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6月27日在上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访问量:

县十七届人大一次

会议材料(四)

政府工作报告

——2011627日在上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上犹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邹常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真抓实干,奋发有为

过去四年,是我县把握发展契机、战胜严峻挑战、取得丰硕成果的四年。四年来,在上级党政和中共上犹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沉着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困难和挑战,真抓实干、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过去四年,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以来,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市排名实现前移。经济总量实现突破。全县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5.67亿元增至2010年的27.77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38.8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由2006年的33.735.231.1调整为2010年的24.837.038.2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财政总收入、县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76亿元、1.93亿元,是2006年的2.21倍和2.47倍,年均增长21.9%25.3%,提前两年实现翻番;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7.98%提高到2010年的9.9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74.3%提高到2010年的82.8%,经济运行质量和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

——过去四年,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争资争项成效明显。累计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0.1亿元;成功列入国家“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点工程强力推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73亿元,年均递增35.4%;共实施工业、农业、民生事业等各类重点工程项目175个,开启了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投入支撑大发展的局面。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5.16亿元,实施了滨江至江西坳、油石至梅水、蓝田至紫阳、平富富至分水坳等公路改造工程,新开工厦蓉高速上犹段等一批公路建设重点项目,全县通车总里程达1064公里,131个行政村均实现通公路。启动了双溪风力发电项目;县电网10千伏以上变电容量和输电线路分别较2006年增长2.6倍、1.7倍,35千伏环网建设全面完成。投资2.27亿元新建116个移动基站、35个联通基站,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99.6%

——过去四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主导产业不断壮大。2010年,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6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8.61亿元;工业用电量达2.4亿度。招商引资稳步推进。累计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成功引进了力速数控、广建玻纤、德鸿新能源等一批附加值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企业。四年来,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内资32亿元;外贸出口由2006年的2021万美元增至2010年的8578万美元,增长3.24倍。园区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投入3.83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实现路网、管网、电力及通讯设施开工企业全覆盖。园区面积由2006年的350亩扩张至2010年的4000多亩,入园企业由39家增至72家。园区工业增加值从3.97亿元增至5.24亿元;税收收入从2623万元增至8832万元,增长2.37倍。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2010年,精密模具、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新型复合材料等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74%。全力扶持了海盛钨钼、晨光稀土、南鹰电源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 2010年,三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68%,其中晨光稀土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审计工作。

——过去四年,新农村建设纵深推进,“三农”工作稳步提升。县本级累计投入6978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843元增至2010年的2987元(贫困监测数)。新村镇建设上新台阶。硬化通村通组入户道路847.92公里。成功打造了东山李田坑、梅水园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综合精品示范点。扩张圩镇面积12.3平方公里,转移农民 2.95万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综合先进县,农村清洁工程、“两茶一苗”产业建设、新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每年整合15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两茶一苗”产业发展,完成了黄埠合溪、东山石坑等6个万亩油茶基地,打造了犹石嶂、梅岭嶂、五指峰3个万亩茶叶基地,发展了社溪沙、梅水白水寨等以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累计新植油茶6.1万亩、茶叶2.4万亩、桂花苗木2万亩,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培育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7家。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累计发放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4481.63万元,完成深山区库区扶贫搬迁4330人,发放移民后期扶持直补6062.1万元,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扶贫(移民)开发工作先进县。累计投入6437万元用于水利建设,完成了南河、梅岭、灵潭、仙人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营里陂、梅岭、平富灌渠改造项目,实施了营前防洪堤工程;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782亩;解决了5.9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成功列入全省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完成“一大四小”造林绿化面积12.96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1.34万亩。开发土地8131.8亩,新增耕地7973.6亩。完成县粮食储备库建设,新建标准仓容量1.5万吨。

——过去四年,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日趋完善。实施了第三轮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启动了城市设计和部分地块控制性详规编制,先后完成了南河湖专项规划、稍口小区概念性详规等29个规划及相应的村庄集镇规划编制,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城镇建设上新台阶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4亿元,年均增长48%,城区面积由2006年的6.7平方公里扩大到9.66平方公里。先后规划建设了清华苑、财富世家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建设了集防洪、排水、观景、休闲四位一体的“一江两岸”景观带。完成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广电等办公大楼及一纵四横的新城区路网建设,完善了沿江游步道,修建了东山寺、黑塔山等城市公园。投资8300多万元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在全省率先投入运营。加快社溪、营前、寺下等中心乡镇建设步伐,促进了人才、劳务、技术、资金等要素向中心乡镇聚集。四年来,城镇化率提高了9.6个百分点,达到38.9%城市品位有新提升。充分结合江南水乡的特质,在城镇化进程中求精求雅求巧,大大提升了城市建设品位,荣获“江西省园林县城”称号。新增了道路清扫车、垃圾集装箱、垃圾收集车等一批环卫设施,实现了环卫保洁全覆盖。启动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对31条主次干道及县城4个出入口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新增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6年的6平方米增至2010年的11.1平方米。

——过去四年,旅游开发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不断繁荣。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累计投资8.6亿元用于发展旅游产业,希桥酒店、京明度假村和陡水湖景区旅游公路等设施相继建成。成功承办中国赣州(上犹)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上犹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荣获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大县”、“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大县”、“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低碳旅游示范县”称号。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梅水园村和县粮食历史文化陈列馆分别获评省、市乡村旅游示范点,10家农家乐获评省、市三星级农家饭馆。营前红色旅游项目列入省市专项规划。四年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5.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9%27.6%现代服务业日趋繁荣。邮政储蓄银行、赣州银行在上犹挂牌营业,上犹工行分理处恢复了支行建制。201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70亿元,年均增长21.4%;各项贷款余额18.34亿元,年均增长37.3%,增幅连续两年居全市前列。累计发展私营企业362户,新增注册资本10.15亿元、从业人员6542人。房地产业有序发展,累计销售商品房4735套,实现销售收入10.28亿元。

——过去四年,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政府自身建设成效明显。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共引进教育、卫生等各类人才871人,就业创业“2+3”、小额担保贷款“大中小”、招工留工“12345”三套模式在省、市推广。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合理设置了23个政府工作部门和22个县直(部门)事业单位,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得到巩固。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向艰苦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发放了特殊津贴,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并对教育等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七个系统国企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规范了职工安置补偿标准。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19、政协提案415件,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废止和修改政策文件58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61项。重点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电子化招投标,对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了全过程监督。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年和创业服务年活动,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过去四年,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四年来,累计投入各类民生资金11.4 亿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县累计6.25万人次享受了城乡低保,发放低保金5540万元,3.97万人次享受了城乡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2549.6万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0.9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1581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5项社会保险累计扩面1.1万人,新农合累计参合90.21万人次,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城乡全覆盖。建设了东山、营前、寺下、油石、社溪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率大幅提升。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社会福利社会化优惠政策,引进民间资本1500万元建设了永春老年公寓。城乡低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推进,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304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54户。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生活补助机制,累计1998名被征地农民享受了养老保险政策。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投资近2亿元建成了全省设施一流的上犹二小、上犹二中,县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消防营房建设均走在全省前列。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贫困学生补助共计5781.5万元。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中医院门诊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并升格为二甲医院,完成了双溪、寺下等8个乡镇卫生院和141个村卫生室的改扩建;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成功承办了全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暨龙舟大赛,荣获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5‰和7.5‰以内,人口计生工作保持全国先进。依法关停了赣富纸厂等一批环评不达标企业,污染减排控制量位居全市前列。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在全省率先出台大学生参军、复员安置工作规定,征兵工作获省政府表彰,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和谐平安上犹建设,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县领导大接访、包案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制度,集中力量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老案,实现了“六个不发生”目标,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发案率多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被评为20052008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应急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在全市率先成立应急救援大队,全省一流的县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成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外侨、对台、科技、气象、统计、档案、人防、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的政府工作,充满着困难和压力,充满着艰辛与汗水,也充满着成功和喜悦!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党政和中共上犹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向奋斗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县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上犹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总结四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要在上级党政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县情实际,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必须坚持加快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特别是针对上犹底子薄、基础差、后发展的现状,更要按照又好又快的要求,迅速做大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二是必须坚持为民发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构建普惠型社会的要求,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30万上犹人民。三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相生相融。四是必须坚持和谐发展。和谐的社会秩序是推进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推进上犹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共同维护稳定的责任感,深入推进和谐平安上犹建设,才能确保社会安定团结、改革稳步推进、经济健康发展。五是必须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操作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大,综合实力还不强,经济发展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对加快发展的承载能力还不足,土地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任重道远,特别是服务意识、创新精神、执行能力等还需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我们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生态发展,绿色崛起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我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机遇,破难前行,真抓实干,奋力开创上犹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主战略,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主路径,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加快推进生态、创业、宜居、平安、幸福上犹建设步伐,争创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新跨越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努力,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5亿元;财政总收入保7亿争8亿力争过10亿元;逐步提高财政总收入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20%;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县外资金年均递增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及目标要求,今后五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工业总量,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生态发展、绿色崛起培育支柱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地突出工业强县和产业富县,抓大抓优、扶大扶强,大力培植工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壮大工业经济总量。

打造大平台。重点抓好县工业园区建设,使其成为“工业强县”的主战场,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高标准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将园区规划与工业规划、城镇规划、交通规划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模具产业园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特色生态产业园。同时,在中心乡(镇)规划劳动密集型工业小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创造条件。完善工业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加快水电、通讯、排污、排水、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所有路面硬化,提升园区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围绕把黄埠示范镇建成工业园区配套服务区这一目标,推进物流中心、220千伏输变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加快住房、学校、医院、休闲娱乐等生活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园区投资软环境。健全园区企业服务中心运行机制,高效做好入园企业环境评估、用地报批、证件办理、工程管理等相关服务,合理设置入园项目节地、节能、环保等准入门槛,提高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

开展大招商。围绕精密模具和机械制造、新型复合材料、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动力电池四大主导产业,以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加快产业集聚为目标,突出抓好主导产业招商,力争各主导产业每年都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引进落户。对接朝阳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和上市企业,更加重视招商选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引进和落户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税收和低碳型的企业集团,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坚持以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为重点,通过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商会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着力营造全民招商氛围,扩大招商成果,确保到2015 年实现利用内资突破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00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突破2亿美元。

培植大产业。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协调联动机制,集中扶持一批重点企业,推动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落实并完善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积极稳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促进钨资源向钨深加工企业集聚;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解决企业资金瓶颈问题策划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争取更多工业项目得到国家和省、市支持;强化项目督导,加强项目调度,竣工投产一批在建重大工业项目,力促晨光稀土、海盛钨钼等企业早日上市。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突破2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0个。规模以上企业达40家,实现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年均增长26%,税利超8亿元,年均增长19%

(二)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搭建平台

科学编制城镇规划。规划是政府最大的资源,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资本。要牢固树立规划可以提升品位、可以出生产力的观念,以规划为龙头,按照以人为本、公共服务优先原则,优化配置城市资源。全面完成第三轮城市规划修编工作,抓好县城各地块控制性详规的编制,重视加强小区建设的规划布局,合理划分办公、商业、教育、休闲、娱乐、居住等主体功能区。全面完成14个乡镇的总规编制,提升乡镇的规划编制水平。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做好城市经营文章。强化市场运作,科学经营城市,把上犹良好的生态优势转换为财源优势。有序扩张新城区。实施“东接、南扩、西连、北延”工程,拉大城市框架,结合绕城一级公路项目,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把黄埠镇打造成上犹“新城区”;组团推进稍口、茶亭、南河湖等片区建设,到2015年,县城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2万人;重点抓好金山大桥、文体中心、法院审判大楼、水南大道西延等市政工程,打造一批城市建设精品项目。提升改造老城区。完成沿河路犹江大桥至仙人湖大桥段、东门农贸市场、中山路、下西村的棚户区改造,继续实施老城区主干道路面改造及小街小巷硬化亮化工程,力争用五年时间把老城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商住文化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继续完善东山寺、黑塔山、白塔山和飞凤山四大主题公园,规划建设湿地公园、体育主题公园,推进娱乐城、文体中心、商贸中心和会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大城市亮化设施投入,大力实施“一江两岸”节能亮化提升工程,使“一江两岸”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美的滨江生态长廊;完成仙人湖音乐喷泉和画舫等项目建设,把仙人湖打造成极具江南水乡韵味的观光胜地;推进“森林进城”工程,在重点路段和重要区域推广种植桂花、枫香、樟树、红豆杉等绿化树种,形成“四季常青、四季有花、满城飘香、两岸飘红”的生态景观,将上犹打造成“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森林城市、花园城市。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施综合执法改革,推进“大城管”工作进程。以“四城联创”为抓手,大力开展“治脏、治乱、治堵”专项治理,实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小区物业管理和卫生保洁,形成城管执法人员、城市协管员、卫生保洁员、小区物业管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重点整治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污水横流等现象,确保城市“洁、美、畅”。积极探索部分路段净化、绿化工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示范街、示范路建设。深入开展“爱我上犹江、保护母亲河”活动,加强对水体水面的保护,重点抓好仙人湖湖面清洁工作,着力维护上犹江水生态平衡。

(三)提升“三农”工作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生态发展、绿色崛起夯实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按照做大基地、做强市场、做足文化、做活机制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产业,努力打造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大县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每年继续整合1500万元以上重点扶持以“两茶一苗”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建设,积极推行在“两茶”基地种植桂花等阔叶树种的模式,大力建设“生态茶园”,力争每年新增茶叶1万亩、油茶3万亩、桂花苗木2万亩,倾力打造江南“桂花之乡”。切实落实财政专项发展基金,建立一批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专业合作社,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实施名优品牌战略,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增强农户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实力。结合生态旅游,弘扬茶文化,提升油茶文化,挖掘桂花文化,集中打造一批以休闲观光、科普娱乐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园,重点在高速公路东、西互通出口附近建设千亩苗木精品展示园,使其成为展示上犹生态农业的窗口。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资,积极引导并扶持大户将分散山场合理流转,规模开发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

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每年新增圩镇面积1.5平方公里,引农进城(镇)7000人以上,完成改水、改厕、改房任务,新增农村通组道路420公里,培训农民6万人,整体提高新村镇建设水平。坚持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形成以县城(含黄埠)为中心,以营前、社溪、寺下三个中心圩镇为重点,其它圩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集中抓好一批集“农业产业园、农民美丽家园、乡村旅游观光园、生态工业园”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县情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到2015年,全县所有圩镇和90%以上村庄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全面完成16座小(二)型水库和重点山塘除险加固工作,实施县城防洪堤、南河湖生态经济区防洪项目,推进梅水河、中稍河、营前河、寺下河、紫阳河等中小河流治理,解决剩余4.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申报农业综合开发县,加强动植物检疫,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乡镇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完善乡镇农民服务中心职能;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完成57个国家级贫困村的扶贫开发任务和万名深山区库区移民搬迁任务;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和开发力度,确保全县耕地总量平衡。

(四)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发展生态化,为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深化内涵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紧紧围绕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努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和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提高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坚决杜绝偷排、超标排污现象,确保水质不受污染。全面落实鄱阳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18个专项规划,努力争取将章江源头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水资源保护区;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坚持每年完成3万亩以上综合治理任务;继续完善县城污水处理厂管网设施,实施垃圾填埋场续建工程,建设县城垃圾中转站,完善垃圾收集系统,提高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力开展“四大水库”渔业整治,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网箱养鱼,申报鰕鯱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强化林政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积极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加强森林防火,完成植树造林30万亩,力争成功申报五指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全县森林蓄积量增至5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4%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我县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极。要依托上犹山水生态优势紧紧围绕“旅游兴县”发展路径,着力把生态旅游培育成为最具活力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加强景区建设。严格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加快仙人湖、南河湖、燕子岩、五指峰、双溪草山等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步伐;引进资金,整合打包,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陡水旅游示范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生态农庄,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配套设施。高标准建设大型游客服务中心,完善导游讲解、餐饮住宿、旅游交通、休闲购物等配套服务功能;启动大型娱乐城建设,实施温泉宾馆、生态漂流、龙舟赛事基地、皮划艇队训练基地等一批中高档次娱乐和运动项目积极开拓市场。加强与旅行社合作,精心策划旅游线路,细分客源市场,推出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精品。强化宣传促销。积极开展旅游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上犹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到2015年,旅游人数突破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5亿元。

(五)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构筑支撑

积极加强投资引导。组建并运作好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盘活资产,整合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引导各类投资重点向产业结构升级、民生社会事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倾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健全争资争项工作机制,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和储备管理,协调推进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大项目,通过“大做项目、做大项目”战略的实施,着力破解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难题,用大投入带动大发展,确保每年集中实施一批事关全县发展、拉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到201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

完善交通运输架构。重点构筑连接赣州主城区的便捷交通循环网,加快推进与周边县市相连的陆上通道,力争开通赣州至上犹城区公交线路,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抓好“出口路”建设,争取南康唐江至上犹一级公路建设,高标准建成赣崇高速公路上犹段及出入口连接线(绕城公路),争取建设S230省道上犹段(双溪荷树坳至平富分水坳二级路改造),打通出县通道,形成东接赣州主城区,南贯广东韶关,西通湖南郴州,北连井冈山的交通网络。抓好“发展路”建设,完成斜拉桥改造,建成县城至社溪二级公路、梅水至营前二级公路、南河湖环湖公路、县城外环公路、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金山大桥、上犹大桥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公路和桥梁。

增强能源支撑能力按照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的要求,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绿色能源建设。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建设目标,积极发展新能源,全力推进双溪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多渠道、多途径增加能源供给,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强城乡电网改造,加快技术升级步伐,推进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对接西气东输赣州段建设,建成天然气管网及城市燃气管网。实施农村沼气推广工程,切实改变农村生产生活能源主要消耗林木资源的格局。

(六)切实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生态发展、绿色崛起凝聚合力

全面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群众共享。努力完成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推进慈善福利事业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抓好高龄老人长寿补贴扩面提标工作。拓展社会福利中心功能,探索建设集敬老院、光荣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四院合一”的新型社会养老机构。全面实行遗体免费火化,提升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水平。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着力解决群众就业创业难与企业招工留工难结构性矛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不断扩大困难群众住房租赁补贴发放面。切实加强市场监管,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群众维权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着力做好信访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教育疏导,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强重点领域、行业的专项整治和长效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加快防灾减灾系统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继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技术防范设施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急需紧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实施教育资源向县城和中心乡镇聚集,发挥最大效益。大力推进二中、二小等县城中小学校建设,确保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远程教育工程和寄宿制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县城建成5个示范幼儿园,力争每个乡镇创办一所示范幼儿园,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左右;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完成县职业学校迁建工程。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完善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力争兴建一所三甲医院,推进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迁扩建工程。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大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转换、乡镇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等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物普查数据库建设,抓好非遗普查和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完成60%以上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设,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积极稳妥完成七个系统国企改革任务,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兵役、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统计、审计、科技、人防、对台、民宗、外侨、气象、地方志、地方红十字会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新一届政府肩负着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历史重任,承载着全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我们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倾力打造服务、学习、效能、诚信、廉洁政府,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倾力打造服务政府,增强凝聚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摒弃全能政府、管制政府、无限政府的陈旧观念,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把政府该管的事管好,把市场配置的职能让给市场。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消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的投资机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扎实有效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结制、重大项目代办制等政务服务制度,建立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发展绿色通道,创建最优发展环境。

倾力打造学习政府,增强创造力。学习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地区生存的根本和发展的动力。促进上犹融入发展大潮,必须以学习为先导。政府要成为学习的模范,强化学习责任,深化学习意识,健全学习考核机制,推进学习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做到学以修德,抛却私心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学以增智,摒弃经验主义,增强创新本领;做到学以致用,紧跟时代潮流,推动科学发展。实行“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县讲学,鼓励干部职工外出考察学习,在广阔的世界里,进一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提升能力。

倾力打造效能政府,增强执行力。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积极营造狠抓落实氛围建设执行文化。瞄准执行高度,加快执行速度,强化执行力度,着力形成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立说立办的良好作风,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对乡镇、部门和中心工作实行分类和差异化考核,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科学的工作落实机制。创新效能督查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推行领导挂点、定期调度和倒排工期制,做到“人人明责任、层层担责任、全员抓落实”。加强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促进发展提升”活动,大力治庸、治懒、治散,力促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倾力打造诚信政府,增强公信力。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灵魂和核心,是构成诚信社会的主导和基础。加强政府议事规则建设,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和专家建议,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察和督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等行为,确保行政行为公开、公平、公正。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要心系群众,坚持兑现各项惠民、便民政策,不与民争利,做到依章办事,信守承诺,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倾力打造廉洁政府,增强感召力。只有廉洁的政府才能履行好维护社会公正的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不懈抓好反腐败斗争,着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违规违纪行为不包庇、不袒护。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公众的舆论监督,坚决做到依法行政。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进一步健全国库集中支付、产权交易、土地出让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等各项制度。推进公共权力阳光运行,公共资金阳光操作,国有资产阳光运营,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着力打造阳光政府。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重责、慎权、淡利,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营造干净干事的政务环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我们正处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唯有倾注全部的热情与心血,才能担当起时代重任,才能不辜负人民重托。让我们在中共上犹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为开创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新局面,为上犹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