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09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元月22日在上犹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访问量:

县十六届人大四次

会议材料(二)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元月22日在上犹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上犹县人民政府县长何舜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上犹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最大、挑战最多的一年,也是上犹人民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和实效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县政府在上级党政和中共上犹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融入主城区、打造后花园、建设新上犹”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据初步测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82亿元,增长12.6%。财政总收入2.4亿元,增长15.5%;县级财政收入1.66亿元,增长24.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99亿元,增长31.6%。固定资产投资13.55亿元,增长45.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14亿元,增长20.84%;各项贷款余额13.58亿元,增长102.45%,增幅列全市第一;存贷比达50%,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亿元,增长18.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753元(贫困监测数),增长10%

——项目建设实现突破。争资争项成效显著。开发储备项133个,争取无偿补助资金5.3亿元,增长35.9%,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重点工程快速推进。投资8800万元的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竣工,在全省率先签订特许经营权转让协议。投资7000万元的第二小学一期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二中迁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滨江至江西坳公路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重点工程“百日会战”完成投资10.8亿元,项目之多、投资之大前所未有。中央新增扩大内需投资项目顺利实施。4批次52个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353万元,带动其它其它投资8189万元,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9年是我县公路建设项目开工最多、进度最快、效果最好的一年,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23亿元;群众期盼多年的油石至梅水、平富富至分水坳公路竣工,蓝田至紫阳公路新江至紫阳段完成路面硬化、蓝田至新江段完成路基改造;完成13条农村公路建设;县城至梅水公路完成投资5313万元;厦蓉高速公路上犹段前期工作就绪。新建了双溪、油石35千伏变电站和35千伏营前至双溪输电线路;营前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08年三批农网完善工程全面完成;双溪70米风能测试塔正式向中国气象局输送数据。投资6400万元新建了62个移动基站、14个联通基站和8个直放站,98%的村组实现信号覆盖,移动3G网络正式开通。

——工业经济逆势发展。克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在全市率先扭转工业经济下滑势头。全年工业用电量2.77亿度,增长14.97%。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86亿元,增长11.4%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园区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增长14.2%;投入基建资金9996万元,完成了工业园北区一、二期“三通一平”和县城至园区高压线路改造、3G光缆铺设等工程,完成标准厂房6.9万平方米。启动了新市民公寓和北区西扩工程,新增工业用地800亩;完成1.8万亩南区规划编制。新增入园企业10家,总投资达6.15亿元。外向型经济取得实效。先后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活动200多次,成功引进广建玻纤、牡丹蓄电池、乐丰科技、力速数控等1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8个;重大招商项目开工率100%,汇禾实业、穗联塑料等竣工投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962万美元,引进内资14.2亿元,分别增长5.94%6.8%主导产业不断发展。有色冶金、玻纤及新型材料等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2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3.5%,成为拉动工业经济逆势增长的重要力量。海盛钨钼、南鹰电源等骨干企业实现增资扩产,晨光稀土上市工作已完成IPO尽职调查。

——新农村建设纵深推进。县本级安排28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增长12%。完成水稻种植21.57万亩、粮食总产8.9万吨。被列为支农资金整合省级财政绩效考评奖励资格县。新村镇建设上新台阶。77个建设点的村庄整治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改房4.48万平方米、改栏厕1.95万平方米、改水2972户;完成通组主干道路基改造61.3公里、入户路硬化57.5公里。积极开展圩镇整治,扩张圩镇面积2.12万平方米。在全县14个圩镇、950个村落社区推行“1+4”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农村垃圾处理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农业产业不断壮大。重点打造茶叶、油茶两大主导产业,新建了石坑、麻田、社陈、合溪、油石嶂等万亩“两茶”产业基地,新开发茶园1万亩,新植油茶、改造低产油茶林各3万亩,被列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和全国茶叶技术体系建设协作县。沙万亩果业基地基本成型;发展加工甜橙1800亩,提前一年完成市下达任务;新建有机脐橙基地5000亩,“客家红”有机脐橙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完成深山区库区移民930人,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158万元、良种补贴273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02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522万元。梅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灵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梅岭灌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营里陂、平富灌区投入运行。粮食储备库三期工程竣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5万亩。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4.5万亩。东山、梅水土地开发项目获省批准立项;社溪土地开发项目通过省验收,新增耕地491.66亩。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启动了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四湖两岸”环湖生态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对原太平洋制药厂、猫埂山、稍口小区等重要地段编制了概念性详规。城市控制性详规覆盖面提高5个百分点。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全年完成市政工程投资1.39亿元,增长30%新增建成区面积0.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实施了县城柏油路、小街小巷硬化等工程,完成了东山公园、黑塔公园建设和文兴路、水南大道人行道改造、文峰北路拉直、文峰南路改扩建工程;启动了老年活动中心、法院审判大楼、行政服务中心、人才公寓、军地联合指挥中心等新区大楼建设,文化中心、建设大楼、档案大楼、广电网络大楼相继竣工。加快了“一江两岸”景观带建设步伐,完成了沿江路护堤、亲水游步道、龙舟赛台和亲水码头等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结合“四城联创”,积极探索了城市管理联合执法机制,加大了违章建筑和地下房产开发的清理整治力度。大力整治市容市貌,对占道经营、灯箱广告、流动摊点等进行了整治和规范。进一步完善了城区公共汽车候车亭、公厕、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新增公园绿地7.53万平方米、行道树3565株、霓虹灯8523米、路灯1556盏。荣获了“赣州市第一届文明城市”称号,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通过现场检查验收。

——现代服务业日趋繁荣。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2100万元修通了梅水至陡水湖景区旅游公路,京明度假村建成开业;乡村旅游发展迅速,3家农家饭馆、农家旅馆通过三星级初审;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承办了“2009中国赣州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开展了“中国石艺之乡”第三届奇石博览会、首届农民运动会等14个主体活动,吸引了省内外30多家旅行社参与;全年接待游客28.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亿元,分别增长40%15%。赣州银行上犹支行挂牌营业,当年发放贷款1.15亿元。发展了一批较高档次的休闲、娱乐、餐饮项目,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83户、个体工商户1868户,其中新增商务酒店8家、品牌专卖店6家。开展了惠民安居工程月活动,发放购房补贴453万元;全年共销售商品房1060套,实现销售收入2.36亿元、税收3500万元。

——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十大体系建设纵深推进。全市十大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在我县召开,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十大体系进园区、进市场、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为园区企业解决用工4000多人;开展了中小企业贷款资质培育,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由原来13家增加到31,其中为9家新取得资质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18亿元。全面启动新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培育了以东东超市为龙头的物流配送中心,建成14家乡级超市和56家村级连锁店;福达物流公司被评为市规模以上汽车货运企业。选聘了优秀村干部、计生干部到乡镇工作,公开招聘、选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小学教师、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31人。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成立了江西省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上犹县分公司,组建了上犹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规范了财政收支管理,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整合了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得到巩固。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向艰苦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发放了特殊津贴,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到位后的绩效工资。县医药公司及交通、商业系统国有企业改制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实现突破,遗体火化率达56%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财政投入民生资金2.6亿元,增长23.8%。民生工程“八个重点”、81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大力推广“2+3”就业模式、“大中小”小额担保贷款模式,累计解决1.3万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802万元,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额3368万元,发放养老金553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7万人。新农合参合23.1万人,参合率达91.71%。提高了城乡低保补助标准,1.55万人享受了城乡低保,发放低保金1586.6万元。建设廉租房108套。社溪中心敬老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安置了90名孤寡老人;占地150亩、可容纳300人的县中心敬老院主体工程完工。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投入56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3.98万平方米,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和谐上犹建设成效明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侵财性犯罪”等社会治安系列整治活动,刑事发案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公众安全感测评综合指数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一,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引导群众理性上访,实行了大接访和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1046件次,下降20.9%,实现了来县访、越级访下降和赴京非正常访“零”登记。开展了法治县创建活动,着力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了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应急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科、教、文、卫等事业全面发展。狠抓民营科技企业发展,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民营科技企业。教学质量有新提高,高考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分别增长31%20%,有2名考生分别考取清华、北大,开创了同年考取清华、北大的先河,中考优尖生人数比例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建成了梅水、油石、社溪等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了“上犹客家门匾习俗”国家级申遗工作;“九狮拜象”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电50户以上的自然村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营前、水岩、梅水实现了广播“村村通”。扎实开展“光明·微笑”工程,实施白内障手术805例、唇腭裂手术40例,全面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切实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确保了我县无重大传染疫情发生;投入1600万元新建了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改造了双溪、寺下等6个乡镇卫生院,争取了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资助医疗设备87台(件),价值2045万元,填补了我县医疗设备11项空白。人口出生率13.89‰,自然增长率7.82‰,符合政策生育率89.07%,继续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省、市综合先进县。生态环保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启动了“四湖两岸”生态经济圈建设,对污染严重的赣富纸业、新兴造粒厂等企业依法实行关停破产,在全市率先完成节能灯安装任务。进一步完善了老年人优待政策,将百岁老人长寿补贴从每月100元提高到300元,在全市率先对9099岁老人给予每月100元的长寿补贴。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在全省率先出台大学生参军、复员安置工作规定,征兵工作获省政府表彰。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被评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与此同时,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外侨、人防、对台、气象、统计、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加大投入保增长,扩大内需促发展,实现了经济企稳回升,并呈现较快增长的势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群众团体,向驻县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救援人员、公安干警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参与上犹发展的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快;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支出快速增长,给财政带来较大的压力;政府少数工作部门执行意识和落实能力不够,机关效能建设还需加强,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都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顺利启动“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国家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这些都将有助于我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县已拥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就一定能开创上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1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转变经济结构的战略机遇,着重解决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主要矛盾,全面推进“融入主城区、打造后花园、建设新上犹”发展战略,从“大做项目、做大项目”入手,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拓宽城乡统筹发展空间;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实现进位赶超和跨越。

2010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8%;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下降4%,化学需氧量排放继续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牢固树立“项目就是财源,是发展后劲所在”的理念,不断创新举措推进项目开发,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加大项目开发力度。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契机,继续完善项目开发责任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全力抓好项目开发工作。围绕工业主导产业、“一园两区”建设、“两茶”产业和民生工程等战略重点,加快编制国家绿色能源县、风力发电、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把项目谋划与对接国家投资、承接产业转移、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建立与中央、省、市政策相衔接的项目库,力争在国家新一轮的投资盘子中争取更大份额。同时推进县城棚户区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赣州市陡水湖自来水水源建设等重大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为我县争取更多有效投入奠定基础。

全力推动重点工程建设。认真落实项目责任制和领导挂点联系制,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土地、资金、拆迁等瓶颈问题,加强项目调度,科学安排项目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面推进工业园、“两茶”产业基地、南河湖生态经济区、稍口小区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加快以公路、能源、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厦蓉高速上犹段、赣丰线改道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县城至梅水公路改建、蓝田至新江路段砼路面等工程建设;力争完成滨江至江西坳公路改建工程;完成国家农村公路改造任务。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完成营前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做好220千伏变电站和双溪风打坳风力发电项目建设规划。继续加大通讯基站、直放站建设力度,力争实现移动通讯信号村组全覆盖。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取向,扩张工业经济总量

以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为重点,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步伐。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8000万元。

加快工业园建设。以打造生态工业园为目标,大力推进“一园两区”建设,力争完成园区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继续完善北区基础设施,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做好北区西扩工程。以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开工建设金山大桥,实施南区一期3000亩路网工程。结合黄埠小城镇示范镇建设,将园区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着力完善园区商业、物流、新市民公寓等配套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吸引和鼓励上犹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壮大园区规模实力,为列入省级二类工业园奠定基础。

提高招商兴工水平。坚持“招商兴工”,围绕冶金、玻纤、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以商招商。以“长珠闽”区域为主攻重点,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对引进重大项目的有功人员和单位实行重奖,切实浓厚招商氛围。继续实行县领导挂点、牵头部门负责、小分队参与、相关部门配合的招商制度,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招商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全程跟踪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在落户、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250万美元、引进内资15.2亿元、外贸出口创汇4200万美元,分别增长7.27%7%3.78%

做大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科学制定玻纤、机械制造等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南鹰电源扩产项目尽早实现达产达标;扶持海盛钨钼、晨光稀土在产能规模与产业结构上继续发掘潜力,力争两家企业新增产值6亿元;鼓励营前矿业、龙泰电缆、行田电产等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成为规模企业,加快广建玻纤、力速数控、乐丰科技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年内竣工投产。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提升“三农”发展水平

以“二十字”方针为指导,深入开展“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完成粮食播面24.5万亩、粮食总产9万吨。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按照“三年搭框架、五年打基础、十年成体系”的思路,大力推进以茶叶、油茶为重点的产业建设。建设梅岭经园村至五指峰茶叶产业带和油石嶂有机茶、五指峰高山茶、梅岭有机茶产业圈,重点打造油石嶂、五指峰、营前、园村、梅岭五大茶叶基地;建设上太线沿线乡镇及紫阳油茶产业带和以东山、社溪、寺下为中心的油茶产业圈,重点打造东山、社溪、黄埠、紫阳、油石、寺下六个油茶产业基地。新建茶园1万亩,建设高产油茶6万亩;建立高产油茶苗木基地和茶叶良种苗圃;规划建设12家茶油精深加工厂,整体打造“上犹绿茶”、“上犹茶油”品牌,提高“两茶”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将我县建成全省茶叶生产重点县、全省高产油茶大县。扶持仙湖米业、犹江绿月、油峰茶场、鼎丰牧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创建“仙湖绿月”大米全省著名商标。规范四大水库渔业生产秩序,加强渔政管理,加大鱼苗投放力度,实行禁休渔制度。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和应用力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增强农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打造23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提高农业保险、茶果营销、生猪生产、大棚蔬菜等领域的社会化经营水平。

纵深推进新村镇建设。投资3000万元,全面推进80个新农村建设点工作。打造黄沙工业园新村、石坑油茶产业新村、洋田旅游农家乐新村、大安客家文化新村、沿湖移民新村和园村、清溪茶叶旅游文化新村等6个精品示范点。加强圩镇建设管理,组建圩镇管理所,安排编制和经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选择46个基础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村落开展农村综合社区试点。继续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新建垃圾焚烧炉4座。完善新农村物流体系,加快农村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新增东东超市村级连锁店75家。完善乡镇农民服务中心、村级农民服务站建设,加大乡镇机关干职工办公住房建设力度。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全年培训农民1.5万人。

着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县申报立项进程;争取列入“十二五”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做好营前河治理、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及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的向上争资与实施工作。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大力实施油石等乡镇土地开发项目。严格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开发式扶贫,完成深山区库区移民3000人,做好20112015年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大力争取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农机耕种覆盖面。加快建成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建立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和脐橙冻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农业预警防灾能力。

(四)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速城镇化进程

坚持高标准、高品位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用经营的理念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多方筹措城市建设资金,促进城市建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强化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调节作用,全面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南河湖生态经济区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扩大控制性详规的覆盖面,突出抓好豪角片区、寨下片区、东山片区、水南大道西延段的控制性详规编制。通过抓住规划龙头,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位和持续发展潜力。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大力推进迎宾大道和豪角大桥建设。启动艺术剧院、体育中心、广电新闻中心建设。实施水南大道西延工程。扎实推进城市拆迁安置点建设工作,为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奠定基础。继续实施县城小街小巷硬化、亮化和“一江两岸”景观带建设工程。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

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认真探索城市环境卫生保洁新模式。整合执法力量,实行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坚决清理违章建筑,依法打击地下房产开发行为。实施文峰南路、东山大道延伸等路段的亮化、绿化和道路畅通工程;抓好水南、备田分车带和茗馨广场的绿化改造,大力实施城区主干道和裸露山体覆绿工程,新增城市公园绿地6万平方米。逐步完善新老城区城市功能,努力将上犹打造成亲山亲水、宜居宜业的“后花园”。

(五)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繁荣现代服务业

围绕“生态上犹、绿色家园”建设目标,依托生态旅游,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加快生态旅游开发。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大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提高生态旅游产业层次和水平,努力打造赣州市生态旅游重点城区。启动陡水湖4A景区创建和上犹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生态旅游,打造梅水园村茶园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红色旅游,加强旅游和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度假的深度结合,通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创评旅游星级饭店、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等形式,精心培育旅游市场。大力发展登山露营、户外摄影、山地自行车和水上垂钓等户外旅游运动。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合作,延伸产业链,促进旅游产业深层次、高品位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引进县外12家大型零售公司在我县开设大型超市,形成以大型综合超市或购物中心为骨干,专卖店、便民店为基础的销售网络。启动茶叶、奇石、根雕、风味小吃等特色专业街建设,引导经营户对口入驻经营。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积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试点工作,拓展各类涉农金融、保险业务。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县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引进或组建以仓储、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为主要业务的物流企业或集团。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提升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品位,建设御景山庄、清华苑、塞纳河畔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努力改善居住条件,并吸引周边县(市)和赣州中心城区人士到上犹购房居住。

(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全面提升十大体系建设水平。继续按照“形成载体、形成机制、形成环境”的要求,纵深推进十大体系进园区、进市场、进社区,力促十大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加快物质载体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对接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大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工作创新力度,形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开辟绿色通道,推行“并联审批”,加强对重点工程领域的全程监督。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推进社会保障、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等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有利于追赶跨越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林权交易中心建设,积极落实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加快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确保火化率达到85%以上。

(七)以保障民生为根本,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管理,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和效率,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安居工程”,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保障水平,争创省级社会救助先进县;积极探索民办公助的养老、托老福利机构建设模式,开工建设营前、寺下中心敬老院。抓好被征地农民、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和工业园区企业的社保扩面征缴;创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在每个乡镇建立2个以上村级劳务服务公司,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800人以上;安置“4050”人员就业150人以上;继续实施“公民职业化”工程,完成城镇职业培训2500人以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设保障性住房894套,其中新建廉租房618套,建设新市民公寓100套、人才公寓17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目标。

加大和谐平安创建力度。以“五五”普法为载体,全面推进法治县创建试点,继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积极履行政府的法律援助责任,实现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全覆盖。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大力构筑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监控力度,从源头上防范事故发生。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完善人事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升级扩装县城视频监控系统,强化人防、技防、物防网络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和谐上犹建设。着力形成大接访、大督查格局,完善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强化目标考核,落实信访工作责任,降低信访率。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生态立县,唱响生态品牌,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节能降耗,加快节能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土地、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争创全省生态县。进一步加强林政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林业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推行以电代柴、以气代煤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农村发展沼气能源。搞好矿山生态恢复和农村环境整治,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通过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大矿产、竹木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力度,坚持走资源精深加工路子。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业,完成造林绿化2.78万亩。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污染整治工作,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加强环保基础建设,提高环保监测水平,逐步对所有重点污染源、饮用水源实行实时、连续和在线监控。

促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加强网吧管理和整治,规范网吧经营秩序;建成营前、寺下、安和综合文化站;完成县级文物普查和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实施名师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科学规划教育网点,做好教学点撤并工作,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办好县城中小学校和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全面完成二小建设,力争实现新二中秋季开学;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启动县结防所、皮防所迁建工程;加强中医院建设,争创全省中医先进县;加强县、乡、村三级防保网络建设,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继续扩大新农合覆盖面,确保参合率92%以上;开展新农合定点药房试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举办全国性客家龙舟邀请赛和帐篷节等活动,打造户外健身品牌。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继续开展“四清理六落实”专项活动,健全城区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2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8%以上,保持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省、市综合先进县。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兵役和民兵预备役整组参建工作,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统计、审计、科技、人防、对台、民宗、外侨、气象、档案、地方志、地方红十字会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过去的一年,县政府围绕“三保一弘扬”总体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责权统一,简化办事流程,全力提高政府效能。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5件,政协提案113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共清理政策文件145件,精减县级行政许可项目53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8项;建立了重大产业绿色通道,提高了审批时效。加强了行政复议工作,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确保了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完善了政务督查机制,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010年,我们将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的新期盼,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执行力,为推进上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努力创新政府管理。不断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把重心放到为市场主体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解决民生问题上。进一步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做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认真办好政府信息网、民生博客等电子信息沟通平台,切实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以行政服务中心、农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延伸便民服务网络,搭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努力提升政府效能。强化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公平、正义、和谐的法治社会。完善政府和政府部门管理措施,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加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步伐。继续深化政府机关效能建设,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务督查机制,加大监督力度,落实奖惩措施,积极推动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力打造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把利民、便民、惠民、富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牢固树立忠诚于人民事业的理想和信念,认真履行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以守信重诺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凝聚民心;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多办暖民心、稳民心、得民心的实事好事;高度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各位代表,今天的上犹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上升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在上级党政和中共上犹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立潮头的无畏气魄,扎实工作、奋力开拓,为实现上犹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