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七届人大七次
会议材料(四)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3月10日在上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上犹县人民政府县长 余业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总结回顾
一年来,在上级党政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历史机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纵深推进“同城发展、绿色赶超”主战略,齐心协力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9亿元,增长9.6%;财政总收入7.5亿元,增长2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亿元,增长3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亿元,增长13.2%;实际利用外资5493万美元,增长2.6%;出口总额1.03亿美元,增长1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4元,增长13.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2.69亿元,贷款余额47.27亿元,存贷比达6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为20.9:40.6:38.5。八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6项实现两位数增长,4项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一)激活力,深化改革有序铺开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106项,保留县级行政审批事项371项,精减156项。抓好财税融资改革,推进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营改增”①为企业减税50.8万元;农信联社改组农商行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农发行恢复上犹县支行建制。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成注册资本4.41亿元,增长22.8%。强化教育综合改革,在上犹中学、二中、二小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同步教学试点。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进展顺利,开展了防止耕地撂荒试点。完成了寺下、平富等4个国有林场的整合重组。
(二)破瓶颈,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对口支援卓有成效。教育部、国务院法制办分别出台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实现了干部“双向挂职”,我县被列为国家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县、教育扶贫重点县、欠发达地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发展瓶颈有效破解。开展土地房屋征收攻坚,破解了迎宾大道壕角段、金山北安置点等一大批征迁节点、难点;县城投公司、犹江实业等政府融资平台不断做强;县财政注入风险担保金1616万元,发放小微信贷通、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贷款2.33亿元,为182家企业缓解了融资难题。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全年累计新开发储备项目140个,储备在库项目351个,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2.4亿元,双溪仙鹅塘风力发电、国道G220上犹段等一批重大项目获批;37个实施类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1.8亿元,县文体中心、双宵至铁石公路等11个项目竣工。
(三)调结构,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主导产业日益壮大。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列入全省60个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之一;“中国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得到国家建材联合会受理。全年新入规企业3家;新签约工业项目21个,总投资16.3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两大主导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翻番。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年20个工业企业实施技改升级,新增产值近8亿元。力速数控导轨式3轴数控加工中心正式下线,填补了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空白;京禾纳米成功研发纳米离化绿色镀膜技术、芳香纳米塑料颗粒等多项科研成果;南鹰蓄电池荣获“省著名商标”;龙泰塑料阻燃绳生产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晨光稀土获批全国“两化融合”②贯标示范企业。平台建设日臻完善。工业园南区一期、一期扩区完成土地平整3200亩,供地面积接近北区近十年供地面积总和;园区路网、管网等配套设施加快完善。年内25个项目落户南区,14个项目用地基本平整到位,5个项目进场施工,实现南区企业落地的历史性突破。沐尔雅卫浴、康仕达医疗器械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为投产企业最多的年份。服务企业扎实有效。在全市率先筹建了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开展了领导干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活动,重点为企业解决了招工、办证、贷款等一批实际问题。
(四)强基础,农业农村发展向好
农业主导产业稳步发展。新增“两茶一苗”产业面积2.51万亩。成功获评“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份。实施了上犹绿茶品质提升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被纳入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33家、家庭农场15家、专业大户20家。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功列为国家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县、全省第六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建设农田灌溉、安全饮水等各类水利工程28个;改造农村中桥以上危桥2座,新修通组水泥路150公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县;为全县6.4万扶贫对象建立了电子信息档案;投入财政专项资金6562万元,实施扶贫移民项目425个,发放移民直补到户资金1476万元。
(五)创品牌,生态发展提档升级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列入赣江源头保护区,申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通过省级初审。陡水湖纳入国家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梅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营前、寺下、平富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上寨等13个行政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完成造林绿化4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43.24平方公里。关闭不符合产业布局企业5家,整治污染企业25家。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旅游发展转型升级。陡水湖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4A景区,核心景区89户渔民全面转产上岸,收购游船33艘,景区管理运营更加规范。我县被列为省级旅游产业园创建县(市)之一,陡水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列入省、市重点调度项目,油画创意产业园、印象客家等5个项目列入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调度项目。与崇义、大余合作成立了赣州西部旅游联盟,共同打造“赣州绿海”旅游形象主题。《追踪千年鱼》、《上犹客家人》专题宣传片在央视播映。开展了“游客最喜爱的十佳名菜”评选等系列推介活动。全年接待游客9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2亿元,分别增长49.6%、50.3%,被评为全省旅游发展十佳县。三产服务彰显活力。完成《上犹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上品风物电子商务公司入驻天猫商城,开辟了本地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38户、个体工商户1231户,分别增长14.4%、8.4%。
(六)拓功能,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加快县城及10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三大新区”③控制性详规,新增控规面积4.31平方公里,城市控规覆盖率达90%。新增城区面积0.4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管道天然气、城市管网改造等城建类项目稳步实施,建成了天麓广场、桂花园农贸市场,关闭搬迁了东山农贸市场。城市品位快速提升。深入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推进活动,集中整治了茗馨广场、和平路等重点区域,城区“脏、乱、堵”现象明显改善。实施城区绿化改造、养护工程,新增公园绿地面积6.1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41.3%。开展“物业提升年”活动,对42个居民小区实行了分类管理。铁心硬手推进“两违”④整治,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87万平方米。乡村环境不断优化。营前省级百强中心镇、黄埠市级示范镇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圩镇整治,推进农村清洁工程,精心打造了69个美丽乡村建设点,被评为全省镇村联动干道改造提升工作先进县。治理农村低电压,年内5564户农户用上了稳压电。赣州至上犹城际快线正式开通,4条城区循环公交、3条农村片区公交投入运营。
(七)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年实现民生支出13亿元,增长7%,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4.9%。社会保障更加有力。“五大社会保险”⑤完成基金征缴1.2亿元;累计发放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7525万元,城镇就业率达95.3%;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95.9%、86.1%;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1050万元、城乡低保金1686万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居住条件持续改善。新开工城区商品房15.41万平方米;分配保障房1541套,实行了公共租赁住房“租售并举”⑥;完成6505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规划建设集中建设点34个,打造了营前九子寨等精品示范点。教育卫生事业稳步提升。实施了职业中专迁建、乡(镇)中心公办示范幼儿园、教师周转宿舍等11类84个教育项目;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首次突破400人,中考9个学科平均分位列全市前4名。县急救中心、卫监所、结防所、皮防所及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文体科技快速发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县、乡、村全覆盖。成功承办第十四届省运会武术散打和套路比赛,被评为最佳赛区;圆满举办了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县取得实用新型专利8件,外观设计专利36件;设立了“江西纳米技术应用研究院”。社会治理不断加强。被评为全市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县;连续9年实现命案全破,成功破获我县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起特大贩毒案;组建了县医疗纠纷调处中心,新建社区“议事说法”理事会14个,化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5.7%;举行了水上综合应急等系列应急演练活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4‰。同时,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⑦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权益有效保障,统计、外侨、对台、民宗、气象、档案、人防、防震减灾、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转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专项整治42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转作风、提效能成效更加明显。深入推进“三送”工作,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提案110件,办复率10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⑧,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公开政府信息2.7万条,对县本级和70个预算单位的预算以及“三公”经费进行了公开;建设启用了电子政务办公平台;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66人,清退抽调借用人员263人,腾退办公用房1011平方米;联合江西广播电视台成功举办《政风行风热线》现场直播及反馈版节目。健全县政府顾问决策咨询制度,依法执政、科学理政、引智问政成为政府工作新常态。
各位代表!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我们沉着应对,主动作为,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不动摇,咬住发展目标不松劲,保持干事定力不分神,谱写了振兴发展的新篇章,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县上下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代表、委员,向驻县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上犹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导产业总量偏小,重大项目支撑乏力,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社会转型矛盾叠加,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升,社会治理创新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服务发展水平不高、破解难题能力不足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动力不足,不确定因素增多,推动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发展基础的日益雄厚,改革红利的加速释放,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下,只要我们做到认识上清醒、研判上科学、措施上对路,紧紧扭住振兴发展这一战略主线,坚定必胜信念,扎实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够开辟出发展升级的一片新天地。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苏区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上犹建设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的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同城发展、绿色赶超”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狠抓改革攻坚和法治上犹建设,力促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工业和农业转型升级,齐心协力建设宜居宜游宜业上犹,全面加快振兴发展步伐。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财政总收入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改革创新,释放振兴发展新潜能
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试验示范,营造更加宽松、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使改革成为上犹振兴发展的最大红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要大力推进以简政放权、让利发展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抓好县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责整合,组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并与商务局一起调整为县政府工作部门。推进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网上审批系统等“三单一网”改革,编制完成县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依法清理规范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继续推进“营改增”改革,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企业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吸纳民资进入公共事业领域。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引导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抓好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集中统一的县级产权(股权)交易平台。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等改革取得新突破。
鼓励支持科技创新。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推进项目攻关、共建研发平台。促成南玻院江西分院落户上犹,推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研发成果转化、数控机床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进程。积极申报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落户上犹的激励保障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城建、金融、旅游等领域紧缺人才。
(二)突出转型升级,打造产业集聚新洼地
把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更加注重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挺起工业脊梁。继续培植壮大工业主导产业集群,昂起工业龙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利税7.5亿元。加速产业集聚。推动热固性塑料、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设备生产等18个已签约项目落地,确保10家以上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南鹰电源、牡丹蓄电池等22家在建项目建设,力争14家企业年内建成投产;促进雄博新能源、力速数控等11个新投产或技改项目达产达标。强化发展保障。进一步拉开园区框架,完成工业园南区一期、一期扩区建设,推进南区二期建设。实现南区路网、电网、排水管网全线贯通,加快工业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创优安商服务。用硬手段创优软环境,通过优化服务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健全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安商服务机制,加强督查调度和监督考核,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用地、用工、融资等瓶颈问题。按照“谁引进、谁负责、谁跟踪”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商服务问责问效制度,实行责任倒查机制。
加速三产升级。以旅游产业引领三产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精心提升改造景区(点)。以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抓手,加快陡水生态停车场、梅水游客服务中心、梅水至陡水旅游公路改造等项目建设,完善旅游标识系统,进一步做优陡水湖景区。推进五指峰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启动五指峰景区4A创建工作。加速启动中稍温泉探测、规划和招商工作。着力打造旅游产业园,加快建设油画创意产业园、赏石文化城等重大旅游项目。创新旅游产业招商,争取在温泉度假、山水漂流、森林旅游、绿色休闲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拓展旅游市场。加强区域互动,深化赣州西部旅游联盟合作,积极融入瑞金、井冈山等旅游线路,依托赣州中心城区拓展客源市场。谋求差异化发展,继续打造“五张名片”,深入挖掘“犹”文化,塑造、提升“犹”形象。精心策划品茶节、漂流节、赏枫节、鱼宴美食节等主题节会,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推介上犹旅游,提升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丰富具有上犹特色的绿色食品、手工艺品、纪念品等系列旅游商品。繁荣壮大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养生保健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启动建设电商产业园,规划建设营前等中心集镇商贸物流中心。
助推农业转型。按照“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基地景区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⑨工程,精心建设宜农、宜游基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创建一批有机、绿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做好特色农业、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结合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犹梅线“客家茶乡游”等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洋田、沙塅等农旅结合精品示范点,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农业就地转型。强化农业基础。推进“两茶一苗”主导产业生产标准化,继续壮大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引导和鼓励标准化池塘生态养鱼。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0家。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实施节水灌溉等项目,启动14座山塘整治试点工程,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攻坚战,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争创特色品牌。继续做好绿茶品质提升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促成纳米技术开发桂花、茶油等深加工产品。推进茶叶品牌整合,着力培育上犹绿茶、上犹茶油、陡水湖生态鱼等特优品牌。
(三)扩大投资规模,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
撬动社会各类资金,促进投资拉动,使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拓宽资金来源。进一步盘活、整合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和精准使用效益,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积极应对国家政策调整,引导城投公司、犹江实业公司转型,开展犹江实业公司发行企业债券试点。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促进投资多元化。加快引进金融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加大小微信贷通、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授信放贷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进入“新三板”⑩挂牌上市、发行债券、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融资。
提高招商实效。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抓手,力争全年签约引进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以上。围绕“三次产业、五项重点、七大平台”⑪择商选资,坚持招大引强、强链补链,把好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等关口,优先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节能环保型企业,注重引进油画艺术、电子商务等产业融合类项目。对接上级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适时调整招商政策,转变招商方式。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分类抓招商、项目对口洽谈等工作机制,提高招商成功率。用好用足苏区振兴政策,紧盯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和行业百强实行叩门招商。依托国家部委举办“知名企业走进上犹”等活动,引进战略性投资项目落户。立足纳米、玻纤、数控等科技平台,大力引进关联配套项目。
推进全民创业。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迅速掀起全民创业热潮,扩大民间投资规模。培育创业主体。深入开展创业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以大学生科技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家二次创业为重点,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创业平台。力争两年内打造赣州西部交通商贸物流、社会中介服务等2个中心,建设电子商务培育、小微企业孵化等4大基地,培育园区服务配套、家庭物业服务、文化教育关联等6大产业,实现“发展百家企业、培育千名老板、带动万人就业”的目标。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就业援助、产业发展资金奖补等创业扶持政策;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减少工商登记前置许可事项,依法推进“先照后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优化创业环境。建立创业服务绿色通道,关心企业家、关心市场主体,把每一个社会细胞的活力激发出来,让每一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有自主创业空间,努力形成崇尚创业、争相创业的生动局面。
(四)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持续发展新支撑
深入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促进项目早落地、快建成、见实效,进一步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聚力争资争项。落实国家部委对口支援上下协调推进机制,将上级关怀转化为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围绕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导向,建立项目编报、储备、争取目标责任制。扎实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力争新开发储备项目140个以上,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合理安排项目。集中财力促重点、办大事,坚持多办事少花钱,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的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水平。全年安排重点工程实施类项目37个,总投资98亿元,其中,新建国道G220上犹段等项目15个,续建管道天然气等项目22个,建成220KV输变电站等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
加速项目落地。分类推进项目实施,实行重大项目集中调度、责任包干、督查督办、考核奖惩等制度。加大土地开发和“两项试点”⑫实施力度,争取更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推进土地房屋征收扫尾攻坚,依法解决征收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严厉打击非法阻工、漫天要价、抢建抢种等行为。加快安置点建设进度,为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已征收土地的收储管理,加大力度清理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存量用地,鼓励和引导新进项目租赁厂房生产,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五)促进绿色赶超,扩大生态发展新优势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呵护绿水青山,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绿色生态新上犹。
注重生态规划。坚守生态底线,划定生态红线,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以生态为导向、以实绩为依据的差异化考核机制,提高生态保护考核权重。按照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定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申报陡水湖生态环境总体保护项目,完成《上犹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力争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屏障建设,继续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边坡覆绿、林相改造等生态工程,新增造林绿化3万亩,改造林相2万亩。抓好梅水园村“全省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村”建设,综合治理安和富湾等小流域水土流失45平方公里。完成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创建1个国家级、1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个省级生态村。探索社会化生态创建机制,开展生态创建系列活动,建立多层次的环境保护公共参与平台。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强化生态治理。严把审批关、监管关、排放关,严格实行环保“三同时”⑬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价机制,狠抓主要污染物减排,坚决关闭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企业。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强化出境断面水质监测。严格控制农业面源、土壤和重金属污染。积极争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行动,全面完成水岩、营前区域渔业秩序整治,加强农村河道、水塘综合治理,严厉查处非法捕鱼、非法采砂等行为。
(六)注重一体发展,构建秀美城乡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融入赣州中心城区,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集镇为支撑、中心村为依托的新型城镇体系。
精心规划。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探索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多规合一”。全面完成县城和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启动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城市控规覆盖率达到100%。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每一项功能布局、每一幢建筑、每一片绿地,都严格按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建立“两违”管理信息平台,强化内外联合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精美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加快县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同时,推进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拓展。做靓县城。围绕“一轴三区”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让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改造提升城区道路,重点实施迎宾大道三中至黄塘段等道路建设,建成迎宾大道壕角段。提升城区主干道和背街小巷绿化、亮化率,新建七里垇生态环保垃圾中转站。实施思源实验学校、新区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专业市场、公共停车场建设。推行旅游和房地产联合营销,全力推进旅游文化城、印象客家等项目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做大集镇。推动人口、资金、资源等要素向集镇集聚,加快乡(镇)驻地商贸市场、住宅小区建设。开展“圩镇整治完善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小城镇品位,重点加快营前省级百强中心镇和黄埠市级示范镇建设。做美乡村。巩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成果,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培育中心村、提升特色村、整治自然村,完成15个自然村(点)和23个自建点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突出抓好乡(镇)驻地、沿干道村庄、路域环境卫生治理。
精细管理。继续以宜居城市创建为抓手,健全完善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使城市管理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让市民更方便、更满意。推进归行划市,重点整治城区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完善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弃土扬尘治理。健全市政设施维护常态化机制,及时修复损毁街面、路灯、人行踩板等市政设施。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行动,大力清理整顿施工、监理队伍,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治理小区管理顽疾,提升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居住环境。
(七)切实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新指数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全心全意办好民生实事,让广大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强化利民之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滚动推进保障性住房“租售并举”,建成100套保障性住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3.97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44万人,新农合参合25.3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00人、城镇就业1800人,发放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6600万元。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原则,稳步推进精准扶贫,综合采取产业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举措,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抓好扶贫帮扶到户,完成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3000人。大力推进“E邮工程”⑭,积极服务社会民生。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农网改造。完成双溪至寺下公路升级改造,启动紫阳松木坑至寺下杨梅公路改造、东山高桥至崇义龙勾公路建设项目。
办好惠民之事。推进“全面改薄”⑮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职业中专迁建二期、教师周转房等教育项目,建成水岩、油石、寺下、社溪等4个乡(镇)公办示范幼儿园。加快乡(镇)卫生院配套设施建设,全面配齐乡(镇)卫生院基础医疗设备,提高基层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完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继续实施“光明·微笑”⑯、妇女“两癌”⑰、儿童“两病”⑱、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等民生工程。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开工建设水岩、平富敬老院及营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县综合福利院(二期)、黄埠敬老院、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等工程建设。加快城乡文体建设,实施营前孔庙维修项目,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文化资源共享点建设;初步完成县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争取承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首站赛事。
恪守安民之责。全面推进法治上犹建设。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活动,探索建立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增强基层司法保障能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源头防控和治理机制,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坚决打击信访违法犯罪行为。深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特殊人群管理与服务。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工作。全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企业经营风险,严厉打击欠薪逃逸等违法行为。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管理,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消防等社会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
(八)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执政为民新能力
推进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提速提质提效,不断提升政府服务和治理能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为民施政,着力打造责任政府。把是否忠诚履职、尽心尽责,作为检验政治品格的重要尺度。大力弘扬“勇于担当”精神,只要有利于上犹改革发展,就毫不动摇坚持、义无反顾推动,决不“见了问题躲着走、遇到困难绕道走”,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做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实事好事。坚定不移推进诚信建设,切实做到诚信办事、诚信服务,以政府诚信带动企业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增进干群互信。
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打造法治政府。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部门都必须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加强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网络问政、网上办事和部门信息共享,让政府工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坚持高效理政,着力打造效能政府。运用系统思维、底线思维、重点思维、中心思维推进政府工作,切实增强理解力、提高执行力、强化操作力,重点解决久拖不“决”、推诿塞责等问题,大力整治“不作为、怕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顽疾,对执行不力、工作拖拉、懒政怠政等行为,要坚决曝光和查处,确保政府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运转。
坚持廉洁从政,着力打造清廉政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着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倡俭治奢,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强化对重点单位、重点工程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腐败案件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面对新常态,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是31万上犹人民的共同期盼,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坚信,有县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胜利永远属于勤劳勇敢、富有智慧、敢拼会赢的上犹人民!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①营改增:指过去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
②两化融合: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三大新区:指黄埠新区、文峰新区、南湖新区。
④“两违”:指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
⑤五大社会保险: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
⑥租售并举: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申请家庭根据产权需求,购买有限产权或完全产权。
⑦“双拥”:指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⑧约法三章:指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⑨接二连三:指农业主动对接、延伸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⑩新三板:指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
⑪五项重点、七大平台:“五项重点”是指精密模具与数控机床、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旅游、文化及其他三产服务业、休闲农业;“七大平台”是指模具产业基地、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旅游产业园、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油画创意产业园、电子商务孵化园、“两茶一苗”及生态鱼产业基地。
⑫两项试点: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⑬三同时: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⑭E邮工程:指江西省邮政公司推出的“E邮园”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区建设、“E邮城”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E邮行”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⑮全面改薄:指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⑯光明·微笑:指为全省白内障患者和唇腭裂患者提供及时免费的手术治疗。
⑰妇女“两癌”:指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两大疾病。
⑱儿童“两病”:指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