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日在上犹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访问量:

县十九届人大三次

会议材料(十二)

——202322日在上犹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钟晓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上犹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全力打造“五区”、提升“两指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美丽幸福上犹建设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奏响赶超发展最强音,综合实力阔步跃进。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地,全力拼抢、克难攀高,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数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分别列全市第3和第4位。

这一年,我们吹响招大引强集结号,项目建设高歌猛进。设立“红黑榜”“奔牛奖”“蜗牛奖”,推进“两不停”“三集中”“赛马比拼”,实施“八大行动”项目201个,争取26个项目列入省大中型项目建设计划,项目个数、总投资额和年度投资数额均创历史新高。全力克服疫情影响,领导带头、全员出击,在北京、深圳等地高规格举办系列招商推介活动8,与桂东县共同签署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框架协议,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全年引进项目67个,总投资达51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5020”项目2个。

这一年,我们弹响保安护稳协奏曲,多线作战齐头并进。面对疫情汛情旱情等诸多超预期的压力挑战,县四套班子领导靠前指挥,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充分发扬连续作战、敢打必胜的优良作风,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打赢了一场场硬仗,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疫情大考交出优异答卷,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双下降”,学生溺亡和较大及以上事故“零发生”,一批陈年信访积案得以化解,连续三年获评全省信访“三无县”,获评全市党的二十大信访保障工作先进县。

这一年,我们唱响奋勇争先主旋律,丰硕成果催人奋进。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等“金字招牌”26项;高质量承办部省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培训会、江西省“振兴杯”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全面建设创新江西暨科技创新赋能行动现场会等市级以上重要活动和会议24项;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全市普惠金改工作推进会、全市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推进会等27个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科技创新“3+N+2”模式、基层协商“4+6”工作法、“物业进乡村”37项典型经验得到上级肯定和推介,上犹品牌越来越响亮,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力蓄势赋能,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面落实上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时出台助企纾困“40条”、稳经济“50条”、接续政策“35条”等系列政策,实施保就业、稳投资、促发展等系列举措,全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缴税费3.18亿元、惠及纳税人8183户,“亲清赣商”平台上线惠企政策55项、兑现惠企资金9565万元,政策红利助力企业“轻装前行”。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全年新增贷款余额24.2亿元,发放“五个信贷通”贷款7.71亿元,融资担保余额1.58亿元,担保放大倍数位列全市第2。建立健全专班工作体系,抢抓国家政策红利“窗口期”,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支持38.62亿元,其中争取新增债券额度12.55亿元、增长55.7%;争取政策性开发性基金、设备更新改造贴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列全市三类县前列。全力破解要素制约,南区三期扩区、迎宾大道维修改造、上犹中学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征迁啃下一批“硬骨头”;全年征收土地7360亩、房屋8.6万平方米,消化批而未用和闲置土地925亩,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84亩、计划外用林地指标3950启动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新登记市场主体2644户、增长23.9%,新入规服务业、商贸企业及个体21家;开展“百城百夜”“赣品网上行”、天沐美食节、漂流嬉水节、赏枫节等文旅消费和电商直播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200万元,全年网络零售额达8.36亿元、增长14.5%,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估列全市第1

(二)聚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全力打响“马上办”营商环境品牌,168项对标提升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营商环境主要监测指标实现提档进位。建立市场主体“五个一”帮扶、企业安静生产期等服务机制,开展首届“民营企业家日”活动,公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251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赣服通”上犹分厅5.0、“赣政通”2.0上线运行,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60项、“免证办”80项、“不见面办”1020项,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开设通用综合窗口66个,启用电子证照267项,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半日办结,“一站式集成”审批、“兜底办”“交地即交证”开启服务新模式。118项“市县同权”市级审批服务实现“不出县”“就近办”。国资国企、预算管理、乡镇“一级财政”试点、园区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提速,普惠金融改革成为全市样板。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2家、完成率列全省第1元源新材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规上企业中有研发投入企业数量达42家、增长50%,授权发明专利50件、增长4倍,发明专利数、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均列全市第1

(三)聚力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工业延链扩群。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规上工业营收增长16.7%,利润总额增长16.3%晨光稀土主营收入突破70亿元并获评省级优强企业,力速数控获评省“瞪羚”企业26个亿元以上、810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实施,园区项目数量和体量再创新高。数字赋能持续发力,培育数字经济重点企业24家,推进数字经济项目20个,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占比达83.8%。品质农业提质增效。建设高标准农田3.02万亩;全年完成粮食播面23.38万亩,粮食总产10.48万吨,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完成率分别列全市第1和第2位,全市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推广演示培训会在我县举行;生猪出栏12.9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新开发茶园2520亩、脐橙1235亩、设施蔬菜1230亩;新建高标准富硒产业示范基地5个,认证富硒农产品16个,培育富硒示范龙头企业9家,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4个,东山镇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获评全市唯一五星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服务机构,“上犹高山茶”“上犹洋田葡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获评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县。生态旅游扬优成势。阳明湖景区回归上犹运营管理。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启动南湖区域、陡水零碳小镇、双溪草山等多个旅游专项规划。南湖精品民宿度假酒店、桃花源研学基地、智慧旅游平台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梅水园村获评省5A级乡村旅游点,赏石文化城获评江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天沐温泉、大金山漂流、双溪草山等景区景点人气爆棚,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3.9%31%

(四)聚力区域协同,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45个村庄完成实用性规划编制。高标准改造东门片区老旧小区372户,改造提升黄埠、桐坑、莲塘等保障性住房小区。实施城市道路“白改黑”4.76万平方米,新改建污水管网24公里,新增停车位1031个,文峰农贸市场投入使用,“智慧城管”平台上线运行。新建城乡防洪工程27.3公里,县城防洪标准全部达到20年一遇。铺设城乡供水管网超300公里,巩固提升饮水安全5.2万人。遂大高速快速推进,S221沈坊桥至油石段公路拓宽、X808坪市至秀罗段升级改造完工通车,新改建国省县道16公里、农村公路58.8公里,完善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85公里。争取S547窑下至树木园段列入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网格化推进农村厕所摸排整改,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打造全域美丽乡镇2个、美丽村庄14个、美丽庭院2095个。梅水乡获评全市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二等奖。出境断面水质连续五年100%达标,水质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2、全市第1。完成全省GEP核算试点任务,碳达峰实施方案完成编制。黄沙片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顺利推进,连续三年成功争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资金、全省唯一。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4.94万亩、水土流失治理24.65平方公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15.64公顷。县河长办荣获2019-2021年度省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省级现场核查。东门、茶坑等10个村荣获“江西省森林乡村”。

(五)聚力民生改善,群众福祉节节攀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精准落实监测对象动态监测帮扶,稳定消除风险5421941人。城镇新增就业207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3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2亿元。全年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八成以上上犹中学南校区、第四小学和第六、第七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980个、园位1110个。上犹中专由B档成功升级为A档学校。作为全省2个县之一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督导评估。华中师大托管帮扶上犹中学顺利推进。广东省人民医院等3所知名医院对口帮扶全面展开,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医养中心、疾控中心、妇保院等项目加快实施;获评全省第一批优秀健康县。乡镇敬老院“暖心工程”深入推进,犹馨养老院投入运行,县老年养护院主体基本完工,新增养老床位153个。绿色殡改和高价彩礼等专项治理持续巩固,被列为市级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重点示范县。4个社区邻里中心完成提升改造,幸福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九狮拜象”入选2022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本土作家短篇小说《鱼鳍》获江西省第六届谷雨文学奖,新增市级非遗项目10个。南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被命名为省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县公安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公众安全感、法院满意度、公安满意度、司法行政满意度保持省市前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食品安全工作连续六年获评市级考核优秀。

此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发展,基层武装部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市样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连续两年代表全省接受中央部委蹲点调研。县工商联工业园区分会荣获全国“四好”商会。统计调查、审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供销、邮政、通讯、石油、烟草、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工青妇、科协、文联、社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政府执行力、创造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八五”普法深入开展,连续三年荣获全面依法治市优秀单位。完善政府常务会议集体议事规则,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6件、政协提案110件,办复率、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为100%。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高标准抓好环保、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各类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汗水浇灌收获,实干成就精彩。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最重要的在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最关键的在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同舟共济。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上犹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需要向代表说明的是,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和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县和全国、全省、全市一样,稳增长压力加大,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指标增速离年初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是:面对新的下行压力,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开放合作水平不高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进位赶超任重道远;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少数干部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劲头还不足,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不回避、不懈怠,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纵深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坚持生态优先、项目为王、敢想敢干、民生为本、党建引领,全力打造“五区”、提升“两指数”,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幸福上犹新征程。

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8.5%以上,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稳中有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9.8%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打好工业倍增升级战,筑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支撑

坚持育龙头、补链条、建平台、保要素、强集群,全力以赴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产业延链扩群。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升级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玻纤新型复材产业,着力稳固前端市场,加快向复合型、应用型、终端型产品延伸,推动元源新材二期建设,力争集群营收突破130亿元。聚焦稀土钨及新材料产业,重点拓展细分市场、填补行业空白、壮大产业规模,抓好晨光稀土、东进稀土、海盛钨业等技改项目建设,鼓励现有企业与中国稀土集团配套合作,力争集群营收突破135亿元。聚焦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实施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做精做细电子基础元器件,做大做强数控机床整机制造。聚焦新能源及配套产业,积极发展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引进新型电池业态,推动行业品牌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加速工业园扩区调区,加快推进南区三期扩区,力争埠前片区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实施新一轮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三年倍增、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落户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力争园区营收突破200亿元,开发区综合考评实现进位争先。深化“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运用,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00亩以上。科学合理规划建设标准厂房、“定制”厂房,提高入驻率、使用率,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拎包入住”。用好园区服务大厅、“智慧园区”平台,加快“市县同权”改革向园区延伸拓展。启动黄埠团头片区棚改,持续完善园区水电路气、生产生活、商业配套、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产城融合。

推动企业强筋壮骨。全年新入规企业12家以上,规上工业营收突破2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年度计划投资50.67亿元,推动九鼎新材料产业园等20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森泰竹木产业链等10个项目建设,实现圣塔新材、铸福模具、数字智能装备产业园等“5020”项目竣工达产。深入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支持现有潜力企业通过增资扩产、技改扩能实现“老树发新芽”,力争百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全年营收超20亿元、5亿元和亿元以上企业分别新增1家、2家和5。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完成海盛钨业深交所上市资料申报工作,持续加强龙泰新材等后备企业上市辅导

推动数字赋能增效。积极融入赣深数字经济走廊,优化出台数字经济扶持政策,主攻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照明等基础赛道,探索智能终端、区块链应用等新兴赛道,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企业10家以上。实施“上云用数赋智”工程,高标准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两化融合”企业2家、数字化车间1家、上云标杆企业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覆盖率达90%以上。加大“两个清单”梳理和征集力度,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加快推动5G网络由规模建设、广泛建设转向按需、分场景建设,实现重点产业园、旅游景区等场所5G网络深度覆盖,提升城市家庭千兆网络覆盖率和重点场所5G通达率

(二)打好科技创新引领战,点燃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引擎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建强用好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教育部对口支援优势,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重点关键技术攻坚,共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校企、院企协同创新平台10个以上。鼓励企业建立工程研发、技术创新和工业设计等中心平台,支持元源新材、和润宇、溢联科技等创建区域高端研发机构和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力争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个、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2。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更多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亿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人才、产业、创新“四链”衔接,推动上犹中专优质发展,启动五年制高职学院创建工作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发挥“科贷通”、科技保险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作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占比达到6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1%。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升级、高新技术企业攀升登高。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专业化“小巨人”企业1家,授权发明专利30件以上,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突破3.5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揭榜挂帅”制项目实现零突破。

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强化人才“第一资源”意识,用好用活驻外人才工作联络站和县乡人才驿站,持续推进“犹子回归”“犹江工匠”“犹江英才”三大工程。深化“周末工程师”“双聘制”“第三方引才”等柔性引才模式,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健全人才管理、培养、评价、激励等机制,建立线上线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更加灵活高效兑现人才政策待遇,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全力打造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

(三)打好改革开放攻坚战,释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活力

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推动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对标大湾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确保综合评价和更多单项评价指标进入全市第一方阵。深化“市县同权”“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实施“无实体印章”“无证明办事”城市改革,探索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新推出“免证办”事项150项以上。升级“赣服通”上犹分厅5.0、“赣政通”2.0“亲清赣商”“AI智能审批”等平台,提高“一事通办”“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水平。高标准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打造政银合作“一刻钟服务圈”。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持续用好企业安静生产期、政企圆桌会议、“政银企担”融资对接等机制,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常态化开展助企纾困工作。深入开展“新官不理旧账”等专项治理,坚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持续打响“马上办”营商环境品牌。

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加快推进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绩效化考核。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攻坚,加快政府融资平台优化升级,提高平台公司投融资能力和市场化运营水平。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乡镇“一级财政”试点,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率。推动普惠金改落地见效,力争在成果转化上再出创新经验。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健全宅基地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具有上犹特色的“三权分置”实现路径。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争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发挥好全国工商联对口支援优势,聚焦国内外500强、国企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持续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热潮,全年引进项目60个以上、总投资超5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5020”项目3个以上,力争引进1个百亿项目。加强对新签约项目的全程跟踪服务,切实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当年开工率。抢抓国家新一轮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历史机遇,紧跟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和基金项目政策走向,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支持范围,全年储备项目100个以上,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资金45亿元以上,确保政策性开发性基金、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个数、资金规模取得新突破。

(四)打好乡村振兴阵地战,拓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空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系统推进“五个振兴”,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抓好国家后评估和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用好“精准防贫保”“乡村振兴工作日”等机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充分发挥帮扶政策综合效益,切实巩固“四项保障”水平。抓实产业就业创业帮扶,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帮扶车间吸纳就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功能,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加快补齐重点帮扶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脱贫群众生活品质。

做优做特现代农业。落实最严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耕地撂荒、耕地“非粮化”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专项治理,抓好涉粮领域专项审计、耕地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扛牢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政治责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3.38万亩以上,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以绿色有机创建和富硒品牌培育为引领,聚焦茶叶首位产业,推动市政府出台支持上犹等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统筹推进脐橙、设施蔬菜、油茶、生猪、毛竹等产业发展,重点抓好油石万亩绿色有机富硒茶叶基地,社溪万亩油茶低改示范基地,紫阳10万头生猪、湖羊生态养殖基地,东山、陡水万亩毛竹林低改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个、富硒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积极申报“圳品”品牌,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和富硒(茶)功能重点县。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1个以上,重点推进预制菜、农产品仓储保鲜链等项目落地,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抓好9个提升类乡镇建设,全面启动新一轮圩镇建设攻坚,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高速、国省道沿线环境整治,重点打造伏坳中稍、广田新田、新建园村等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完成14个美丽宜居村庄、47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提升现有乡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和管护水平,扎实巩固农饮工程提档升级成果,整改问题厕所3232座以上,基本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路灯全覆盖。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域推进“物业进乡村”模式。全面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整县提升试点,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力争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稳定在20万元以上,30%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打好城市能级提升战,构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建管并重,一体发展、协同并进,加快建成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人民满意城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高质量编制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完成城市西移先导区等控制性详规编制,启动南湖片区城市路网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健全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十大行动,全面加快推进新一轮城市有机更新。高品质抓好备田等2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岗上等3个片区棚户区改造,提升改造城市道路8.1万平方米,新建城区燃气管道15公里。加快推进茗馨广场立体改造、文兴南路停车场、城区道路照明智能化节能改造等节点项目,新建改造星级农贸市场3个,新增停车位700个。优化城市公交运营线网,有序发展智慧交通、共享交通,提升群众出行便捷度。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省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深入推进城市治理创新,升级智慧城管平台,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造洁净舒适生活空间。

繁荣现代服务业态。做好阳明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整合盘活闲置资产,推进景区提升改造,全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南湖、双溪草山、五指峰等片区高品质开发,打通阳明湖—窑下—园村旅游线路,推进大明不夜城、民俗博物馆集群、犹江国际酒店、陡水集宿、南湖1号野奢营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丰富“春赏花采茶、夏漂流嬉水、秋赏枫露营、冬泡泉养生”四季旅游产品,办好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持续唱响“来上犹·你”旅游品牌。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手段,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客源市场,深化区域合作联动,力争旅游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深入实施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发展首店经济、赛事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做好望犹江商业综合体招商运营,高标准打造一批活力商圈。开展“消费季”“赣品网前冲”等线上线下活动,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进一步聚人气、旺商气,推动各方面消费加快回暖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入实施“大交通”攻坚行动,积极争取厦蓉高速新设凤岗互通、上犹纳入赣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全速推进遂大高速上犹段、S548窑下至树木园公路建设,启动城西大道上犹段、S221社溪至油石段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迎宾大道维修改造;持续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60公里、美丽生态文明路20公里,完善农村公路安防工程70公里,完成危桥维修改造3座。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及城乡供水一体化、龙江水库、营里陂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开工新建平富中型灌区,全面开展病险山塘综合整治。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城乡电网网架结构,全面完成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

(六)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厚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优势

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先行区。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省市前列。深入开展“四尘三烟三气”整治行动,确保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1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6%以上。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地和入河排污口全时段监测管理,持续整治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提标扩容城区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改建污水管网7公里,实现城乡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确保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4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配合做好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高标准推进黄沙片区、笔架山片区综合治理和南湖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样板。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扎实推进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5.24万亩、水土流失治理117平方公里。巩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成果,抓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崩岗侵蚀治理,争创1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实施好第二轮章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加快形成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坚决守护好上犹的绿水青山。

加速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全力推进产业“减碳”、能源“低碳”、生态“固碳”、节能“控碳”。严把项目审批关,从源头上遏制“两高”项目上马。持续抓好工业、生活、建筑等领域节能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深化GEP核算试点应用、绿色金融改革,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积极跟进实施林业碳汇项目,力争完成首个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首批碳汇产品挂牌上市。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活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争创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七)打好民生幸福持久战,共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成果

坚持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筑牢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全面落实稳岗就业政策,建成投用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和职业技能人才创业孵化基地,稳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加快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深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全面完成敬老院“暖心工程”和医养中心建设,启用县老年养护院、五指峰敬老院,增强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能力。全面落实“三孩”政策,完善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等服务,开工建设县托幼服务中心。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关爱服务和社会福利制度。扎实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深化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

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推动上犹中学改扩建和第七小学建设,确保文峰南路等3所公办幼儿园秋季开学,巩固“大班额”化解和“双减”成果,力争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充分发挥华中师大托管帮扶作用,积极探索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坚决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着力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千方百计保健康、防重症。加快推进妇保院、疾控中心和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增加优质医疗服务供给。扎实推进三医联动改革、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促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建设。深化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合作交流,助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级健康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服务功能,加强非遗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进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加快打造社区15分钟健身圈。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新一轮全行业领域风险集中治理行动,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重复信访、重点领域信访和信访积案化解。深入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合理优化购房优惠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领域涉稳风险,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和长效防控机制,加大非法集资陈案化解力度,坚决遏制非法金融活动。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创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绿色生态品牌试点县。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后备力量建设,持续推动基层武装部建设高质量发展。深化双拥共建,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推动新时代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打好自身建设主动战,谱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纵深推进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讲政治、践忠诚、勇担当、抓落实,努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始终把忠诚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牢记“三个务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提升政府系统党员干部理论素养,以思想淬炼坚定政治自觉、永葆政治忠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始终把法治放在心中。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尊法而为、循法而行、依法而治,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促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推动政府管理服务更加透明规范。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健全完善赛马争先、打擂比拼等机制,发挥督查“利剑”作用,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效化”的闭环落实机制,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全面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始终把纪律挺在胸前。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做到秉公廉洁用权、干净勤勉干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推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用当其时、用得其所。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团结实干、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生态示范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幸福上犹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注释

1】三大战略、八大行动:“三大战略”指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八大行动”指工业倍增升级、科技创新赋能、深化改革开放、乡村全面振兴、城市能级提升、美丽赣州建设、提高民生品质、党建质量过硬行动。

2】两不停、三集中:“两不停”指重大项目不停工、重点企业不停产,“三集中”指集中开工、集中竣工、集中签约。

3】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4】五个信贷通: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惠农信贷通、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

5】“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6】“小巨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或模式创新取得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高成长性或发展潜力巨大的科技创新中小企业。

7】“瞪羚”企业:进入高成长期的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征。

8】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9】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0】三区三线:“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三条控制线。

11】“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上云”指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指在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赋智”指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12】两个清单:围绕数字政府、数字治理、数字生活、智能生产四大领域,面向各地各部门和相关企业征集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建设需求形成的“机会清单”,面向数字经济企业征集新技术、新产品、新解决方案形成的“产品清单”。

13】三权分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14】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15】四项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保障。

16】四尘三烟三气:“四尘”指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工业堆场扬尘,“三烟”指餐饮油烟、露天烧烤油烟、露天焚烧烟,“三气”指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及燃煤锅炉废气。

17】两高:高耗能、高排放。

18】六个身边: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

19】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图文解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