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四届六次会议第52号提案的
答 复
县政协教科卫体和文史学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挖掘开发我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您的建议提得非常好,对于改进我们文广新旅工作,特别是全县红色文化教育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答复如下:
一、上犹红色资源介绍
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罗霄山脉诸广山系东麓,分别于与湖南省的桂东县,江西省的遂川县、南康县、崇义县相邻。上犹是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来到这片土地进行革命斗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毛泽东两次经过上犹,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彭德怀率红三军团进驻上犹,推动了上犹工农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巩固和发展了中央苏区和湘赣苏区的革命斗争和工农业生产。在那段烽火岁月中,上犹人民与全国工农革命力量一道,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同一切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上犹的秀美的山水间,保存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存。
上犹县共有革命遗址遗迹共有30处,含省保8处(营前红三军团党训班旧址(下湾九厅十八井民居)、营前毛泽东旧居、社下彭德怀旧居、上寨红三军团保卫部旧址、上寨红三军团政治处旧址、上寨红三军团兵工厂旧址、上寨红军医院旧址、营前红三军团政治部旧址(营前孔庙)、市保1处(营前红三军团教导队旧址(百家塘围龙屋))。除此之外,还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标语,包括石刻红色标语,还有许多真实而动人的红色故事。这些都成了上犹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为上犹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养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一)文物保护与利用方面
对于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鲜明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上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按照中央有关文物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深入推进上犹县各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保护修缮了一大批革命文物,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结合红色研学、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客家传统文化等,深入探索新时代文物利用的新路子,红色文旅项目不断推出,社会经济效益逐渐显现,文物利用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2010年以来,上犹县积极向上争资,争取到各级专项文物保护资金1500余万元,对全县包含省保在内的14处革命遗址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重点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营前毛泽东旧居、社下彭德怀旧居、上寨红三军团保卫部旧址、上寨红三军团政治处旧址、上寨红三军团兵工厂旧址、上寨红三军团兵工厂旧址6处省保单位和上犹县第一次武装暴动就会旧址(清湖暴动旧址)进行了初步利用,进行了陈列布展和周边环境改造,打造成红色研学平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
同时也加强了红色旅游线路开发力度。形成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红色旅游、苏区文化、客家文化、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为组合的旅游产品系列,积极打造精品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形成红色文化旅游+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研学实践、康体养生、乡村旅游等复合型旅游产品。加大红色文创产品研发力度,开发了红色文创四件套、党史学习笔记本、书签等红色文创产品。编辑出版了《上犹红色故事》一书和《上犹苏区红色记忆》画册。采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兼具史料性、趣味性的方式向群众娓娓道来上犹县优秀红色历史文化。制作了《清湖星火》纪录片,该纪录片记录了清湖暴动过程及上犹苏区革命史。目前已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必修课程,并作为上犹革命史陈列馆固定播放影片。目前正在编辑出版《清湖星火连环画》,并作为我县本土红色教材,积极传唱上犹革命人物事迹,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丰富红色旅游内涵。
(二)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方面
我县重点打造以下3个红色旅游项目
1.上犹清湖红色教育基地
(1)基地简介
上犹清湖红色教育基地位于上犹县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南河湖景区。是清湖暴动发生的所在地,是我县重点打造的一个以清湖暴动旧址群为依托,以上犹革命史为主要内容,以红色文化体验互动为亮点,党员干部、学生群体及人民群众就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研学的重要基地。清湖暴动发生于1930年5月,是毛泽东率红军入赣后,号召河西党组织举行的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武装暴动;是犹崇地区暴动的中心,是上犹开展武装割据的发源地;清湖乡革命委员会是犹崇地区的第一个革命政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
(2)项目建设内容
上犹清湖红色教育基地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设有清湖暴动复原陈列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游客服务接待中心、红色文创体验馆、红色文化广场五大功能区。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一个陈列馆、一个宣誓广场、一个红色讲堂、一个红色文创体验区、一条木栈道、一个观景台、一个红色书吧、一部纪录片、一个初心馆、一个红色餐厅。
2.九厅十八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基地简介
九厅十八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上犹县营前镇下湾村。基地以下湾九厅十八井民居(省保单位)为核心,该民居既是赣南地区不可多得的九厅十八井式传统客家建筑,也是1932年4月,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进驻营前后,设立的红三军团党训班所在地,具有重要的客家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研究价值。项目将结合营前当地浓厚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周边优良的自然环境,打造成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研学、红色旅游、客家传统文化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基地。
(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50亩,项目包括九厅十八井文物主体保护修缮和陈列展览、周边环境改造(山林改造、桃林溪境、蔬菜种植、地面硬化及周边绿化、活动区草坪建设)、基地建设与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中草药景观及科普基地建设、客家民俗展示建设、农庄民宿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设立公共厕所)。项目现已通过市县审批和立项,正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3.上寨红三军团旧址红色旅游项目
(1)项目简介
上寨红三军团红色旅游项目位于上犹县平富乡上寨村。项目以红三军团旧址群为核心,包含红三军团保卫部、政治处、兵工厂、后方医院(上寨红军医院)4处省保单位和红三军团后勤部旧址1处县保单位。1932年4月,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进驻上犹。对巩固湘赣边苏区政权,平定肃反,训练工农干部,发展党组织,解决农民土地分配问题,组织发展生产,扩大红军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项目建成后,将不断完善旧址群基础设施,打造成集红色研学、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大提升上犹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为10000㎡,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修缮、陈列布展、路面硬化、排水沟及道路绿化、停车场建设)周边环境改造(路标、基地标识性造型建设、地面硬化及周边绿化、活动区草坪建设)、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设立公共厕所等)。项目现已通过市县审批和立项,正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三)讲解员队伍建设方面
随着我县红色研学平台和爱国主义教育点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优秀讲解员队伍的需求也是急速扩大,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面向社会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大赛选拔、与学校合作建立志愿者讲解队伍、寻找烈士后人讲解等方式初步建立了一支可以灵活调配的讲解员队伍。同时,对已有讲解员进行专业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锻造具有过硬素质的讲解员。
三、下一步计划
(一)加强统筹协调。在继续做好革命遗址遗迹保护修缮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工作,以红色为底色,绿色为特色,融合客家传统文化,结合乡村旅游,将更多革命遗址利用纳入我县旅游项目规划中,真正用好用活我县红色资源。
(二)推进修缮保护。现营前红三军团教导队旧址(百家塘围龙屋)、营前红三军团枪械修造厂旧址(龙宇张氏围龙屋)、营前红三军团宣传部旧址(早禾王氏宗祠)、紫阳彭德怀旧居、营前红三军团党训班旧址等已编制修缮方案,争取到上级文物保护资金后,即可实施修缮。
(三)强化科学利用。上犹县九厅十八井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和上犹县上寨红三军团红色旅游项目已立项,正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以清湖暴动旧址群为依托的上犹清湖教育基地已初步建成,目前是十分火热的党史学习教育打卡地,下一步计划是结合红色文化名村工作,积极拓展基地新时代红色文旅传播载体,打响基地新时代红色文旅宣教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上犹县大石门村传统村落历史遗址遗迹保护项目和上犹县陶朱村莲花井传统村落历史遗址遗迹保护项目已纳入我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现正委托第三方编制保护规划方案,以期尽早落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四)抓好宣教传承。为促进上犹县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传播,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进程,我局拟于今年7月中下旬开展“保护红色资源,讲好上犹故事”--上犹县百名红色文化志愿者培训活动,以期打造一支志愿服务阵地化、活动常态化、管理制度化的新时代红色文化志愿者服务队。
欢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并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犹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2021年7月14日
