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2月22日在上犹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访问量:

政府工作报告

——2006222日在上犹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李恭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若干问题作出说明,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OO五年和“十五”时期工作回顾

2005年是完成“十五”计划,承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政和中共上犹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工作部署和“富民强县”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县域经济提质增量,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速创历史新高,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2%21.0%13.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42.4:26.1:31.5调整为39.329.631.1。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县级财政收入6861万元,比上年增长6.2%;财政支出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确保了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和重点工程建设需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8亿元,比年初增长24.32%;各项贷款余额5.52亿元,比年初增长15.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二)“十大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

“体系”建设进展顺利。以组建招投标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信息中心、效能投诉中心、基建审计中心等 “八大中心”为突破口,搭建工作载体,加快推进了“十大体系”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全市“十大体系”建设第一次经验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制定了《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出台了人力资源引进、使用、培养及事业单位改革系列配套文件,择优招录公务员53人,公开选调(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51人;完成城镇公民职业化培训4526人;完成农民知识化培训15699人,培训工作评为市先进。

机制体制不断创新。理顺了工业管理体制,撤销了县体改委、乡企局,将其职能划至经贸委;合并了两个工业园区办公室。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成立了城市管理局。“三城联创”(即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工作整体推进,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初步验收,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开展“省直管县”、“乡财县代管”财政体制改革,财政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依法行政不断深入。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清理后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98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0项。制定实施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五年规划》。修订了《政府工作规则》。认真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在县直机关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机关效能监察活动,有效投诉办结率100%。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实行了政府常务会议及其它重要会议旁听制度。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件,政协提案97件,办结率100%

(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新村镇建设成效显著。投入财政资金和筹集项目资金900万元,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新村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覆盖了34个重点村、74个示范点和7个示范圩镇,直接受益农民7万多人。以规划为龙头,以“三清三改”和“空心村”整治为突破口,整、拆、改、建四管齐下,全年完成村庄规划902个;新修通组通户道路241.5公里,硬化道路181.2公里,改厕3453户,改水19268户,拆除闲置破旧民房、猪牛栏、厕所32万平方米,整修民房1680栋,按照规划新建农民住宅590栋,打造了一批精品示范小区,村镇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稳定粮食生产,完成粮食播面24.8万亩,其中绿色大米种植面积1万亩,粮食总产比上年增加295吨。编制并有效实施了《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全年新建有机茶基地3个,开发面积1200亩;新建脐橙示范园3个,开发面积1500亩;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2个,种植面积7.5万亩;新增特种水产养殖点8个,水面网箱养鱼650箱。实施有机茶、四元杂交猪两个国家标准示范区建设。梅岭有机茶公司、粮油收储公司分获省、市龙头企业称号。“梅岭”(茶叶)商标评为省著名商标。组建县乡产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19个,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产业化经营迈出坚实步伐。

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完成了梅岭小(一)型和胜利、大塘、洞下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兴建和维修水利工程436座,新增、恢复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6500亩,防汛抗旱能力明显增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完成各类造林1.37万亩,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1428个,生态环境继续好转。完成移民危房改造221户,解决了1.2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全面实施了乡(镇)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乡(镇)动植物防检体制改革,全县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能力有新的提高。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取消了竹木特产税和乡村管理费,林业经济持续发展。

(四)主攻工业力度加大,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制定了《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确定玻纤及新型材料、有色冶金及金属加工、电力产业为主导产业。组织专门工作班子,筹集1000多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黄埠工业园第一期扩建工程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工作基本完成,改变了我县没有连片聚集工业发展平台的局面。完成了“梅田——仙人陂35KV输电线路”改造,五指峰变电站、城南新区10KV线路新建工程全面竣工。实行重点企业帮扶制度,扶持信达钨钼、营前矿业等企业实现了增资扩产。推进企业改制,成功转让了铁合金公司资产,县水泥厂改制进入破产程序。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县级中小企业网。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实现利税2891.2万元,比上年增长31.12%

(五)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以二十项重点工程为重点,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九件实事”完成情况良好:1)上犹至陡水四级公路(砼)路面工程、50公里乡村水泥路建设全面完成,安和至寺下14公里三级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县城至梅水公路改造现已完成征地拆迁量的90%;(2)县城和平路、备田大道、水南大道改造全面完成;(3)工业园区扩建进展顺利,一期工程基本完成;(4)电网改造三期工程顺利实施;(5)上犹中学西扩工程基本完成;(6)完成了库区深山区移民1000人的任务;(7)老人福利中心正在建设中;(8)消防大队营房正在加紧建设;(9)县殡仪馆及长青陵园建设确定了投资人,开了个头,遇到了一些阻力,还在做一些工作。也就是说,年初确定的九件实事,除殡仪馆及长青陵园外,到目前为止,我可以负责任地报告各位代表,其它八件实事,事事有了回音,件件有了着落。

县城建设力度加大。基本完成第三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县城新增道路面积3.82万平方米、管网3000米,硬化小街小巷48条、2万平方米,主要街道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备田沿江路、文兴路、文锦路、文峰路实现硬化亮化,犹江大道40米拓宽工程基本完成;水南农贸市场、公安技侦大楼、公安交警指挥中心、疾控中心、国税大楼等一批公用设施和办公楼相继投入使用。

(六)旅游开发升温加热,引资争资形势喜人

依托陡水湖、五指峰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成功引进了深圳安远集团对我县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启动了陡水湖京明度假村、梅水至陡水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实施了希桥酒店装修和扩建工程,完成了城市公园勘察工作,旅游整体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年接待游客1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5%35.8%

创新招商方式,派出10个小分队开展专业招商,通过多方努力,全年引进并报批外资项目16个,实际利用外资28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5%,被省政府评为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县;引进内资企业80家,实际进资4.08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做好项目申报前期工作,加大了向上争资工作的调度和考核力度,全年争取财政补助资金1.7亿元,比上年增长36.7%

落实了鼓励全民创业相关政策,个私经济较快发展。全年新登记(开业)个体工商户918户,从业人员3246人;新登记(开业)私营企业35户,注册资金1.35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5家,比上年增长400%

(七)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全年征缴社会养老保险费1380万元,拨付养老金1939.92万元,拨付率100%。征缴基本医疗保险费498.11万元,为9089人办理了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月发放低保金16.7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135万元。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60万元,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1232人。财政拨款和争取上级资金共计110万元,专项用于5.14特大洪灾救济和灾后重建,确保了紫阳、社溪等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全倒户春节前都建起了新房。

社会局面安全稳定。认真贯彻落实新《信访条例》,加大督办调处力度,信访总量比上年下降4.55%,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深入开展普法工作,被推荐为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四五”普法先进县。“和谐平安上犹”创建活动开局良好,建设“和谐平安十好家庭”的做法在全省推介。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全年立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分别比上年下降44.19%7.83%,社会秩序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认真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杜绝了疫情的传入和发生。

社会事业有新发展。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率达87.56%,人口出生率为13.3‰,被评为全国计生协工作百强县。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一费制和农村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县中小学校一、二类危房基本拆除;“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年检;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校录取新生1234人。改善了医疗设施条件,县传染病区建设项目竣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陡水镇全面铺开。组织九狮拜象参加了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大型踩街表演;确定了10处新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弘扬民间民俗文化,成立了县客家联谊会和奇石协会。在全市率先完成41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成功举办了全县龙舟大赛、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荣获省全民健身运动优秀组织奖。顺利完成了我县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和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环保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此外,国土、统计、物价、审计、商业、供销、科技、技术监督、矿产、房管、兵役、消防、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物资、对台、通信、老龄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2005年是落实“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总结2005年,盘点“十五”工作,我们欣喜地发现,“十五”期间,我县始终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施“富民强县”战略,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有效扩张的五年。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13.36亿元,超额完成“十五”计划(13.1亿元)目标,比“九五”期末净增4.99亿元,年均递增7.7%;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面实现了“三年翻番”目标,被省政府授予工业经济三年翻番贡献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县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72%;财政收入、县级财政收入比“九五”期末分别增加3500万元、1745 万元,年均递增8.6%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0.7%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3亿元,年均递增13.69%。先后兴建了茗馨广场、犹江防洪堤、水南农贸市场、塞纳左岸等一批重点工程。改建提升了营前至江西坳、油石至安和、赣丰线上犹段等主要干线公路。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46.54公里,硬化路面372.82公里,改造县乡公路239.58公里,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形成了县内油路大循环。开展了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实施了农村电网和县城电网改造,一大批农田水利以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乡容村貌日新月异。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五年。“十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仙人陂电厂、营前铅锌矿、滤清器厂、林业造纸厂、蓄电池厂等企业改制取得成功;农村税费及其配套改革通过了省政府验收;稳步推进了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教育、卫生改革路子,“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得到落实,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扎实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乡(镇)机构及事业单位改革成效明显。积极实施大开放战略,实际利用外资累计7617万美元,引进内资17.9亿元,年均分别递增70.4%30.2%,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县。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五年。“十五”期间,开展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成立了县医保局,落实了医保扩面政策,2005年支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51.26万元;强化社会保险工作,积极推进社保扩面,累计扩面人数1124人,累计发放社保金7908万元,比“九五”期间增长80.13%;落实下岗再就业小额贷款政策,累计发放贷款466万元,使48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适时调整了城市低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五保老人供养标准,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全面贯彻农民增收减负的各项政策措施。五年来,农民负担不断减轻,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3.4%,2005年达到1578.94(贫困监测数);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27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7‰以内。改善医疗环境,对“非典”和禽流感疫情进行了有效防控。实现了行政村通电视电话目标,乡乡开通了移动电话。“生态上犹”建设步伐加快,“十五”期末森林覆盖率达79.6%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全县干部群众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和全县人民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支持、关心上犹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尽合理,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较慢;三是财源匮乏,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四是招商引资质量不高,投资额度大、拉动力强的项目少;五是金融服务经济的工作力度不够大,企业融资困难,存贷差仍在扩大;六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够实,依法行政和为民执政意识较淡薄,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够强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我们将迎来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十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旅游招商的重大突破为上犹蓄积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特别是对赣南等革命老区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为我县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提供了良好条件。只要全县人民立足于改革、致力于发展、着眼于稳定,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上犹就一定能够步入一个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

“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20亿元,年均递增12.5%,人均GDP达到7300元;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63836;全县财政收入达到1.8亿元,年均递增12%;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8.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4.0%以下;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2%;资源循环利用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

“十一五”时期,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和发展农业。稳定粮食生产,突出农业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茶叶、畜牧业两个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特种水产、油茶、精品水果、无公害蔬菜为重点的区域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竞争力。做大做响“梅岭”和“绿月”等品牌,扶持和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灵潭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梅岭、营里陂两个万亩灌区、15个千亩灌区的配套改造和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易地扶贫并举,统筹各类扶贫、移民资金,帮助贫困乡村走向富裕。大力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知识化工程,有效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创业能力。

(二)以开放上犹为主战略,着力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做大做精黄埠工业园,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重点发展玻纤及新型材料、有色冶金及金属加工、电力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以上。引导发展以现代轻纺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坚持以品牌兴企业、以企业兴产业,立足现有基础,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着力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企业和知名品牌。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6户以上。全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10年达到6.4亿元。

(三)以构建生态上犹为着力点,促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坚持保护、恢复、建设、治理并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章江源头(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工程和“长治”水保项目,积极推进“猪沼果”生态农业建设;实施城乡绿色工程,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把上犹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开发保护并重,节约优先,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

积极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努力把上犹建设成为江西省绿色生态旅游县。优化整合旅游资源,以创建陡水湖、五指峰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打造黄金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绿色、红色和客家旅游,推出精品特色旅游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功能配套,提升服务水平,真正把上犹建设成为珠三角乃至港澳地区的“后花园”;加强宣传促销,编织旅游客源网络。加快发展批发零售业、交通物流业、房地产业、信息通讯业、健身娱乐业、住宿餐饮业和金融保险业。

(四)以交通、能源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提高现有公路的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力争实现村组通公路,加快形成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公路、水运综合运输网络。按照县城二十年一遇、乡(镇)所在地十年一遇的防范标准,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乡水利防洪减灾工程,切实提高防洪和抗旱减灾能力。认真抓好国家“十一五”农村电气化县项目建设,整合水电资源,优化电源结构,实施电网改造,提高电气化水平;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0亿元。

(五)以建设小康上犹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方针,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以县城建设为龙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搞活城市经营,提高城市品位,以“三城联创”为抓手,基本实现小家碧玉式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目标。以城带乡发展小城镇,构筑以县城为中心,营前、社溪为次中心的发展框架,以赣丰线、上三线、上太线为空间发展轴线的城乡一体化城镇网络体系。到2010年,县城城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8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2%

(六)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遵循“重点突破、配套推进、全面发展、稳定有序”的原则,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争创机制体制新优势。完善全民创业的政策机制、主体机制和服务机制。

(七)以关注民生为根本,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平安上犹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关注社会敏感词,请谨慎使用。;坚持“科教强县”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培养人才,推进技术创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繁荣文化、广电、体育事业,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力打造和谐平安上犹。

各位代表,“十一五”蓝图已经绘就,美好的规划期待我们去实施。我们要用发展的主题凝聚人心,用发展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发展的成果富裕人民,努力把上犹建设成为山川秀美、文明和谐、富庶安康的新乐园。

三、2006年主要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凝心聚力第一要务,发奋谋求跨越式发展,主攻工业和招商引资,整体推进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城市化进程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开放、生态、小康、和谐”上犹,励精图治,阔步前行。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15亿元,增长12.5%;财政收入1.15亿元,其中县级财政收入7530万元,分别增长10.7%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7亿元,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亿元,增长13.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7‰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2.5%左右。

在继续实施和完善去年未完成的实事的同时,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十件实事:1)推进公路建设,完成梅水至陡水二级公路和8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2)实施县城建设二路改造和县城出入口拓宽美化工程;(3)兴建茶亭大桥;(4)完成7个(社溪、营前、陡水、黄埠、油石、水岩、五指峰)乡(镇)卫生院门诊楼、住院楼建设;(5)兴建社溪、营前、油石三所中心敬老院;(6)建设城市公园;(7)完成上犹江库区250户集中移民危房改建,完成移民扶贫搬迁1000人;(8)兴建文体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9)建设第三中学,力争秋季招生;(10)兴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60套。

各位代表,我们之所以每年都提出做几件实事,并不是为了树立形象,炫耀政绩,而是希望通过做几件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既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又起引导带动作用。我们坚信:只要各级政府、各个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每年都来为上犹的发展,为上犹的人民做一、二件或几件实事、好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上犹就一定能在我们的手中变成美好的家园。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扶优做特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坚持“五新一好”,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全面完成所有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任务;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增点扩面,有序推进村镇的整治改造,力争全年完成10%的村庄整治改造任务;完善以奖代扶、以物代补政策;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形成“政府投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新农村建设筹资工作机制,年内筹集1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继续选派干部到村镇帮助和指导新农村建设,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创建好班子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产业优先、产业带动战略,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粮食种植,发展2万亩绿色大米种植基地。突出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新建茶叶基地1000亩,着力建设油石、梅水和五指峰万亩茶叶观光带;大力推进高效油茶生产,集中建设紫阳、社溪、水岩、双溪、寺下等5个高标准万亩基地,全年新植无性系油茶2万亩,低改2万亩。做大做强特种水产、四元杂交猪、果蔗、精品水果等区域特色产业基地,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办法”,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战略的实施,激活农村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大力扶持梅岭茶场、花山生猪养殖购销公司等骨干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流通和精深加工。继续抓好品牌建设,力争“绿月”、“陶氏云片”进入全省优质品牌行列。引导扶持新经济组织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足用活世行贷款,发展农业综合项目,加大农田水利、农村市场体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向上争资,启动灵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重点抓好南村、横岗、蛇头印、龙船陂等骨干灌区工程建设,确保农田有效灌溉。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健全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施“长治”水保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公顷。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1450个。解决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抓好营林护林工作,全面完成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加强劳务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民知识化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训农民1.45万人。强化劳动力输出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劳动力市场培育,增强劳动力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制衣、玻纤、社区服务等劳务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0元(贫困监测数)。

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战略产业。农村稳,则市场稳、人心稳;农民富,则国家强、全民富。我们决不能因为农业占生产总值比例下降和取消了农业税而放松农业;决不能因为农村发展任务艰巨而避开农村;决不能因为农民人数多、收入消费水平低而忽视农民。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要更多地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引导人才、智力、技术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只要我们务实冷静、不图虚名,为民造福、奋力拼搏,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就一定能够步入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三农”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二)做强工业企业,做实工业园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工业是立县之本,富县之源。工业化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速城市化步伐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发展工业,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推进园区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继续实施黄埠工业园区扩张工程,推进园区第二期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明确功能定位,严格实行企业准入制度。围绕“项目立区、企业兴区、产业强区”目标,引导和促成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突出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引导上下游企业和配套项目进入园区,形成集聚效应。切实加强工业园区管理,搞好配套服务,力争新园区进驻企业5户以上,努力把黄埠工业园建设成为精品工业园。

——培植产业集群,引导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引导发展以轻纺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矿业资源整合,规范发展矿业开采与深加工;扶持金威漆包线、晨光稀土、振雄制衣等企业增资扩产,扩大产业规模。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上年增加4家,总量达2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8%,利税总额增长15.6%;全县缴纳税收过100万元企业户数比上年增加4户,总量达10户。

——完善政策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完善金融机构信贷目标考评办法,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用好用活工业发展基金,促进优势企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玻纤、冶金及金属加工等企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继续推行“五个一”挂点服务制度,实施“小巨人”工程,重点扶持兴华挡风玻璃厂、永鸣机械厂、滨江机械厂等企业上新台阶。

(三)全力推进旅游整体开发,彰显旅游产业龙头地位,繁荣提升第三产业

创新、创优、创特旅游支柱产业,合心、合力、合拍建设旅游休闲“后花园”,力促旅游经济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迈上新台阶,五年实现新跨越。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以陡水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速建设上犹至梅水一级公路、梅水至陡水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启动环陡水湖旅游公路建设,完善陡水湖旅游码头、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改善水陆交通条件,畅通赣州至陡水湖景区的森林小火车线路,全方位构筑便捷、舒适的旅游交通网。

——实施项目带动,构筑精品线路。以深圳安远集团投资实施旅游整体开发为契机,主动跟进服务,全力推进陡水湖京明度假村、五指峰温泉漂流、南河湖城市公园以及东山公园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以“一点(陡水湖)、两线(小火车旅游线、县城——梅水——龙门——营前——五指峰旅游线)”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对闲置、分散、无序的旅游景点进行有机链接,对赣丰线、犹陡线、上太线等公路沿线的竹木加工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对沿线裸露山体进行绿化美化。

——强化宣传促销,打造旅游品牌。着力组织特色旅游活动,加大对上犹旅游品牌的宣传。适时参加省、市组织的旅游推介会和广东、浙江“旅交会”;举办“龙舟”旅游节,开展“魅力上犹”旅游摄影绘画征文活动。指导希桥酒店申报旅游星级质量,陡水湖申报国家3A级景区。

——加大旅游从业培训和商品开发力度,提升经营档次。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做好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引进和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努力挖掘和开发根雕、竹编、奇石等旅游工艺品,进一步提升茶叶、石鱼、石伏鱼、玉兰片等绿色旅游小商品,筹建特色餐饮一条街。

——做大旅游娱乐业,做旺商贸业,做精房地产业,做活现代服务业。引进和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休闲、健身娱乐项目;扶持建设23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购物中心;引导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规范房地产开发和管理,搞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网络等新兴服务业,扶持发展会计审计、公证评估、鉴定拍卖等中介服务业。

(四)坚持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并举,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发展县域经济

——突出招商引资,促进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把开放型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来抓。在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的同时,组建15个定点专业招商小分队和5个产业招商小分队,深入沿海及市外招商;围绕产业规划,引进项目和资金,延长产业链,培植产业集群;紧盯大企业、大集团,加速引进战略投资商,整合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精深加工项目;着力开展全民安商活动,采取“引进一个企业,安排一个县级领导挂点联系,一个单位帮扶,一个干部跟踪服务”的办法,切实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促使企业在达产达标的基础上增资扩股,扩大投资。通过各种招商途径和办法,力争引进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6个;实际利用外资3200万美元,实际引进内资5亿元。

——强化项目支撑,积极向上争资。增强“四个意识”,充分发挥国定贫困县的政策优势,牢牢抓住国家对“中部崛起”支持力度加大的有利时机,主动出击,精心策划包装,重点推介申报农村安全饮水、职业教育、社区建设、公共文化卫生事业、上犹江流域治理以及循环经济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向上争资有新突破。

——推动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下决心扫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等环境,努力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凡法律不禁止的投资领域,都对民营企业开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财产和权益。重点扶持发展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四类民营企业。坚持多措并举,增加民营企业数量。围绕全民创业,鼓励本地能人兴办一批、推进国企改制整合一批、扶持下岗职工合办一批、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离岗领办一批企业。力争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00户,私营企业35户,新增从业人员2160人。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搞好信息服务,扶持和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五)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以“三城”联创为抓手,以创建一流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为目标,加快小家碧玉式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进程。
   
——完善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品位。完成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的评审报批工作,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的层次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城市规划的标准体系、基本色调和建筑风格;推出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城市名片类建筑,提高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增加绿地面积,降低容积率,降低密度,提高城市环境和视觉质量;通过规划,把更多的城市空间留给市民,把最好的视觉资源留给百姓,把最适宜休闲旅游的区域让给游客,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完善公用设施,推进城市建设。继续实施县城南扩战略,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完成文兴路绿化、美化工程,犹江大道人行道拓宽和美化工程,稍口沿江路绿化、亮化工程;完成矿产、稽征等单位办公楼建设;启动行政中心、文峰小区和稍口小区建设;完成犹江花园、犹江大道两侧用地开发建设;延伸硬化备田沿江路至壕角上路道。实施小街、小巷、小游园“三小”工程。完成上西村路农机公司至上犹中学段北侧改造。完善新区功能配套,完成新区供水加压站建设,做好新区自来水管网及供电、电信、广电管线铺设。加快垃圾中转站建设,启动垃圾填埋厂改扩建工程,增建县城公共厕所,兴建公共汽车候车亭。

——构筑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市运营水平。开展城市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确保城市的“洁、绿、美、畅”。完善《城市管理办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城管执法监督。实施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形成城管执法人员、城市协管员、卫生保洁员三支队伍分工协作,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相互促进的局面。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逐步实现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市场化经营。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评议考核体系,促进城市管理上水平。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多方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启动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城市建设投资中心(公司)。

  ——培育服务组织,建设和谐社区。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等措施,按照政社分开、权责一致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县、乡(镇)、居委会三级社区管理体系和服务组织网络,培育社区服务创业主体。以东山镇为重点,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体育、医疗保健、法律咨询、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组织;规范管理,支持和鼓励社区服务组织不断丰富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以创建整洁舒适的社区环境为着力点,综合整治县城小街小巷和居民聚集区,清理卫生死角,保持路面和房屋立面的洁净美观,制止在主干道乱搭乱建和在小街小巷随意堆放杂物等不良行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在每个社区居委会建立一个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结合“三城联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庭院、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活动水平。

(六)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扎实推进和谐上犹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建设和谐社会。

——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力争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安置“4050”下岗失业特困职工再就业120人。继续抓好“五保合一”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制度改革,加大社会养老保险费征缴扩面力度。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做好城市低保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行离退休人员的社区化管理服务。抓好农村中心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

——积极做好残疾人救助工作。所有农村残疾人免费入学;对考入大学二本以上的残疾人,每人奖励5000元,以后每年补助2000元,直至完成学业;办好城区小学特教班;对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城镇残疾人实行城市低保救助,对农村残疾人进行社会救济;抓好残疾人免费就业培训,力争引进一家福利企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五五”普法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加强收费监管,稳定市场物价。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种制假售假行为。深入开展建设“和谐平安上犹”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黑恶势力,维护社会稳定。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繁荣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巩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执行义务教育一费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应用人才和产业工人,做强做大县职业技术学校。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深入开展“农村卫生年”活动,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选聘130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教育、卫生系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奇石之乡,精心打造上犹文化品牌。兴建广电网络传输中心大楼,完成11520户以上5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全县农民体育运动会和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

——做好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力争计划生育率达90%以上,确保省市先进,争创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切实保护耕地资源;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做好27个重点村扶贫规划,推进移民扶贫工程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加强环保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精心组织我县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继续做好气象、防震减灾、档案和地方志工作。关心重视老干部和老龄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七)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加快“十大体系”建设。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服务中心、优化发展环境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等八大中心,力求“十大中心”功能更加齐全、操作更加规范、效能更加明显。实施干部继续教育工程、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城镇公民职业化工程,创新人才选拔、激励、使用和管理机制,把上犹打造成人才集聚的“洼地”。加强对市、县下发政策文件的跟踪问效,研究制定适应我县县情并有利“对接”的政策措施。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等各项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盘活各类国有资产,重点做好外贸、商业、粮食、供销、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依法破产和转制工作,妥善安置职工。出台《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经营管理和效益最大化。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

——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强化收支两条线。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制度。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为各种所有制投资主体营造公平有序的投资环境。

    八)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新的时期,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务实创新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协调凝聚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行政能力。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审批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把能下放的事权交给乡(镇)、单位,把不该由政府管理和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使政府的职能尽快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财力物力等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行政审批实行目录化管理,执行同一审批标准,增强透明度,并逐步由指令性管理转变为禁令性管理。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审批事项的内容、程序、权限、时限、收费、结果六公开
   
——加快制度建设,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水平。加强政府决策可行性研究和成本、效益估算,实行重大决策项目告示制度,建立健全有社会各方面人士参加的政策听证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信息披露作用。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行政问责机制,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落实《政府议事制度》、《政府工作规则》、《行政执法责任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
  
——加强政风建设,优化行政环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减少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进一步加大对投资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的监督力度,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疏于管理等问题进行问责;对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效率低下、办事推诿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将采取严厉的措施。切实做到“绩必奖,误必惩,功必赏,过必罚”。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推进信用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信用意识,不折不扣地完成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实事的各项工作。加强对政府债务、公款签单消费、行政遗留问题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遗留问题的清理,并千方百计逐步加以解决,真正取信于社会。加快推行行政承诺、行政过错补偿等制度,切实维系政府的公信度。

各位代表、同志们,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赶超的责任感,全力抓发展,强力抓落实,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劲态势;必须坚持抓重点促全局,动员一切力量,抓住一切机遇,用足一切政策,挖掘一切潜力,合力推动上犹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使全县人民共享加快发展的成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把先进性的要求体现在制定和贯彻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上,体现在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动上,真正把人民政府建设成为一个勤政务实的政府、廉洁高效的政府、有所作为的政府,我们的政府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上犹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为建设一个山川更加秀美、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的上犹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