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执行公开 > 政府重点工作推进

2022年上犹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访问量:

2022年上犹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决策部署,以“一年求突破,两年大提升”为工作目标,按照“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市级做了的、县级也要做到”的要求,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态度最暖、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响“马上办”的上犹营商品牌,确保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全市第一方阵,实现位次前移进档。

一、建立三项机制,营造规范高效的运行体系

1.建立高位推动调度机制。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实行县政府主要领导每两月一调度、分管领导每月一调度、县营商办常态化调度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对标提升方案和各项改革举措,协调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具体问题,推动与市同步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全县组建14个对标提升专项行动组,巩固提升2021年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成果,开展新一轮对标提升专项行动。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研究部署推动本地、本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担、条块结合、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责任单位:县营商办、县属(驻县)各单位,各乡(镇)〕

2.建立涉企问题快速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畅通高效的涉企问题受理服务渠道,完善政企圆桌会议制度,发挥12345热线“营商环境专区”、企业精准帮扶APP967788非公企业维权服务热线等作用,健全接诉即办机制,确保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得到及时处理,快速有效解决营商环境领域节点难点问题。〔责任单位:县营商办、县发改委、县行政审批局、县工信局、县工商联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3.建立跟踪问效和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接汇报,积极跟踪协调,全力争取纳入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各类试点示范,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做好2021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准备工作,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对我县在全市排名列后3名的指标责任单位进行约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营商环境领域专家作用,公开选聘30名县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实行营商环境“好差评”,构建营商环境长效监督机制。县营商办每季至少组织开展一次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并进行全县通报,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县巡察监督和日常监督重点内容,坚决查处和通报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实行单列考核、奖优罚劣。〔责任单位:县营商办、县巡察办、县发改委、县行政审批局、县工商联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二、开展四项行动,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4.开展降成本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惠企纾困帮扶力度,以阶段性减税降费为主,与制度性措施相结合,持续降低企业税费、融资、用能、用工、物流等成本,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3.5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教科体局、县工信局、县人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5.开展市场准入门槛专项清理行动。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围绕工程建设、教育、医疗、体育等重点领域,开展违反市场准入的政策规定清理。清理废止(修改)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符的规范性文件,推动“非禁即入”落细落实。聚焦电商平台、公用事业、医药、建材等民生领域,持续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司法局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6.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提升行动。开展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治理,着力消除不合理设立条件和限制竞争行为,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推行“不见面开标”全县覆盖,推动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比例达到95%以上,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公共资源高效便捷。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行政审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有关单位

7.开展涉企收费整治专项行动。围绕企业融资、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开展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检查,对违法违规收费行业协会商会“零容忍”。〔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民政局、县发改委等有关单位〕

三、深化五项改革,营造便捷爽心的政务环境

8.深化县乡通用综合窗口受审分离改革。编制调整县、乡通用综合窗口受理事项清单,除部门必须保留的专业窗口单独设立外,其余事项全部实行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健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受审分离模式机制。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9.深化政务事项“掌上办”“数字化”改革。打通数据系统壁垒,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加快赣服通上犹分厅5.0建设。推进“一网通办”“一照通办”数字化改革,强化数据共享,注重业务协同,再造审批服务流程,年底前实现40件以上 “智能审批”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大数据中心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10.深化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出台“上犹县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工作方案”,规范梳理惠企政策清单和办事指南,加快接入市级“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强化平台运行管理,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惠企政策“资金池”,确保年内一批惠企政策兑现实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基本建成“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政策兑现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涉企资金审核速度,提高资金拨付效率。〔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等县有关单位

11.深化市场准入“一照通办”改革。编制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进一步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开展企业办事“一照通办”改革,企业凭营业执照即可办理涉企高频事项。试行企业登记信息变更网上办理、企业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企业开立银行账户便利化等改革,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探索建立市场主体除名制度、歇业备案制度。〔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

12.深化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新模式,实现政府及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5个、38个工作日以内。推行承诺制和综合审批改革,年底前力争多规合一完成率达30%竣工验收多测合一项目覆盖率达15%、联合验收和联合图审覆盖率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等有关单位

四、落实六项制度,营造平等公正的法治环境

13.落实“信易+”信用惠民便企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运用水平,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拓展“信易+”在企业办税、融资、奖励、审批、消费等服务领域应用场景,推动信用惠民便企。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商务局、县税务局、县金融服务中心、县人民银行等有关单位

14.落实“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联合执法制度。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动态建立完善“一单两库”,将市场监管领域的更多事项纳入联合抽查范围,实行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进执法结果共享互认。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司法局、各行政执法单位〕

15.落实“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推行“有温度的执法”,依法建立“轻微违法不罚”“初次违法不罚”罚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规范监管执法,实行涉企行政检查备案制度,公布涉企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提升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建立“互联网+监管”系统风险预警模型,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落实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加大对随意执法等行为的监督力度,做到“无事不扰”又“有事必到”。〔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局、各行政执法单位〕

16.落实遏制趋利行政执法制度。禁止将罚没收入与行政执法部门利益挂钩,严禁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收入指标,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不得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评直接或者变相挂钩。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管局、各行政执法单位〕

17.落实民企司法保护制度。依法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开展“超权限、超标的、超范围、超时限”违法办案行为整治。完善捕诉一体化办案机制,加强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推动少捕慎诉慎押在涉企案件中落地落实。落实规上企业“一企一警”制度,严打涉企违法犯罪,推进“全民反诈”,提升公众安全感及满意度。〔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

18.落实破产处置府院联动制度。实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对符合条件的破产案件,适当简化程序性事项。建立政府各部门与法院“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合力处置”的长效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破产管理人管理,健全运行机制。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

五、优化六项服务,营造舒心暖心的服务环境。

19.优化惠企融资服务。积极创建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用好各类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提升数字赋能金融水平。优化再造信贷业务流程,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信贷服务。开展“金融保链强链行动”,创新金融产品,合理增加与需求相匹配的中长期信贷供给,继续加大小微企业首贷、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良性互动,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5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金融服务中心、县银保监组、人行上犹支行、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有关单位〕

20.优化对外贸易服务。加大口岸“三同”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跨境贸易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加强与赣州海关、赣州国际陆港和口岸部门的沟通对接,做好企业进出口业务的精准引导和贴心服务。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市县帮扶机制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协调解决外贸企业进出口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责任单位:县商务局有关单位〕

21.优化涉企中介服务。贯彻落实省、市中介服务运行管理办法,编制全县统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规范财政性资金选取中介服务行为。〔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有关单位

22.优化获得水电气服务。优化涉电行政审批流程,推行小微企业电力外线工程零审批;大中型企业承诺免审制、容缺受理制。进一步降低全年停电平均小时数,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覆盖面。加强用水用气报装政企信息共享,实现用水用气报装网上办理,进一步降低获得用水用气报装费用。〔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城管局、县供电公司、县自来水公司、县深燃公司

23.优化“减证便民”服务。积极承接“市县同权”改革下放事项,构建市县联通审批机制。落实市、县同一事项“同标准办理”,打造“五星级”政务服务新模式。积极落实“异地通办”“跨省通办”政策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回头看”,按照“谁实施、谁清理”的原则,对实施的证明事项进一步清理,编制保留清单和取消清单,并向社会公示;对证明事项实施动态管理,凡法律法规有修改或上级取消的证明事项,立即作出调整。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司法局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24.优化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制定招工工作方案,通过举办招聘会、下达招工任务、招工信息推送等方式,积极帮助企业招工。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等形式,引进培养技术工人。指导企业合理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关心关爱员工、加强文化建设,稳定员工,留住员工。合理安排企业高管和员工子女入学,解决员工后顾之忧。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县教科体局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六、推进六项活动,营造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25.推进营商环境培训调研活动。聘请省营商环境领域的专家教授,组织第三方调研团队,通过开展专题调研、专项辅导和一对一培训等多种方式,围绕开办企业与注销、纳税、获得信贷、获得水电气等涉县14个一级指标进行实地调研,全面分析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解决现阶段营商环境的短板和问题,助力特色亮点培育,切实提升抓营商环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县营商办、县发改委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26.推进“入企走访连心”结对帮扶活动。强化“企业办事、干部跑腿”服务理念,按照“项目全覆盖、帮扶网格化”要求,深化“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企业)一名县级领导牵头推进、一个责任单位联系、一名干部跟踪服务、一套服务方案”的“四个一”服务机制,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县、不出园”。在此基础上,对县域内其余所有市场主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农村合作社)落实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每个市场主体至少有一名帮扶干部,持续深入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责任单位:县营商办、县“双创”办、县商务局、县工商联、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27.推进办事流程“将心比心、终端体验”活动。开展“将心比心、终端体验”活动,深入查找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工作的难点、堵点、弱项,通过小切口解构各类指标,推动流程重塑再造。开展营商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持续巩固已有成果,推动各项指标优化提升责任单位:县营商办、县发改委、县行政审批局等有关单位

28.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活动。在上犹电视台、上犹发布微信公众号、上犹融媒体APP等县级主流媒体平台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配合开展“江西营商环境日”活动,大力宣传我县营商环境政策措施,深入挖掘和推介我县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推出线上栏目“营商环境大家谈”,每周邀请一位有关单位或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谈做法、邀请一位市场经营主体谈建议、邀请一位市民(社会监督员等)谈感受,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营商办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29.推进安全生产“进企入园”活动指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投入,强化员工教育培训,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安全、环保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绿色发展。(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各乡(镇)

30.推进营商环境作风整治年活动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小鬼难缠”“中梗阻”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和营商环境问题大征集活动,集中整治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办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吃拿卡要”、执法简单粗暴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每月向县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相关情况,对治理中发现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有关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县纪委监委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责任单位:县营商办、县发改委、县行政审批局等有关单位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