦项目监管,加快和美乡村建设

11.规范衔接资金项目监管。一是严格资金监管。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管好用活衔接资金,强化联农带村促企,统筹兼顾脱贫村和非脱贫村,发挥资金效益。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及时足额保障本级配套衔接资金投入,紧盯中央文件精神科学统筹谋划项目,严格项目前期论证,从严审核入库项目,规范建好用好2024年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及时将衔接资金匹配到具体项目,严禁将衔接资金挪作他用或用于“负面清单”事项。三是加快项目进度。加强衔接资金项目日常跟踪调度,在保证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资金支出率达到序时进度要求。〔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县林业局、县委统战部(民宗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等〕

12.强化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一是规范资产管理流程。完善扶贫(帮扶)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机制,抓好资产确权移交,根据项目资产权属和权责进行分类管理,对新增帮扶项目资产在审计决算后1个月内完成确权登记移交,根据项目资产权属和权责,分别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进行管理。二是加强资产建后管护。压实行业部门、乡镇、村级资产管护责任,聚焦保障“人、财、机制”等关键要素,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管护,支持使用衔接资金予以适当补助。实行“村级每月一管护、乡镇季度一检查、县级半年一督导”资产监督管理,做好与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有效衔接。三是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开展经营性资产运营情况大排查,落实“四个一批”有关要求,对闲置、破损状态的经营性资产分类处置,通过提升自营、招商引资、转租转包、退出转型、产销对接、重注资金等方式,及时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提升资产综合收益。规范资产收益分配使用,确保资产稳定良性运转,持续发挥帮扶效益。〔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县林业局、县委统战部(民宗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等〕

13.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一是加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建设。严格落实对省定重点帮扶村100万元衔接资金投入要求,进一步完善重点帮扶村建设指标体系,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落地实施。二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深化“赣南新妇女运动”,激发农民主体作用。巩固农村户厕新改建成果,按照国家最新标准新(改)建农村户厕201个,健全农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分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和源头治理。三是全力打造和美乡村上犹示范。以“六个一”为主抓手,推动三年行动计划走深走实,挖掘乡村特色,结合全县乡村旅游工作部署,打造一批特色凸显、生机勃勃的特色乡村,形成我县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打造和美乡村上犹示范。〔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卫健委、赣州市上犹生态环境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委统战部(民宗局)、县妇联、国网赣州市上犹县供电公司、县发改委、县金融服务中心、县商务局等〕

(五)聚焦改革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14.抓好机构改革衔接工作。按照中央机构改革工作方案,今年7月以前乡村振兴局将并入农业农村局。2024年-2025年国家将继续对各地开展后评估,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落实上级部署,推动过渡期内乡村振兴的有关帮扶政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保持总体稳定,资金项目相对独立运行管理,确保实现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

三、组织保障

15.优化督促检查机制。推行“2+N”督导模式,每半年开展一次工作督导,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不定期深入一线开展N次指导培训,并运用好督促指导结果。对照国家后评估、省考核、市督导以及县自查等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全面整改,确保问题及时全面整改到位。〔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等〕

16.优化能力提升机制。持续抓实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办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和乡村振兴指导员等培训班,不断增强乡村干部工作能力水平。组织好相关人员参加“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乡村振兴系统综合业务培训班等各类专题培训。〔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

17.优化宣传激励机制。不断探索创新、总结提炼各类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等,争取更多乡村振兴事项纳入国家级、省级、市级试点示范、典型案例以及被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刊发。对在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社会人士,及时予以通报表扬,并优先推荐参加各类相关评比表彰,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和社会力量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单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