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执行公开 > 政府重点工作推进

2023年上犹县提高民生品质行动工作方案

访问量:

2023年上犹县提高民生品质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 “ 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推进 2023 年提高民生品质行动提质增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坚持以重点项目实施带动民生改善,加快我县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全力打造“五区”、提升“两指数”,奋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幸福上犹新征程。

二、工作目标

聚焦群众关切的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求医床 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急难愁盼问题及文化体 育、社会保障、平安赣州(上犹)等重点民生领域,紧盯弱项、 精准施策,持续增进民生福祉。2023 年,新增城镇就业 1800 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 3200 人,新增托幼园位 1050 个、上 学座位 2160 个、养老点位 200 个、停车车位 720 个、如厕厕位 368 个,群众文化体育设施持续完善,社会保障底线兜紧兜牢,信访案件办理提质增效,公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民生保障水平与全省、全市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主要任务

一)增加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就业优先系列政策,健全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积极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扎实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根据乡村振兴工作需求,坚持因需设岗,优化公益性岗位设置,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深入推进高质量就业服务示范区建设,建立全县统一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0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少于12000万元。新建县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和职业技能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大力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政策性岗位、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招募。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人。〔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教科体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民政局、发改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

二)增加托幼园位。扩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科学优化托育机构布点布局,进一步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加快县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扩大普惠托位供给,新(改、扩)建一批普惠托育项目,推广“托幼一体化”办学管理模式,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办普惠托育机构。发展托育服务市场,完善婴幼儿入托补贴政策及托育机构建设补助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城市。2023年,新增托位240个,力争全县托位总数达891个,每千常住人口托位3.58个。〔牵头单位:县卫健委;责任单位:县教科体局、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妇联〕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新建、住宅小区配建、闲置校舍改建、政府购买服务和奖补等方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重点新建黄埠镇中心幼儿园二期、文峰南路幼儿园和中稍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2023年,新增幼儿园位810个,创建市级示范3以上,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2%以上。〔牵头单位:县教科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

(三)增加上学座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建县第七小学,大力化解城区小学“大校额”。实施普通中小学扩容提标,新(改)建县社溪中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和县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达标改造项目。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创优,实施上犹中等专业学校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新建综合楼、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培训大楼等约15.5万平方米,并按省定标准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及标准跑道运动场。2023年,新增学位2160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牵头单位:县教科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上犹中等专业学校〕

(四)增加求医床位。补齐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短板,深化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与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和赣 南医学院第一附属院等医院合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快推进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快县疾控中心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妇保院整体迁建项目建设,新建门诊综合楼、住院楼、产科中心等配套设施。2023年,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6.75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 士数达到3人。〔牵头单位:县卫健委;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医保局、住建局〕

  (五)增加养老点位。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新(改)建县养老服务提升项目和老年养护院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提供居家上门服务9000人次,健全县城15分钟”养老服务网络,办 好老年教育学习点。强化养老服务监管,年内80%以上乡镇(街道)敬老院达到一级或二级标准。2023年,新增养老点位200个,全县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0%〔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医保局、市场监管局、老干部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加快公立示范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加快县医养中心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县卫健委;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城投公司〕落实居住(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确保新建及已建成居住(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民政局〕

(六)增加停车车位。开展新一轮停车设施提质增量补短板行动,加强老城区及医院、商超、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停车设施建设及改造。深度挖掘路侧泊位,科学划定夜间车位,大力推进智慧停车平台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停车场联网接入进度,多渠道规范重点区域停车治理。利用增量供应、存量优化、信息共享、加强管理等手段,进一步缓解结构性“停车难”。2023年,新增公共停车位720个,其中新建城北片区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车位230个,改造茗馨广场停车场,新建地下停车场面积约12000平方米。加快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建设,推进既有停车设施增设充电桩。〔牵头单位:县城管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城投公司〕

(七)增加如厕厕位。持续优化城镇公厕布局和男女厕位比,推动在商业街区、农贸市场、学校周边等人流密集区域新(改)建一批公厕。因地制宜实施装配式移动公厕,鼓励推动社会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保障重点区域群众如厕需求。完善县城公厕云平台建设,做好城镇公厕数据汇总,提升数据全面性、准确性,为持续完善公厕建设、管理、运营提供信息支撑。2023年,增加公厕厕位368个,其中新建城区公厕3座,建筑面积为189平方米;改建公厕1座,共新增如厕厕位30个;改建户厕338座。厕位338个。健全公厕日常保洁责任制,防  止重建轻管。〔牵头单位:县城管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文广新旅局、住建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乡村振兴局、行政审批局、公路发展分中心〕

八)提升文化体育供给。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完成城北片区体育公园及沿江滨河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新建市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巩固提升县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级。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城市书房、农家书屋、非遗传习场所等文化主题功能空间,构建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实施文化保护和修缮,实施登龙塔保护修缮及附属设施设置工程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建设。2023年,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面积达到140平方米以上。〔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自然资源局、林业局、住建局、财政局、妇联、犹江实业公司〕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推进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完善城市15分钟健身圈,常态化开展科学健身、国民体质监测“六进”公益活动。举办承办一批全国性、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全国足球改革试验区。2023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平方米以上。〔牵头单位:县教科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

(九)补齐社会保障短板。全面推行医保经办全覆盖,加快实现经办一体化,实现更多医保政务服务事项乡(街道)、村(社区)均可办理。依托村(居)委会医保便民服务点、村卫生室开展医保帮代办服务。〔牵头单位:市医保局上犹分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局、行政审批局〕巩固拓展殡葬改革成果,推进殡葬设施提档升级,打造一批示范性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县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财政局〕加大特殊人群关爱力度,完善特殊群体救助服务站建设,提升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教科体局、残联、妇联、红十字会、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

(十)建设高水平平安赣州(上犹)。深入推进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确保全县公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完善中心城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开展初次信访办理提质增效活动,初次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达到100%,按期办结率100%,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达到85%以上。建成“访调诉”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项目。〔牵头单位:县委信访局;责任单位: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设气象探测环境改善工程及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项目,新建标准气象观测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业务用房、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基地及碘化银烟炉县域全覆盖。〔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成环南湖旅游产业带湿地监测站项目,及时有效地发现环境问题和做好整治保护工作,消除问题隐患,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牵头单位:县犹江实业公司;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

四、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提高民生品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六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定期调度、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各推进组要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本组年度工作计划,建立项目进度台账,将目标任务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各责任部门(单位)、乡(镇)要把提高民生品质行动作为要把提高民生品质行动摆在突出位置,参照制2023年工作方案,强化部署,落实责任,形成推进提高民生品质行动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保障和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等资金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加大项目用地保障,优先保障重大民生项目用地,对尚未明确 用地位置的项目先在存量建设用地中选址解决。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 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加快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健全项目用材、用能、市政配套等保障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

(三)强化进度管理。通过实行提高民生品质行动三五工作法”,进一步明确层级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和日常跟踪问效。助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及时破解制约项目进展的瓶颈,逐一清除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钉子”和障碍”,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

(四)强化督查考核。将提高民生品质行动纳入各责任部门(单位)、乡(镇)综合考核,实行每月调度、每季核查、年终 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跟踪调度、梳理解决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组织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的部门(单位)和乡(镇),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给予全县通报或依规依纪依法问责追责。对进展慢或无进展的项目实时跟踪、发函督办,全力营造单位之间、项目之间你追我赶的攻坚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